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创新研究

2019-09-10 07:22郭一平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6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机制高职院校

郭一平

摘要: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能有效的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本文通过明确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多元化办学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双师教师队伍建设、扩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几个方面做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创新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近五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系列职业教育重要文件,支持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办学活力,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校企合作机制体制的创新研究,将更好的推动校企合作的开展。

一、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校企合作是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是适应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适应高职教学改革的要求,是高职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形式之一。通过校企合作,能使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人才需求对接,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实现供给与需求、培养与就业的统一。加强校企合作是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也是提升学校办学竞争力的关键。高职院校要紧紧依托行业、企业办学,找准学院与企业利益的结合点,把校企合作工作做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形式,做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

二、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创新途径

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体制是深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可以从外部视角,基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法律法规的制定等层面改革创新,也可以通过内部视角,基于高校内在的要素进行深入分析。本文主要基于高职院校内部要素开展校企合作机制创新。

1.要明确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

由于各高职院校所处的区域环境和办学资源不同,他们的办学定位也不尽相同。高职院校要把自身的办学条件与所处的社会环境相结合,通过准确的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的重点,才能创出自己院校的特色,从而在高职教育市场中找到生存的方向。具体而言,高职院校要对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类型、特色专业及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定位性的问题进行正确的认识,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办出自己的品牌。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存在行业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及办学特色上要始终以服务行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目的,才能在众多高职院校中打造特色,处于不败之地。

2.推进二级学院开展多元化办学模式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都提出调动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来促进高职院校办学体制的多元化改革。二级学院开展混合所有制等多元化办学模式改革,这种形式因涉及面小,面临的制度瓶颈较少,被视为混合所有制办学探索中较为容易实现的方式。目前,各高职院校都有校企合作模式的尝试,在与企业良好的合作基础上,职业院校可尝试探索企业与学院双主体多元化的办学改革,这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自政校企行概念提出后,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展了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包括“订单式”培养,“2+1”教学,现代学徒制,混合所有制共建特色学院,共建培训机构及生产型实训基地等改革。在現阶段产教融合背景下,优化和探索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各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探索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使学生、学校、企业等多方共赢。学校按照企业需求“量身定制”专业人才,建立校企混合师资团队,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探索校企双轨制协同育人模式,基础理论教育以学校为主,专业实训教育以企业为主。教学模式采取“一课双师”模式,校企教师同时在课堂或根据课程理论与实训实际情况分阶段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完成,充分利用校企双方优势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探索将“工匠精神”“企业文化”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课堂与车间对接、科研与生产对接、实习与就业对接、培训与工种对接、老师与师傅对接、院长与厂长对接”模式。

4.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双师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建立多元化校企合作可以有效解决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可以尝试通过引企入校、“校中厂厂中校”、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等模式。引企入校是学院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资金、设备、技术和市场,共同建立实训基地;“校中厂厂中校”是企业在校内提供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师参与到校中厂的生产管理和市场开发中,可以极大的锻炼教师全方位的能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政府主导,行业参与公共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走职业教育集团文化的办学道路,学院联合企业把实训基地建在生产第一线,也为教师提供了锻炼的平台。以上校企合作的模式,均能充分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5.扩大学院社会服务能力

社会服务是我国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之一,高职院校属于我国大学体系的一部分,对开展社会服务承担社会责任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针对行业企业的需求学院可以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在专业领域,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行业企业的应用技术研究,并帮助行业企业进行技术研究成果的转化。联合行业企业开展社会培训服务。学院在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还应当积极开展职工岗前培训,企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提升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在开展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也能够锻炼教师的能力和水平。

6.加强校企合作激励机制建设

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行业、企业和社会资源积极投入到校企合作工作中。校企合作只有明确双方的利益分配,才能有效的推进深层次的合作。校企激励机制,需要企业和学校相应的出台政策,首先,高职院校要考虑企业方的利益诉求,使企业在深度校企合作中能够得到实惠和利益,激发企业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其次高职院校要深化内部人事管理与分配制度改革,从机制上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主动参与校区合作社会服务工作中,促进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杰,周桂瑾,徐安林,王振华,等.高职教育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

[2]谢永超,石金艳.生态思维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评述[J].劳动保障世界, 2018(9)

[3]罗先锋.高校混合所有制办学形式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8(5):47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机制高职院校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