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中阿互译难点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2019-09-10 07:22马晓明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2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难点翻译

摘要:翻译是一项艰难的工作,特别是中文与阿拉伯文之间的互译,这是对译者中文、阿拉伯文两种语言功底,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掌握程度的综合考查,是对其工作态度严谨认真与否的检验。本文认为中阿两种语言互译的难点主要在于:译者个人两种语言功底不够扎实,文化底蕴不够深厚,而导致的理解不到位或表达不够精准;对翻译工作的态度不够严谨认真,缺乏长期实践锻炼的耐心;缺乏必要的翻譯技巧与方法。故此,译者需要加强自己中阿两种语言的功底,掌握两种语言在其语言现象、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异同,并长期坚持翻译实践练习,在具体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方法,同时,借鉴他人翻译理论与方法,以理论方法指导实践翻译,最终形成自己的一套比较完善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力求达到翻译的精准到位。

关键词:翻译;难点;语言功底;文化背景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① 它不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相互转换的一个过程,更是一种文化传播交流的工具,在译出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因此,翻译过程绝不是简单地将一种文字直接转换成另一种文字,而是一个复杂而又曲折的过程,要求译者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养,从而首先完整准确地理解原文意义,然后再用译入语规范地道地将其表达出来。

通过多年的翻译及翻译教学工作,笔者对翻译,尤其是中阿互译的主要难点或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略有一些认识和想法,现概述如下:

一、原文理解不够透彻

翻译活动的第一步首先是对原文的理解,理解的到位与否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成败,或者至少关系到翻译的精准与否。对原文的理解需要反反复复地去读、去赏析原文,这种阅读和赏析不能只停留在原文的文字表面上。有些翻译没有到位或精准,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译者对原文理解不够透彻,只是粗略阅读原文,查查字典,弄懂里面的生词,掌握其大意,就开始着手翻译,准确地说,应该是“编译”。很少去分析原文文字背后的其它含义。当然,字面意义是理解原文的最起码要求,但是,一篇文章往往除了它的字面意义,还隐含着其它方方面面的意义,主要包括:心理意义、风格意义、文化意义、修辞意义等。准确理解和分析这些意义的特点之后,译者就得将它尽可能地体现在自己的译文中。简单来说,就是译文要反映原文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要保留原文表达的风格,原文雅译文雅,原文俗译文俗;原文正式译文正式,原文随意译文随意。原文语言表达中所承载着的文化信息要在译文中再现,保留原文的语言文化特征。当然,还要掌握原文的修辞表达特点,在译文中将这种特点尽可能地体现出来,原文直白译文直白,原文婉转译文婉转,原文形象译文形象,原文夸张译文夸张,原文有韵译文亦有韵,原文详尽译文详尽,原文简略译文简略……

二、语言功底不够扎实

其实,上面所述的第一个问题,即对原文理解不够透彻的问题,归根到底,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译者的语言功底不够扎实。这个语言功底指的是母语和外语两种语言的功底。翻译要求译者至少精通两种语言:母语和外语。翻译不仅考验我们的外语水平,而且也在检验我们的母语功底。如果这两种语言中任何一个的功底不够扎实,就会直接影响翻译的效果,要么原文理解不够到位,要么译文表达不够精准,从而没有完全传递原文所承载的信息。语言功底的浅薄主要体现在词汇量有限,语法修辞不够扎实,文化背景知识欠缺等。因此,对原文语言现象的特点掌握不够,往往有望文生义,曲解作者意图的现象发生。或者在表达时候措辞造句不太恰当,导致读者没有领会或者被误解。所以,往往会有这种现象:译者基本掌握原文中的所有词汇,但在译文中转换时很难表达成比较通顺的话语,就算勉强表达出来了,也不太合乎译文的逻辑,不太符合译文的表达习惯,很显然就是阿拉伯语式的中文,或中文式的阿拉伯语,很难理解和读懂。这种情况下,有些译者“大胆”地采用意译法,但是意译几乎变成了曲译了。

语言功底不够扎实的表现之一就是对多义词、近义词,及对这类词语之间的辨析掌握不够。有些译者虽然背记了很多词汇,但在具体翻译实践过程中把握不住某些词汇的准确意思,或在表达时候不会恰当选用,从而使得已背记的单词仍像生词一般陌生。有些单词稍变一下词型就摸不着头脑了,分不清其意了,又得查阅字典,这样既费时间又费精力,久而久之就失去了翻译的耐心,甚至可能要放弃了。归根结底其主要原因在于语言基本功的欠缺,尤其没有掌握好阿拉伯语词汇的构词规律及其表意特点,没有掌握阿拉伯语词汇中的多义词现象,以及近义词之间在词义和用法上的细微区别。

