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逍遥游》雄奇壮美的艺术风格

2019-09-10 04:14李安英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逍遥游艺术形象道家

李安英

摘 要:《逍遥游》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的课文,庄子散文深邃的思想内容,神奇瑰丽的艺术风格,一直为后代学者所称道探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庄子,感受其作品的非凡魅力:激励学生积极继承吸取古代文化精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关键词:庄子;道家;战乱;逍遥;寓言;鲲鹏展翅;雄奇瑰丽;奇幻迷离;浪漫主义

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做过漆园吏,曾拒绝楚威王的宰相之聘,游学于齐魏诸国,终生不仕。他一生远离官场,不与统治者为伍。他认为追求功名利禄,伴君王于左右,无异于被喂养着以留作祭品的牛,所以宁愿作污泥浊水中的鱼,自得其乐。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他以其代表作《庄子》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战争也空前残酷。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道遥游》。

《逍遥游》为《庄子》的首篇,是庄子的代表作。它旨在说明:世上万物纷纭,虽有“小大之辩”,但“犹有所待者”,都要依赖客观条件。鹏是大鸟,只有凭借九万里风才能起飞:蜩与学鸠鸟是小虫小鸟,故能在蓬蒿间自由飞翔。真正的逍遥者,追求的是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绝对自由,是“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应当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地。这正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体现。《逍遥游》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其雄奇瑰丽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丰富奇美的艺术形象

《逍遥游》一文中塑造了一系列的艺术形象,大到大海,小到尘埃,意象豐富,庄子往往采用那些奇美的艺术形象进行说理。鲲鹏飞南溟要直上九万里云霄,气势磅礴,雄奇瑰丽。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浩渺广阔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了鲲鹏展翅一飞冲天的激越昂扬。《逍遥游》中的艺术形象,一部分源于神话传说,依托《齐谐》中神话故事,用鹏飞南溟抟扶摇直上九万里比喻“无待”的道遥,文章用生动的故事,来比喻抽象、难以理解的道理。蜩与学鸠、昆虫鸟兽口吐人言丰富的想象与大胆的夸张都为文章增色不少。这些艺术形象有的自我展现,有的形成对比,有的于交流中传递作者的主张见解,各有特色,不仅使人读来兴味盎然,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说理力度和可信度。

二、超乎寻常的论证结构

《逍遥游》全篇紧紧围绕“什么是逍遥”这一核心的主题思想展开,所有的寓言、论证都是紧紧地围绕中心。在论证过程中,论据信手拈来,作者根据自己的行文需要对材料进行排列整合。比如,在论述大小之辨之时:忽而鲲鹏,忽而学鸠,忽而彭祖,忽而大椿,这些论据和形象都是随着作者思维的流动,不断呈现出来。其次,庄子在行文过程中,常常从一个视角直接跳到另外一个视角,从一个论据直接跳到另外一个论据的阐述,形成自己独特的逻辑。另外,文章还运用了故事中有故事的结构方式,创造出一种回环往复,恍惚迷离的奇幻艺术境界。庄子以此来衔接前文,由物及人,由人及事全方位感受小大之辩,并以此为例来推出逍遥的真谛。作者紧接着提出了逍遥的三个层次“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在结构和思想内容上大开大合,形成文章阔大的气象,不仅起到了先声夺人的作用,而且余味无穷。

三、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

全篇采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综合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大胆的夸张,对比、类比、拟人等多种表现手法,如第一段,写积水负舟是以水比风,以大舟比鹏鸟: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描写学鸠,则赋与人的情性,是拟人,将蜩与学鸠和鲲鹏的对比用人类出游的准备工作作类比,既生动形象、说理深刻,又妙趣横生。庄子将“寓言”、“重言”、“卮言”三言结合,在《逍遥游》中,“鹏变化”从整体上看来是“寓言”:而所引用的《齐谐》之言属于“重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便是“卮言”,三言结合的创作方法,这样庄子通过多样的创作手法创造出一系列壮美的艺术形象。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形象生动地再现观点,作者由物及人、由此及彼创设出雄奇壮美、悠游自在的艺术境界。这些都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引领读者在奇幻的艺术空间畅游。

四、奇幻迷离的艺术境界

庄子在《逍遥游》化实境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意象,使其玄妙高深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并通过主体的想象去丰富那些朦胧、模糊的意象奧秘之所在,去感悟其言不能尽意的“逍遥”。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像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何等壮阔。丰富的想像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看似荒诞无稽,却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文章借用寓言说理。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评论庄子散文的特点说:“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作者时而将读者置于美妙神奇的神话故事中,时而将人们带入对寓言故事的思索之中,创设了奇幻迷离悠远飘渺的艺术境界,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正是由于庄子以奇美丰富的艺术形象和打破常规的说理逻辑,以及多种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创设了《逍遥游》奇幻迷离的艺术境界。同时也使庄子的散文并不是以缜密的说理逻辑取胜而往往是以磅礴壮阔的说理气势来感染读者,使读者沉醉于美妙的艺术氛围中,进而对所述的道理深信不疑。因此,庄子散文在文学界一枝独秀,具有极高的文学和美学价值,值得后世学者研究探讨,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五《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参考》.

[2]《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3]《庄子·天地》.

[4]《汉文学史纲要》.

猜你喜欢
逍遥游艺术形象道家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二十五)
岸然的形象?唯美的语言
浅谈艺术歌曲中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
漫画道家思想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逍遥游》中“而”字的用法与读音
庄子的人生境界探析
大鱼海棠——中国动画的逍遥游
戏曲表演技巧对艺术形象的塑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