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行走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2019-09-10 07:22彭春兰
南北桥 2019年5期
关键词:高效微课历史

彭春兰

【摘    要】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微课来到了我们身边。作为一线教师,能够把这一新生事物有效地在课堂中应用起来,让课堂更高效,是一件极为美妙的事情。学习是面向未来的自我改变,在学习中获得学习的能力,以改变适应改变。本文结合作者教学实际情况,主要探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怎样运用微课技术。

【关键词】历史  微课  课堂教学  高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006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点,并进行有效的挖掘与延伸,是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微课是动画的音视频,具有短小精悍、图文并茂、轻松有趣、易于开发等教学特点,很受学生欢迎。它给课堂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辅助教学手段,成为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利器。巧用微课,可有效地为学生释疑解惑,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本人就微课在初中课堂中的应用谈几点浅见:

一、微课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发展的动力。现行的初中历史教材由于受编排体系和篇幅的影响,历史教科书或言简意赅却语焉不详,或提纲挈领却过于简单,或干脆是各种“定论”充斥字里行间,或刻板、冰冷甚至符号化意识形态化、严重缺乏生动诱人的历史细节,无法让学生感受历史鲜活的生命力和震撼心灵的魅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强调:“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习探索真理的欲望。”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太需要借助微课创造的生动画面,教师给以恰当的解说,播放感人的音乐,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其情,从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热情。

比如,在学习《三国鼎立》一课时,在正式进入教学前,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三国演义》中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东汉末年内戚专权,宦官干政。天灾人祸连连,百姓民不聊生的社会背景,学生很快就进入学习的角色。运用微课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变虚为实,从而解决一些语言上难以达到的高度,化解了难题!这样制作的微课视频,视频常配有同步讲授旁白、字幕及知识介绍,具有界面生动多彩、内容简短精炼、知识点明确的特点,符合初中学生的生理特征及学习水平,相对于老师在在讲台上干巴巴的讲效果要好得多!

二、微课突破重难点

初中学生自主能力不强,而历史教学中涉及需要记忆历史事件,历史背景、历史意义甚至一些年代,学生常感到枯燥,把微课引入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微课的内容新颖和趣味性,吸引学生兴趣,做到视听结合,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历史,如历史题材的《百家讲谈》《探索发现》等纪录片以及优秀的历史影视作品;又如优美的音乐,生动的画面,辅以数据图表,让学生成为“历史”的欣赏者和参与者。如《清明上河图》以画卷的动画展示和主持人画外音的描述,加之动听的乐曲,学生沉醉其中,效果很好,学情高涨。又如《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微课”视频,学生观看完“微课”后了解了辽、西夏、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等基本史实,使学生很快理清本节课的知识脉络,这在课堂上可以节省大量时间,用以突破难点和重点;从效果上看,学生大多注意力集中,观看完后,对知识做到很好的掌握。

另外,不同教学环节要求不同,导入需要别出心裁,讲授不能平铺直叙,探究需要突破模式,活动不能一成不变,总结需要不落俗套,难点突破要有的放矢,重点讲解要透彻清晰等等。通过在教学不同环节使用微课就可以弥补课堂上某个环节的不足,例如笔者将“一国两制”的教学重点及学生易错的“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知识点录制成微课,既讲授了重点,又提示了易错点,微课就起到了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的作用。教学中引入相关的微课视频、创设情境只是手段,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掌握知识,引导、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微课在历史教学的关键所在。诚如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所说:“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做教师的这时就要做一个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头脑的火把。

三、微课培养学习方法

提高历史学习成绩不能光靠学生死记硬背,老师应该传授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比如,在复习《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变革或调整》一课中,如果教师只是直接归纳四次生产关系的变革相关事件,不分析其中的原因,学生就很难掌握。但是,运用微课技术,制作相关的视频、通过相关的历史史事和文字史料来帮助学生总结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变革或调整,学生就很容易地掌握和运用该知识,也加深了对农村政策的理解。

微课学习平台的建立探索出一种可行的途径,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在老师的指点下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在线学习,在微视频和相关资源以及其他学习者、老师所组成的环境下进行在线学习,样的学习形式既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有利的探索,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假期补课热的现象。

四、微课引导核心价值观

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提升技能、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如何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如果在课堂上引入微课技术,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境,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刻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接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五、微课成就学生史学素养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历史课程界定为“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虽然历史是建立在大量的历史年代,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基础上,但历史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新课标将这一目的体现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具体是指“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不管是制作“微课”还是课堂实践,重点让学生在“微课”学习中以多样的形式体验和感知历史,獲取经验,把学生从大量历史数据信息被动接受中解放出来,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历史“活”起来,把复杂问题变得简单有趣,让记忆不再是负担。运用微课教学,就要丰富历史知识点的展示形式,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历史能力,使学生对于历史学习保持强烈的求知欲。

六、结束语

微课不过是一种“工具”,其背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更新才是最关键的,如培养的是人,而不是考试机器;激发学生的热情比起教授知识本身更重要;培养其深层次理解,举一反三的能力,而不是机械的训练;老师不应该是居高临下,而是像朋友一样帮助学生成长。把微课引入历史课堂教学中,是在农村初中的创新教学模式的有益尝试,微课不仅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且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只有把握好教学环节的需求,找准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不断完善,精益求精,尽可能有效地把微课手段与历史课堂教学相结合,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高效课堂之目标。学习是面向未来的自我改变,在学习中获得学习能力,以改变适应改变!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微课走进历史课堂,真正为课堂服务,相信微课会给历史学科教育带来新的春天。

猜你喜欢
高效微课历史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历史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