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室安全运行机制与管理办法的探索与实践

2019-09-10 07:22吴健陈豪
甘肃科技纵横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学设备实训室钥匙

吴健 陈豪

在分析了苏州经贸学院信息实训中心实训室安防监控设备、计算机信息安全、钥匙和教学设备管理、师生安全责任意识等具体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实训室安全相关的现有管理方式方法,以及取得的一些防范效果。通过对消防和监控设备的改造,提高实训室智能化处理能力;通过计算机信息安全软件的合理部署,避免病毒、木马破坏数据和干扰正常的实训教学进程;通过升级钥匙流转智能柜和教学设备管理系统,保证实训场所和教学设备交替多人使用过程造成的安全问题;通过建立实训室安全知识题库,动员师生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DOI:

1  引言

高职院校实训室是师生双方技能锻炼、方式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知识积累的试炼场。随着国家对高职技能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各高校对技术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不遗余力。但在加大实训室建设的同时,实训室安全管理方面的软硬件建设却相对不够重视,比如投入了重大资金购买的昂贵器材未能做好使用人安全责任划分,损坏后维修困难且不及时,安全问题显而易见。再如全新的实训室建好了,申请使用人员较多,但是申请人员未设置准入资格,盲目追求使用率而忽视了安全因素,并且安全事故处理能力有限。从而导致很多不懂操作流程和规范的师生无意间损坏了设备,甚至造成人员安全等重大事故。

近年来,高校安全事故时有发生。2016年9月21日,位于上海松江大学园区的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一实验室发生爆炸,两名学生受重伤。2018年11月11日,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一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爆燃。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东校区2号楼实验室爆炸起火,造成3名参与实验的学生死亡。

教育部办公厅2017年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以本学院信息实训中心为例,针对各项安全隐患,分析实训室安防监控设备配套、计算机信息安全、钥匙和教学设备管理、师生安全责任意识等具体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训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运行办法。

2  实训室安防智能监控

2.1智能安防监控建设

教学实训场所安装安防监控普及,但是设备都比较老旧,视频分辨率不高,存储空间有限,查看视频文件分辨人物主要通过人工方式。对于一系列问题,采取的方法是首先升级与当前不可兼容的设备,通过安防技术与物联网技术将实训室内设备整合。

实训室内整合内容主要涉及到门禁系统、监控系统和消防告警系統。门禁系统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将本学期申请进入该实训室的师生人脸存入人脸库,并设定进入不同房间的时间段等权限,在规定时间内具有权限的人员才能进入实训室。如有非授权用户进入,系统及时将人脸信息传达至上课教师或实训室管理员,避免造成设备的偷盗和故意损坏。监控系统也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对实训室内操作人员进行位置和活动的监控,同时可以记录全程实验实训内容。对于认定破坏设备和环境,违反安全操作规章的人员进行人脸信息等的记录和反馈,便于教师掌握各个角落的安全细节。消防告警系统主要是通过物联网技术进行室内传感器的数据接收和处理,如烟雾传感器、火焰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等数据实时反映实训室内状态,一旦数据超出安全范围系统发出警报,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2.2 安防等级分类评估

安防考核评估管理主要通过建立考核评估体系规范实训室资产和人员的安全。考核评估体系将实训室内容进行分类,如数据包括监控视频数据、人员权限数据、实训室日志和实训资料等数据;人员包括实训室负责人、管理员、维修维护人员、实训教师和学生等;设备包括综合布线、UPS电源、空调、消防设施和门禁系统等;教学仪器软硬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

将分类后的各项内容进行安全评估,比如实训室内烟雾报警系统、灭火器等消防设施的工作状况,是否符合相关安全标准,检查记录是否完整可靠,在评估是将其定义为高等级风险。其中,意外因素主要分为强弱电故障,运营商网络故障。人为因素分为内部人员操作错误引起系统损坏或故障,第三方人员服务造成的安全故障,以及校园网外部的黑客攻击等。结合智能安防监控根据安防等级分类将实训室内信息分类评估形成安全日志。

3  实训室网络与信息安全

实训室局域网网络的安全是日常实训教学任务和教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实训室作为日常实训课程教学和技能训练场所必须面对的技术问题,而且实训室还承担了很多社会培训考试和科研工作任务。现在普遍的存在实训室局域网网络拥堵、木马病毒攻击网络、实训平台访问困难等问题,同时,实验人员专业素养薄弱,对于网络安全风险不够重视,只有当问题出现后才引起关注。另外实训室内配套的重要数据资料、教学科研软件素材等,以及与实训室配套的软资产等都需要通过服务器和工作站等存储被处理。如何对于该类资源进行科学安全管理值得深入探讨,可为后续网络建设和网络信息安全提供支撑。

