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2019-09-10 07:22江鲜花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1期
关键词:创设问题情境小学数学策略

江鲜花

摘要:数学教学中是以问题为目标来研究解决方案的学科,通过提出问题然后找寻方法求解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从问题出发,自发的去学习,有强烈的探索答案的好奇心,具备应有的数学知识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在教学课堂上有一时的、带着目的的去创设各种问题的情境,在此,我对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做一点浅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问题情境;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有思维的方向和动力,教师需要先提出一个问题,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是围绕问题而展开的,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贴近生活的、有趣的活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采用这种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主动获取知识的途径,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来,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问题情境可以利用疑惑来创设

问题是学生对已学知识遇见了疑惑而产生的,并非老师凭空想一个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间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举个例子,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这课时,教师在大屏幕上呈现这样一个情境图:48个彩球,每个球都有一个编号,依据红、绿、黑的顺序排列。

然后老师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你们看到屏幕上的彩球,每个球上都有编号。老师闭着眼睛,有哪位同学告诉我球的号码,我马上就能说出它的颜色,信不信?谁来考考老师?

当有学生报出号码时,老师立刻正确说出了彩球的颜色,教这让学生觉得很神奇,充满了好奇心。于是教师告诉学生因为自己掌握了其中的秘密,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很快也能掌握这一秘密。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渴求,非常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教学效果自然会提高。

二、创设现实中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数学是从生活实践中抽象出来,经过归纳和总结规律,最终应用于生活的学科。在现实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联系生活,通过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创建出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学习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比如,教学“加法与减法”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录像创设了一个商场购物的情境,出示商品的价格,通过解决售货员问顾客的三个问题“你应该付多少钱?”“找给你多少钱?”“你还有多少钱?”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再如,在教学“平均分”时,我创设了一个“野外郊游”的现实情境,让学生看看准备带多少事物和用餐工具,经过简短的讨论后学生马上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总数是多少”“怎么分的”“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还有没有剩余”。教师用最少的教学时间完成了从生活原型到数学模型的过渡,这对于“有效的数学教学”是非常关键的。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使學生如同身临其境,情趣盎然。他们不仅掌握了知识和方法,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故事化的问题情境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它们对故事表现出天然的兴趣。所以,把教材中出现的素材编成简短的、有趣的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例如:教学“线段”时引入:通往小兔子家的路有两条,一条路是直的,另一条是要绕弯的,小兔子走哪条路可先到家?这里面有什么数学奥秘呢?这个故事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学习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创设这样的故事化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一种愉快、有趣的氛围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创设活动化的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将学校里的小课堂变成生活中的大课堂,通过学生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再变大课堂为小课堂。比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我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都带到课堂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来找它们的特点和规律;比如:教学“认识物体”时,我把收集到的物体(地球仪、化妆盒、水瓶、牙签、)让学生根据物体的形状区别进行分类,接着让学生通过摸、看、比、说等活动过程来初步感知这些物体的特点。最后再让学生用这些物体进行拼摆图形,进一步提高对这几种形状的物体的认识。整个课堂活而不乱,形散神聚。让学生亲身经历过程,在快乐中学习。

五、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开放的数学问题具有灵活性、多样性、不确定性,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另外,由于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的答案不是固定单一的,学习好的学生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学习一般的学生也能参与进去,得到自己的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开放性问题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但切忌脱离教材和学生生活实践经验,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设计一些富有趣味的开放性问题。诸如“最佳方案的设计”、“购票中的学问”等小课题研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数学。

如学习了百分率应用题后,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五一”前夕,游乐园为吸引游客,特推出如下优惠政策:团体购票满80张或80张以上一律打八折;购票满50张,一律打八五折;满20张的打九折;20张以下的一律按原价,每张50元。某校一年级师生75人想去游览儿童公园,请你帮他们设计几种购票方案,并挑选出最佳购票方案。这种既结合教材,又联系生活实际的开放性问题,能巩固所学知识,又是学生喜欢的。

结束语:

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兴趣。 问题情境创设得好,就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中,从而得到发展. 也就是说,融入贴近生活的、有趣味的、探究的、开放的问题情境的数学课堂将会散发出独特的魅力,牢牢地吸引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爆发出鲜活的生机.

参考文献:

[1]袁宏.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当代教育科学 2007年18期 .

[2]李星云.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2007年第03期.

[3]王文娟,郭彬等.创设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探微[J].林区教学2008年12.

猜你喜欢
创设问题情境小学数学策略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