语言功底不够扎实的又一表现就是没有掌握好阿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的异同。译者需要精通中阿两种语言的语法规则,尤其是两种语言各自特有的一些语法现象,将这种原语中有而译语中无的语法现象,巧妙而又恰当地转换成译文中有的语法现象。要掌握两种语言表达中不同句子成分的语序特点,译文表达过程中不受原文语序的约束和影响,将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用符合译文表达习惯的语序重新进行组织表达。另外,还要注意把握中阿两种语言在句子衔接上的特点。总的来说,阿拉伯语的句子结构多见长句,总是通过各类工具词,将一个个的分句相互衔接起来,组成统一的长句。因此,阿拉伯语注重语言表达在其形式上的统一,“从句迭生,修饰语一环套一环,句子结构较为严紧,句子成分的从属关系、逻辑关系多用起连接作用的关系名词、虚词、介词、条件词等明确地表现出来”② ,这种现象被称为“形合”(hypotaxis);而中文多见短句,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多靠句意、标点符号等实现,被称为“意合”(parataxis)。③ 类似这些特点,译者必须要把握好,并在翻译过程中,根据译文的表达习惯,要适当“拆分”长句,或“整合”短句。拆分的时候要注意从什么位置拆分,整合的时候也要知道该将哪些句子整合,该用什么样的工具词整合等。

三、翻译实践中的惰性

可以说:翻译实践是提升翻译水平的最好途径。翻译是对语言听说读写等技能掌握程度的综合性考查,当然,它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方法与技巧,但是,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活动。因此,翻译水平更多的是靠译者长期坚持不懈的实践翻译锻炼出来的。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能够大概理解原文,但具体动笔翻译的时候往往无从下笔,不知如何翻译,困难重重。主要是缺乏平时的翻译实践练习,有“惰性”,没有养成勤于翻译实践练习的好习惯。因此,译者要“勤”,要勤于思考,勤于动口,勤于动笔,多思考如何将一份材料译出来,并养成经常动口或动笔翻译的好习惯,与此同时,虚心认真地研读其他译者所总结出来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并结合自己长期的翻译实践经验,总结出比较适合自己的一套翻译方法和技巧。

四、缺乏语言文化背景知识

前面我们提到: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语言文字上,他还需要掌握原文的文化意义等其他方方面面的意义。翻译是不同民族文学文化互输与交流的必由之路,一国文学和文化能否成功地为他国读者所接受欣赏,翻译的作用举足轻重。然而,恰恰是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民族色彩造成了翻译中的种种文化冲突现象,甚至造成了不可译现象。④

在中阿互译过程中,一般译者或学生往往遇到的困难之一,就是对阿拉伯国家的俗语、谚语、固定表达等跟阿拉伯社会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些内容的翻译,很多时候出现翻译不通顺、不到位,甚至被误译的现象。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必然承载着其背后的文化意义。这就需要译者对自己母语与所学外语的社会文化要有较好的掌握,从而能够在翻译过程中灵活处理,巧妙地转换或传递。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因此,翻译不仅需要坚实的语言基础,而且还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尤其是对所译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了解,如果缺乏这方面的了解,所译出的文章会大失“原味儿”,从而大大降低所翻译的作品的水平。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翻译,只有比较好地了解中阿两种文化的异同,才能在翻译过程中较好地处理两种语言所承载着的文化现象,进而使得译文更为忠实和地道。

五、译“字”而非译“意”

翻译时候,译“字”往往是困扰译者或学生的一个主要问题。在翻译过程中,到底是直译还是要意译?一直是困扰译者的一个问题。无论是语句、段落,还是篇章,很多时候我们会大致弄懂里面的词汇,以及句子结构,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具体要用译入语表达出来时,就不那么容易了,表达总是不够完整、贴切、通顺。理论上,我们一直在讲直译和意译两种最为常见的翻译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不能恰当地在两者之中做取舍,总觉得直译了译文不够“达”,不符合译文习惯,难于传达原文意思;意译吧译文则不够“信”,不忠实于原文。其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在翻译过程中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译者要灵活运用,总的一句话:理解过程中多一点“直译”,表达过程中多一点“意译”,让最终的意译建立在直译的基石上。

