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9-09-10 01:29徐珍
高考·下 2019年1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现状改革

徐珍

摘 要:面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应该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的教学进行必要的思考和改革,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体差异,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现状,改革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也逐步进入大众视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每个县区都有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语文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一门基础文化课,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应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习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等都有着重要作用。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却发现中职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一些问题。鉴于此,笔者浅谈自己的实际教学体会和感受。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中职学生的惰性成因及其表现

每年中考结束后,各个市都划定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录取分数线以下的绝大部分同学都不能上高中,尤其是那些只考二三百分的同学。经过多重选择,他们来到中等职业学校,想来学习一门技术。这部分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家长的初衷是孩子上高中,可事与愿违,孩子这么小,也不能出去打工,更不能流入社会放任自流,所以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他们来到了中职学校。他们能学一门技术最好,如不能学得好技术,也不至于流入社会走歪路,有学校的管束,孩子健康成长就行了。家长的心思孩子们也知道。所以他们在学习上是无所谓的态度,尤其在文化课语文学习上,他们觉得自己不是来学语文的。他们的语文基础较差,有的同学很多字不认识,站起来课文读不连贯;字能写得工整的也极少数;写作成大问题,他们不会写,也根本不想写。他们懒惰惯了,初中时就这样,所以才有这样的成绩。目前的状态他们觉得很正常,上课时,完全是被动行为。他们知道自己成绩差,早就觉得自己是差生了,缺乏自信,对学习有抵触情绪,觉得自己不可能进步,不可能学的好,所以听不听一个样。老师在讲台上讲,他们在下面呆若木鸡,有的成低头族,有的坐着打盹,还有的偷玩手机等。在学习上,他们几乎没有什么习惯,自觉性极差。做作业如不及时催交,一个星期也有可能交不上来。中职学生没有升学压力,空闲时间相对较多,他们完全可以在课余时间读一些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丰富自己,可事实上是课外时间,他们完全被“王者荣耀”等游戏所俘虏。

2、学校对语文教学重视不够

学生生源关系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每到招生时期,为多招收学生,为留得住学生,学校想方设法向家长承诺,孩子会学得多么好的技术。为兑现承诺,学校更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教育,课程表上专业课实训课占据大部分,而作为基础文化课的语文教学节数就会被压缩,甚至有的学期取消语文课的教学。对于教材的选择,有的学校也过于单一化。当前,中职语文教材存在多个版本,每个版本都有优美的篇目,可这并不适合所有专业的学生,如让汽修班的学生和对口高考班的学生学习同一本教材是不是不够妥当呢?

3、中职语文教师观念未能及时更新

公办职业学校的文化课教师以前大多是普通高中的教师,所以普高的教育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可职业教育的对象又具有特殊性,他们的语文水平层次低下。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教学观念得不到及时更新,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仍然按照以往模式进行,授课以传授知识点为主要的讲课方法,对学生满堂灌,对学生要求期望值高,看到学生玩耍,就觉得他们在浪费时间,浪费青春。由于对中职语文教学缺乏深入研究和学习,虽然教师上课讲得很累,可学生却收效甚微。因为他们根本就听不懂,根本就不想听。教师见学生毫无起色,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肯定,心情自然郁闷,上课激情逐渐消退。可又不能上课不讲,这就可能出现教师在课堂上旁若无人的空讲现象,我讲我的,完成我的工作量,你听不听是你的事。这样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语文教学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这种态度就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所采取的改革办法

1、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做好家长学生思想工作

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其父母的文化程度都不高。他们把孩子送到技校来读书,就认为来学技术,至于学习文化课,学习语文,他们根本不懂其重要性。家长平时很少会到学校来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偶尔有事会打班主任电话了解一些情况。班主任对每个孩子的家庭状况了解的有限,与家长面对面交谈的机会并不多,更无从谈起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作为语文老师,抓住精准扶贫的機会,对那些农村建档立卡户的孩子进行家访,来到孩子家中,面对面的与其父母交谈,让其知道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知道听说读写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家长重视了,经常强调了,老师长期叮嘱,这样双管齐下,足以引起孩子的注意,不至于让他们逐渐淡化语文,忽视语文的学习。当然,家长与学校的联系不是一次两次,而应是长期的,多途径的,家校之间应建立长效的联系机制,从而更好的服务学生,教育学生。

2、教师应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恰当地选择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解放思想,要从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要能充分了解认识中职教育的特点。与高中生相比,要降低对中职学生的要求,教师要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开展以能力为本位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要将人文素养教育作为重要的一部分,以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样教师对教材的选择可能就有要求了,学校单一的教材可能不太适合所有的学生。因为教学目标的设置必须与学生的实际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吻合,过低或过高的目标设置都是不科学的。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教师可将教材的内容灵活变通,有选择性的进行教学,对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讲得详细,对学生喜爱的文章进行重点赏析点拨,对那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的文章,只是简单的提及甚至忽略不提。从事多年语文教学的教师,如摸索出经验后,可鼓励教师自编教材进行教学或与时俱进地从课外选择美文带进课堂进行教学。如我在对城市轨道班的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侧重于加强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因为他们毕业就业后,口语交际能力是必备的。可事实上这方面他们的能力水平很差,造成他们能力差的原因,一方面是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见识不广,胆怯畏惧;另一方面是他们在小学、初中读书时,根本就没有机会锻炼自己,觉得那是成绩好的同学的事,很不自信,所以口语训练的第一步是让他们建立自信心,克服不敢回答问题,躲避回答问题的现象。于是“课前三分钟说话”成为我课堂教学不可少的环节,说话的内容不限,注重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不强求质量的高低,只注重训练的过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只要学生相对自己有进步就是一个成功的过程。汽修班的学生浮躁不安,对未来的汽修行业有无自己的立足之地充满怀疑。于是我对刘心武的《为你自己高兴》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地分析,让学生知道,人应该有准确的定位,不能不思进取,也不要好高骛远,这样才会有安全感,幸福感,才会体会到人生的快乐。我们要做平凡的人,要树立起“幸福就在平凡中”的人生观念。

3、教师要抓住校内外的一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其听说读写能力

语文学习无处不在。教师要抓住课内课外的时间,适时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校外的活动,锻炼其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表扬、肯定其点滴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晚间七点整自习时间,我要求学生收听《新闻联播》,锻炼其听力,学说普通话,语文课课前三分钟,可以让学生复述他所了解的国家大事,锻炼其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校园文化节时,可组织学生参加诵读比赛,平时语文课上多要求学生诵读,训练形式可多样性,如分角色读、小组诵读、齐读等;平时要求学生写校园广播稿,积极参加区市组织的爱国主义征文活动、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活动等,锻炼其写作能力。

中职语文教学必然要触动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我们中职语文教师要适应中职语文教学的需要,必须要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突出中职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体现中职语文教学的职业特点,不断进行探索革新,让中职语文教学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现状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