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的中职地理课堂教学探究

2019-09-10 01:34邓长华
高考·下 2019年1期
关键词:主体学生

邓长华

摘 要:一直以来,中职院校都将人才培养作为根本目标,而绝大多数中职院校也都将专业技能课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忽略文化课学习,但地理是文化课的基本分支之一,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新课改的逐步深化,也使得教育工作越来越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基于这一背景,中职地理教学应紧追形势,大力改革,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学生;主体;中职地理

新课改中清晰指出,地理教学应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做好主体性活动,让学生的学习基于教师的引导进行再创造。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的根本发展为主,并依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活跃度,全面发挥主体性,强化素质教育。

一、教学现状

(一)重视度不够

对中职院校而言,技术人才培养是重点。基于此,学校各级人员都不是非常重视文化学习。虽然,地理是文化课的基本组成之一,但绝大多数教师并不认为地理的益处大于语数外。由此不难发现,现下的地理教学也不理想,而主体性的发挥更是空谈。

(二)基础薄弱

中职学生的理论功底大多较为薄弱,有些还因为在统一考试中被淘汰,还会萌生自卑情绪,失去了学习的自信心。外加地理所占分值比例不是很大,教师也不是十分重视,致使原本薄弱的基础更是雪上加霜,学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二、教学策略

(一)转变观念,掌握学生的情况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中职地理教学也有所改善。新时期,地理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逐步加大在地理教学中的关注度,全面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科学分类。例如,班级内部学生的基础可能存在差异,有些较强,有些偏弱,有些喜欢地理学习,有些厌倦地理学习。而教师应掌握上述情况,只有这样,方能精准定位教学方法,有序开展地理教学。

(二)创设适宜的情境,提升学习自主性

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教学互动的一个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可通过故事和影像等构建问题情境,提升学习热情,推动认知发展,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其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思维。众所周知,多媒体能够对地理现象进行生动再现,它可冲破时空的束缚,将现实生产生活所见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构建问题情境。以洋流学习为例,首先通过课件阐明哥伦布的故事,仅仅相隔两年哥伦布便完成了两次跨洋,其线路变化并不显著,但时间相差达到十七天。基于此让学生思考,第二次比第一次横渡时间缩短的原因。学生激烈讨论,思维也高度活跃,由此拉开课堂教学的序幕。当讲述洋流的实际影响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现澳大利亚东岸以及西岸景色,构成鲜明反差,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其畅所欲言,积极思考。

其二,树立生活观,将身边材料融入到课堂。地理科学主要探索地理环境及其和人类活动之间的一种科学,它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彰显地理学科特色,强调课堂教学、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将日常所见的东升西落、城乡建设等融入到课堂活动中,在生活与课本上建立联系,让学生用平常心看待这些问题,并将生活的疑问引入课堂,利用所学知识来应对现实生活问题,拓展课堂空间。以自然灾害为例,进行了下述设计:春天是一年的开端,春天也充满着希望,但近几年,春风刮来以后,伴随着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大地回春,还会出现怪风,并且越来越频繁。这种怪风是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沙尘暴。随后教师继续引导,刨除沙尘暴,我们身边还有那些自然灾害,它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才能规避和降低灾害所带来的破坏程度。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閱读和思考,以此来增强认知感。

(三)采用丰富多样的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在中职地理教学中,采用丰富多样的方法。基于此,教师应冲破传统教学的禁锢,选取启发式和讨论式等适宜的方法。其中启发式教学较为有效,大多中职生都较为懒惰,独立思考意识薄弱,若应用启发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一定会刺激学习欲望,进而实现智力和能力发展。以自传公转为例,可通过列表的形式来对比自传和公转,主要包含方向、周期等基本特性,提前给学生讲述自传的基本特性,再启发阅读,明确公转内容以后,再集体讨论,强化知识的认知。另外,中职生现下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不是十分强,若想增强思维能力,则一定要提升方法的直观性。

(四)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强化课堂交流

新课改要求通过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方式来突显学生的主体性。为此,在地理教学中,应形成和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教学模式,全面发挥主导作用。基于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利用小组合作讨论和操作交流等来活跃思维,强化课堂互动。以海陆的变迁为例,在明确教材知识以后,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的形式探究下述问题:沧海桑田的根本原因,哪些实例能够肯定大陆漂移假说,喜马拉雅从海洋变成陆地的原因,六大板块哪个近乎都是海洋,火山地震带的基本分布特点。学生对于上述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积极发表个人的观点。此种教学既能让学生通过交流和辨析来深化知识,还能让学生切身体会探究活动的现实意义。

(五)加强学习自信心,引用激励评价

教学评价是基于学习效果所进行的评价,是一种重要反馈。地理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以鼓励、赞扬和肯定为主,明确学生的性格爱好和知识掌握情况,设计出正面、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评价语言。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将其过去和现在进行有效的对比,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让不能的学生都能认识到个人的闪光点,以此来提升地理学习的有效性,增强自信心,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诊断与鼓励作用。

结语:综上可知,近几年,中职教学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高度关注,在地理教学中也同样如此。在未来的工作中,中职地理教师应进一步努力,全面探究教学理念,突显学生的主体性,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寻求一条理想、可行的教学方法,进而创建高效课堂。

本文是福建省建瓯市教育科研2017年度立项课题“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B17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洁琼.高中地理教师反思力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2]刘慧静.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行为研究——以河南省为例[D].河南大学,2018.

[3]武兆妍.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选修课中的实施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主体学生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快把我哥带走
何谓“主体间性”
赶不走的学生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学生写话
特意和故意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