这也就是翻译过程中“意”与“字”,或“内容”与“形式”的得失与取舍问题。翻译是在一种新的语言基础上把原作的内容和形式重新加以统一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内容和形式相互转化或推移的过程。有些内容因素需要提升到形式上来;有些形式因素需要纳入到内容中去。⑤

所以说,译“字”是我们翻译最终达到译“意”目的的一个过程,是我们翻译之前的理解这一步必要的一个环节。其实,很多时候译“字”是为了理解,译“意”是为了表达,因此,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不应该是对立的。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要通过译“字”理解原文,掌握原语言结构等方面的特点与习惯,要通过译“意”表达译文,掌握译入语言结构等方面的特点与习惯,从而最大程度地达到翻译“信”与“达”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這些中阿互译过程中常见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要在平时的阿拉伯语学习或翻译工作中,认真培养自己自觉翻译的意识和习惯,培养自己对翻译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要勤查字典,翻阅相关资料。

鲁迅先生的“字典不离手,冷汗不离背”这句话总结出了他的翻译经验和极为严谨的翻译态度。翻阅字典是翻译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步骤,但是,很多译者由于自身的惰性和对翻译不够严谨的态度,往往懒于翻字典,而是根据上下文“猜”词义,尤其在这“手机不离手”的时代,更多译者只依赖方便快捷的手机软件,懒得翻阅那么厚重的纸质字典,从而导致对该词词义理解不够全面,而翻译不够精准,或者甚至被误译。

我们通过认真耐心地查阅字典,掌握每一个词的不同词型及其表义特点、使用语境等,然后根据原文语境精准地理解和表达。

为了提升在翻译过程中对阿拉伯语原文的理解能力,以及汉语翻译阿拉伯语时候的阿拉伯语表达水平,我们平时要多读各类阿拉伯语原著,尤其小说,多看阿拉伯电影,对阿拉伯文化、风俗、社会等要有一定的了解,进而了解和掌握阿拉伯人的思维模式,以及中阿两种语言现象所存在的差异,并善于总结和积累。

然后,在具体翻译过程中,用适当的翻译方法与技巧,巧妙地解决这些差异。本着使翻译尽量达到“信、达、雅”⑥ 标准的要求,符合译文表达习惯和语言现象特点的目的,各种翻译方法与技巧要灵活运用,直译兼意译,转换过程中对个别词语做适当的增减,对个别句式做相应的替换等。

在材料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切忌拿上材料就直接开始逐句或逐段的单独翻译,我们应该整体把握全文的语言风格特点,把握其整体语境,并在该语境下准确、透彻地理解每个词句的含义,以及词、句、段之间的衔接关系,进而在译文中准确翻译原文意思,如实传达其思想内容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反映出其背后的感情色彩、文化内涵等其他意义。每一篇文章之中,都蕴含着超越了其本身意思的情感因素、环境色彩等,在每一位作者精心推敲的背后,从字里行间中所传达出的那份情感色彩的意义要远超于文章本身的意思,如若不然,为何每位作家不直接把文章大纲拿出来发表呢?作为一名译者,要将原文的思想传达给译文的读者们,原文的风格展示给他们,原文的色彩和情感体会给他们,让他们即便是在不同的语言之下也可以体会到跨文化的文章之中的美。做到对原文负责,对译文负责,对广大读者负责。

我们要不断学习,扎实自己的母语和外语功底,充实自己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素养;要勤于练译,牢固树立自觉翻译意识,没看到或听到一句话都有一种想把它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意识,并且要勤于动口或动手去实践,在长期坚持不懈的实践练习中善于总结自己的翻译经验和方法,并进行不断反思,认真思考研究,努力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做到翻译更精准,更地道,更好地为中阿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挥自己的作用。

注释:

①夏征农,陈至立:《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962页。

②刘开古:《阿拉伯语汉语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1页。

③刘开古:《阿拉伯语汉语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1页。

④周方珠:《文学翻译中民族色彩的处理》,载《国俗语义研究》(论文集)吴友富主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17页。

⑤黄秀梅:《通过实例探讨译事之得失》,载《国俗语义研究》(论文集)吴友富主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30页。

⑥我国翻译家严复先生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指出:“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指翻译要忠实于原文,不悖原文思想内容,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不随意增减;“达”:指翻译要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易于理解;“雅”:指翻译要符合原文风格,译文要根据原文风格,选词造句得体,再现原文本身的雅或俗。

作者简介:马晓明,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难点翻译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哈哈镜
哈哈镜
新目标英语中考总复习文化背景知识自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