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史料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率

2019-09-10 07:22苟烨
南北桥 2019年13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高中历史

苟烨

【摘    要】历史作为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兴起与衰落,激励国人前进,历史常常被挂在我们的嘴边,但真正开始学习历史是从初中开始的。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大家越来越重视对历史的学习,高中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整个学习阶段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学好高中历史不仅是课程的要求,更是响应时代的号召。

【关键词】高中历史  史料运用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3.091

为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率,在上课的过程中会涉及许多课本上没有的历史知识,这就是引入史料。史料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是對书本知识的进一步补充。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十分广泛,不仅能够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书本以外他们所不知道的历史真相。

一、史料运用对于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重要性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引入史料能够增加教材内容的真实性,使学生能够感受教材内容的历史气息,教材内容不再只是浮于课本上的内容,而是真实存在发生过的事实,从而降低历史学科的神圣感,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率。

(一)开阔学生视野,广泛涉猎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运用史料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广泛涉猎历史资料,从而提高学生历史素养。众所周知,课本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涉及所有的历史事件,历史教材上选取的只是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再者,历史学科是前后连接紧密的学科,各历史事件是相互关联的,如果只是单独地讲解某个内容,就会使教材内容“肢离分解”,不利于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引入史料不仅可以将教材的前后内容联系起来,同时还能让学生广泛涉猎历史材料,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

(二)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高中学习是十分辛苦的,学生每天不仅需要学习各个学科的内容,还要完成相应的学科作业,这也导致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总是兴致缺缺,毫不重视历史教学。但追根溯源,是因为学生对历史教学缺少兴趣。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恰当运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史料在历史课堂上的运用就像是讲历史小故事,我们可以抓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将课堂内容与历史故事相结合,在讲故事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进入课堂教学埋下伏笔,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三)提高历史成绩

在课堂上对史料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其效果还可以被用于历史考试中。历史考试中有一类题型是让学生结合史料分析问题。在课堂上引入史料并引导学生理解,可以使学生总结出一套理解史料的方法,这套方法在考试中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理解史料并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历史学科上的成绩。

二、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具有无限的潜力,但运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要想继续优化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就得先找出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能有效改善。以下为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一些现状。

(一)不重视章节重难点,错误引导学生

一些教师在引用史料的时候没有紧密联系教材重点内容,引入的史料不能紧扣教材重点,这样可能会对学生产生错误的引导,导致学生在理解历史时产生偏差。比如,在讲解《鸦片战争》一课时,重点及难点是要学习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背景及影响,在引入史料时我们应该注意结合重难点做引入,此时正确的引入应该是给学生播放一段鸦片战争的真实视频,加深学生对鸦片战争背景的认识,从而理解鸦片战争的意义。但在引入史料时教师往往忽略了教学重点,认为只要是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就可以引入,因此引入的是左宗棠的事迹,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抓不住重点,从而降低历史教学的效率。

(二)史料不具有启发性,无法引起学生思考

在任何的学科教学中都应该注意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于历史教学来说,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最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学会自己理解事件在该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必然性以及其对后世的启发。但在实际历史教学过程中,引入的史料有时都不具有启发性,只是简单地对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事件进行总结,然后用平铺直叙的语气告诉学生,这样往往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使课堂引入的史料达不到预计的效果,从而不能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三、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改善措施

在充分了解了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存在的一些问题后,为了有效改善史料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效果,以下为我的几个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一)史料应紧密联系课堂教学的难、重点,正确引导学生

针对引入的史料与教材重点联系不紧密,错误引导学生这一问题,我们应该注意选用与教材内容联系紧密的史料,正确引导学生。比如,在学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时,全单元又包括了“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以及“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在分别讲授每一课时都应该做单独的史料引入。关于“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为紧密联系教材内容,也为了与课文重点相结合,我们可以引入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史实,让学生了解秦始皇在统一六国时的英勇无畏,从而便于学生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在学习“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时,可以引用秦朝的阶级划分图,将阶级划分图与秦朝的中央官制相结合,能够便于学生了解到秦始皇时期阶级意识十分严重,从而也刺激了阶级矛盾的产生,同时也与后面学习人民的反抗联系起来了。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二)注意史料运用与启发学生思考相结合

将史料运用与启发学生思维相结合可以从两个方面下手。首先是在对史料的选择上应该尽量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史料,比如在学习《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时,可以引用秦朝时期君主专制是如何加强的,引发学生将两者进行对比思考,比较两者的不同与进步,在思考的过程中理解并记忆知识重点,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其次是从任课教师自身下手,在引用史料时多引导学生思考,比如:“那这个过程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同学们在听了刚才的史料后有什么想法吗?”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学生在高中阶段对历史的学习,能够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同时引起学生对历史的思考,通过回顾历史明确历史赋予学生的职责和使命,从而激励学生不断学习,完善自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史料,可以有效提高历史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新的历史学习征程中能够如鱼得水,不断提高历史素养。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谈如何提升农牧区小学汉语文教学的效率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