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性提高策略

2019-09-10 07:22钟峰
南北桥 2019年13期
关键词:提高策略教学有效性

钟峰

【摘    要】在我国教育事业中,体育教学是中学教学中一项重要的科目,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教学一直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活动也不能有效地开展,部分教师只关注教学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即使体育成绩已经被纳入综合成绩中,但是仍然有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学过于形式化。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本文主要对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推动中学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堂  教学有效性  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獻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3.092

完善中学体育教学机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加学生参与锻炼的机会。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方法,不能让学生产生心理负担,进而培养学生不怕累、不怕苦的意志,使其在面对生活以及学习中的困难时能够用积极向上的心理以及乐观的心态解决问题。

一、当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学教育讲究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压力相对来说比较大,体育课堂的教学会让学生一起进行一些体能活动,体育课堂与其他学科息息相关,因为学生的身心健康保证了其学习的质量。新课程的改革要求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老师辅佐学习,讲究分散性教学,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使学生在学习上感到枯燥,传统的体育课上,大多数老师都要求学生学习广播体操,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也没有很大的精神,对体育课的了解也很片面。根据这些情况,我列出了传统体育教学的一些坏处:

1.随意性:体育老师并不像其他科目的老师,会在上课之前做好有关上课内容的笔记,他们大多都是现场带领学生进行一些有关体能的训练,因此体育课堂比较随意,老师也不会过多的给学生们讲有关体育的发展,大多数学生对体育知识都不是很理解,对体育课的真正意义也缺乏了解。

2.虚假性:比起文科理论类的知识学习,体育教学较为突出,因为中学体育所体现的是实践性,它对学生的读写能力没有很大的要求,体育老师在备课文案中也没有投入太多的心思,在真正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只是跟着老师的想法走,老师想教什么学生就要学什么,学校对中学体育老师的教学目标要求就如同一个摆设。

3.单一性:在我们传统的认知中,中学体育教学着重于学生的身体教学,在体育课上,他们大多手脚并用,学习体育动作,锻炼自己的体能,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并没有很大的好处,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变化,单一的动作教学也会使学生在体育课上感觉比较枯燥。

4.机械性:无论初中还是高中,体育教学都是比较机械化的,在课堂上,老师按照教学目标一成不变的教同学们体育动作,教学也没有着重点,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发展不仅没有方向性,也没有太大的成效。

二、提升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方案

更新教学观念,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首先,要做到更新教学观念,就必须积极落实新课改的相关标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与体育教学融会贯通。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全面考虑到学生,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其次,学校方面也要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积极设立体育课程,提高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同时要及时验收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机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并且还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全面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的教学方法,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进步,进而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述“跨栏”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每一位学生的身体素质,然后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分层教学,对于身体素质偏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降低教学的难度,同时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进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此外,教师不能再一味地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应对学生在每一节课中的表现进行记录,对表现比较差的学生加强指导。在期末的时候,综合平时上课的成绩,给予相应的分数,使分数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样能够大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劲头,使学生更加踊跃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

三、体育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准则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许多教学方法也应运而生,教师在选择体育教学方式时,应从实际的学情出发,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从而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教师可以参考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从而既能达到增强教学趣味性,又能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教师在开展耐长跑时,应考虑到这是一项枯燥的体育运动项目。教师可以改变练习的场地、锻炼的方式和时间,运用分组竞赛跑和追兔子比赛的方式开展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得到锻炼,提升教学有效性。第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行体育教学。比如,教师可以按学生的性别不同进行分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性别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考核标准,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自信心,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学校不重视体育的相关问题的解决,不积极探索先进的教育方法,会影响到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阶段,学校要做的是为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体育锻炼意识,带动学生积极参加锻炼,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喆,曹迪.浅谈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J].理论界,2015.

[2]马国开.学校体育教育产业存在问题及对策[J].焦作大学学报,2013.

猜你喜欢
提高策略教学有效性
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