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9-09-10 07:22于威方菲朱彦名胡泊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9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

于威 方菲 朱彦名 胡泊

摘要:基于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就独立学院大学生特点,进行阐述。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引言:在独立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思想品质与价值观念,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教师面临问题,本文就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进行分析。

1、独立学院大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大学生,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相比,综合素质存在一定差异,很多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意识。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家庭环境较好,学生自身抗压能力与受挫能力较差。但是,独立学院中很多学生求知欲望很高,会在图书馆、教室中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1]。由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不应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会影响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利于教学活动开展。因此需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完善和创新,以此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2.1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院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独立学院中,教师比较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忽略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各个领域重视的一项内容,但是大学生的心理素养却无法与时俱行,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2.2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

在大学教研组后,很对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有的学生认为心理有问题的人才会去看心理医生,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并非如此,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心理存在问题学生的教育,也是所有学生需要的一门教育。大学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就业、情感的问题,需要教师做出适当指导,才能够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因为错误的认知,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2.3教学内容缺失

我国大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采取西方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由于中西方文化、教育理念不同,导致西方教学方式无法满足我国学生学习需求与发展要求,缺乏适合国情的教学模式[2]。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缺失,这对于教学活动开展造成巨大影响,教科书没有统一的内容,导致学生学习内容较乱,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错误的认识,导致参与积极性较差。

3、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策略

3.1制定明确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念与思想,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围绕学生进行,使学生明白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培养学生健康意识,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教学目标制定时,应以知识、技能、自我认知为主,基于此,设计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了解大学阶段学生会面临的问题,心理出现问题的特征等等,使学生对此有全面的认识。技能则是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如解压技能,情绪管理技能等等。自我认知,则是对自己未来发展有全面的认识,树立心理健康成长的意识,使自己可以舒适的环境中成长,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与挑战。在心理课程建设的探索中,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木目标的设计,立足学生现状,制定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以此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2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设计教学内容时,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此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奠定基础[3]。教师设计教学内容,应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使学生学会热爱自己,让爱他人,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教师可以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将教学内容变得多元化,以此丰富学生学习内容,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正确的认识,进而主动参与学习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教学,对学生分享生活中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3.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现代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现知识形成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设计教学环节时,应注意学生主体性,设计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以此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教学活动开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等,以此丰富课堂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学习与责任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对案例分析,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对责任的认识。在2019年4月份,在四川凉山发生火灾,消防官兵为了救火,牺牲了30人[4]。教師可以就此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消防官兵的责任是什么,我们的责任又是什么?通过这种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3.4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学活动开展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是学生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上,应重视教师综合素质培养,使教师对该课程有全面的认识,并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性,以此使其积极投入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对学生学习具有很大影响,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保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独立学院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制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以此推动教学活动开展。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教师应立足于学生未来发展,合理设计,保证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林.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研究——以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 (48):33-34.

[2]陈晶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积极心理学的可行性路径分析[J].智库时代,2018(28):82-83.

[3]杨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研究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26):7.

[4]刘军,陈璟明.基于实效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探究——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6):19-22.

项目名称: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6SJD710216)。

作者简介:于威,汉族,男,1971.11,吉林公主岭市人,研究生,助理研究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8)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