如何利用融媒体讲好法治故事

2019-09-10 07:22马哲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策略方法融媒体

马哲

摘要:法治新闻对弘扬依法治国、弘扬正能量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如何讲好法治故事是实现新闻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融媒体环境下,记者要创新法治故事讲述方式、传播手段和呈现形式,提升故事影响力,提高故事覆盖率。

关键词:融媒体;讲好法治故事;策略方法

一、融媒体背景下法治报道面临的挑战

(一)传播主体更加多元化

1.政法机构有的通过新媒体平台搭建了内部信息发布平台,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消息都由政法单位在平台上发布,这对媒体的法治报道产生了不利影响,独家新闻越来越少。

2.律师、法官等从业人员可以通过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建立自己的宣传阵地,吸纳了不少爱好法治新闻的受众。

3.新媒体传播的实时性、交互性,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各种信息进入公众视野,虽然信息的真实性存在疑虑,但是影响着权威媒体在法治热点事件中的舆论引导作用。

(二)法治报道趋向娱乐化

1.新媒体时代信息多元化使受众更加趋向于点击社会娱乐新闻,法治报道中那些严肃、权威的法规政策的解读很难激起受众的阅读兴趣。

2.在追求可读性、故事性的过程中,部分法治报道把握不好度,容易走向跟风。同时受到粉丝经济的影响,面对强大的阅读率压力,一些法治报道走向“标题党”,甚至出现误导舆论的现象,在进行“创新”的同时没有做到“守正”。

二、利用融媒体讲好法治故事的策略方法

(一)打造有特色的平民原创内容融媒体时代新闻的一个发展特点是“去媒体化”,这意味新闻内容要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民众。因此,法治新闻要涉及关乎民生的信息,比如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安全、校园安全、消费者维权、公共交通等内容。法治新闻有其严肃性,但是这种严肃性需要通过标题或者表现的内容予以化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新媒体传播平台上,法治新闻发布者要进行身份转换,要以受众的视角去审视新闻。但是也不能过分迎合受众,走向“标题党”“蹭热点”的极端,这样的报道虽然短时间能增加阅读量,但是会伤害报道的权威性,最终降低受众的忠诚度。

在打造文字内容时,也要充分利用其他多媒体形式如视频、音频等来丰富法治新闻的表现形式。比如利用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等平台招募一些群众演员来参与普法栏目剧的录制等,既能吸引受众关注也能起到普法的效果;语音也可以成为法治新闻的形式,通过一些声音有特色的记者编辑来录制某些有看点的法治新闻,打造贴心、亲近的小编形象,增加受众关注度。

(二)激发受众参与的积极性

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和新闻之间的关系更注重社交性,他们一方面期待新闻能带来所需要的信息内容,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参与到信息的传播中。好的法治故事要激发起受众的转发欲望,就离不开必要的互动。

这种互动性的动力,一是来自新闻本身蕴含的强大信息量,法治故事要触及事件的核心和本质,为读者多角度、多层面分析案件、法规背后的原因和社会环境,对犯罪嫌疑人的报道要深人其心理,对其中涉及的法律条款、审判程序的法律知识作理性解读。二是参与到新闻内容的生产中,使受众成为新闻本身,或者成为服务的对象。内蒙古电视台有一档《法治专线》节目,建立了微信、微博公众号,在这些新媒体平台,上,开通了律师在线服务功能,免费为市民进行法律事项的解答。用户只要关注了这些新媒体平台,进人相应的版块点击就可以和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进行对话。同时,该节目为了维护粉丝的粘性,还采用摇一摇、抽奖、弹幕等方式,通过“多屏互动”的方式来激发粉丝的参与热情,观众也可以留言、评论反映对节目的看法,或者进行话题的设置,来吸引粉丝的参与,满足受众的社交需求。

(三)要努力形成新闻的矩阵式、规模化操作

这里有三个层面:一是高举主流价值观的大旗,把片斷新闻提升到主流声音的高度,促成政府、媒体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二是以新闻矩阵的方式,为新闻建立相互间的背景关联,填补网络媒体有效信息的缺失,提供新的事实。三是多渠道多平台传播。通过视媒、声媒、网媒等不同媒介,放大新闻效应。要重视节目呈现的每一个内容环节提升吸引力。

三、结语

利用新媒体手段讲好法治故事,提升讲故事的能力,才能使法治好故事的法治宣教效应得到更好的发挥,在全社会营造弘扬法治正能量的社会氛围。

(作者单位:宁夏法治报)

猜你喜欢
策略方法融媒体
幼儿教育有效策略探究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指导学生英语预习摭谈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