4  实训室钥匙和教学设备管理

4.1 钥匙智能化管理柜

师生使用实训室期间将存在借还和流转实训室钥匙,频繁进出实训室的人员多且杂。为了解决钥匙丢失、遗忘、流转错误导致的安全和教学秩序混乱问题,采用了智能钥匙柜进行综合管理的模式。

智能钥匙柜由柜体机械系统、人脸识别系统和后台数据库系统三部分构成。柜体是按楼层顺序排列的钥匙卡位,柜体显示屏可以显示各楼层实训室分布以及当天的使用人员和班级情况。人脸识别系统主要包括摄像头、喇叭和主机三部分。摄像头进行人脸数据采集,保存日常视频作为安全备查,对比后台人脸数据库进行比对识别出人员,根据不同的人员权限进行语音提示。比如某老师今天要来上课,他只需正对摄像头识别人脸,系统便参考实训室安排的人员情况表,播报告知他何时在哪个实训室上课,同时进行相关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和打开钥匙柜内卡位。课后再次进行归还钥匙的识别,如果未在规定时间内归还,那么系统在安全日志内形成记录,并传送给相关管理员,同时启用备用钥匙。后台数据库是一整套包括人脸数据库、实训室课程数据库、人员信息库和安全信息记录库等组成,各个系统协同工作。

4.2 教学设备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

教学设备是实训教学的基础,专业性设备由于自身的专业属性在使用方面有各自的特性,缺乏专业技能和安全素养的新上手师生在使用问题上会存在重大安全问题,且对设备的完好性形成重大的威胁。建立教学设备大数据管理平台的优势在于当今各高职院校都在推进智慧化校园的建设,而将专业教学设备通过大数据平台推广给各需求的师生,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起仪器设备的使用周转率,避免重复建设采购,做到物尽其用。比如很多学院都有本专业的软件机房,图书馆有阅览室机房,信息中心的公共机房等很多机房电脑硬件配置和系统环境各有差异,引入虚拟云进行网络改造,将各种资源云端管理,便于合理调配和节约资源。在云端设置防火墙进行网络信息安全的统一管理,避免各学院部门局域网内病毒和木马不能及时杀除的安全隐患。

5  师生安全责任意识

纵观近些年来发生的校园实验室安全事故,不难发现其中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就是人为因素,人的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素养欠缺,缺乏应急预案和演练等。因此,建立实训安全教育平台,通过电脑和手机端向师生宣传和推广实训室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通过建立安全教育测试题库和引入考核准入机制,定期对实训室人员进行测验,将测验成绩作为是否可以进入实训室的必要条件,并且将成绩作为课程一部分进行考核,以各種宣传和普及师生的安全责任意识。

6  结束语

针对高职院校实训室设备安全、人员安全和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改善实训室安全现状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为了将传统的消防灭火器材、监控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以适应当下智慧化校园的建设,通过大数据平台结合实训室内消防、门禁、监控、温湿度等传感器和安全知识测试系统将实训室的安全状况数字化,通过图表直观的呈现出来,并且将对比结果实时反馈负责人和管理员,进一步填补和完善安全管理漏洞。采用这些管理办法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安全管理效能,降低了实训室安全风险系数。

参 考 文 献

[1]钱平,罗文煜,孙逊,游旷喆,王会燕.“互联网+”思维下实训室与设备管理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15):100-101.

[2]张申,陈予一,李豪英.公共实训中心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57):61-63.

[3]宋正和,陈红秋.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J].机械职业教育,2019(06):59-62.

[4]廖素娟.高职院校实训室的安全管理初探[J].市场论坛,2019(05):86-88.

[5]许荣萍.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19(19):79-80.

[6]胡靖,程翠.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实训室管理的安全意识强化[J].科技风,2018(36):43.

[7]赵志国.高职院校实训室安全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J].技术与教育,2018,32(04):58-60.

[8]高雅丽,张天洋.基于高职院校教育背景下的实训室环境安全重要性分析[J].湖北畜牧兽医,2018,39(11):40-41.

(1984-),男,江苏苏州人,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实验实训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教学设备实训室钥匙
基于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实训室管理与研究
高校开放实训室管理中7S管理的应用方向
改革新形势下汽车专业教学设备的优化管理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公办幼儿园教学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公办幼儿园教学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开放实训室管理探索与实践
钥匙和锁
要强化现代化教学设备实用技术培训
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