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的造车梦

2019-09-10 20:47海音
环球飞行 2019年3期
关键词:恒大新能源汽车

海音

3月16日,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集团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在天津召开,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董事长蒋大龙、总裁彭建军、瑞典CEO兼研究院院长Stefan Tilk,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德国ZF集团总裁Herold Winfried、GSK中国区总裁李仲武等800多位企业家和行业精英出席活动。

大会上,许家印介绍了恒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自去年宣布进军高科技产业以来,恒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接连大手笔布局,已具备世界顶级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能力——瑞典NEVS、科尼赛克整车研发和制造技术,日本最先进动力电池技术,以及荷兰先进的轮毂电机技术,构建起强大的技术与产品优势。大会上,许家印还宣布,恒大的首款电动汽车将在6月份全面投产。

恒大与FF

恒大热衷于汽车行业已经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恒大涉足汽车产业可以追溯至2017年11月,当时恒大子公司时颖与实际控制人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简称FF) Top公司签订合并与认购协议,恒大在三年内投资20亿美元帮助其度过难关实现“造车梦”,同时随着投资协议的生效恒大获得合资公司45%股份。2018年6月恒大集团通过恒大健康以67.467亿港元收购香港时颖公司100%股份,从而获得Smart King公司45%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从而正式开始了造车计划,并在2018年5月25日将首笔8亿美元投资支付给FF。然而随着贾跃亭发起仲裁,导致双方重组协议。最终恒大落得32%的FF优先股权,同时100%持有FF香港和广州南沙生产基地。

2018年8月14日,恒大法拉第未来智能汽车(中国)集团在广州恒大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正式成为FF在中国的运营总部,全面负责FF在中国的技术研发及所有生产经营管理。

尽管如此,在2018年12月31日,经历数月争端后,恒大旗下恒大健康与法拉第未来达成了重组协议,恒大获得FF32%优先股权,并获得了 FF香港100%股权,条件是FF获得自由,可再度接受外部资金,贾跃亭稳固FF控制权,并可以在5年內回购恒大所持股份。这意味着,恒大虽然在FF仍拥有大量股份,但其身份实质上已经成为财务投资者。

高调挺进

在与FF对峙之时,恒大的投资新能源车的逻辑发生了变化,不再单独押注新能源整车企业,而是拿出了一套产业链打法。2018年9月,恒大集团向国内最大的汽车经销商广汇集团注资144.9亿元,拿下后者40%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获得了后者的汽车销售渠道。

进入2019年,恒大一系列动作迅猛且高调:1月15日,恒大旗下公司以9.3亿美元,收购Keiryman Holdings Limited公司持有白勺国肯b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NEVS) 51%股权,间接收纳了具备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能力的瑞典萨博;1月24日,恒大以10.59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动力电池企业上海卡耐新能源,成功获得日本三元锂电池等能源技术;5天之后的1月29日,恒大再以1.5亿欧元入股瑞典超跑公司柯尼塞格,借力对方的整车研发和豪华跑车制造技术。

此外,在3月15日,恒大宣布恒大汽车6月上市的前一天,恒大旗下恒大健康还公告了以5亿元收购泰特机电70%股份的消息。此次收购的重点是泰特机电100%持有荷兰e-Traction公司股份,“拥有世界最先进的轮毂电机驱动技术”。轮毂电机技术被市场长期关注,因为它将电机直接做在轮毂中,理论效率比传统的中央布置电机更高,更加节能,有被电动车应用的潜力。

短短三个月,恒大在新能源车产业链上投出77.84亿元,初步形成了新能源车“电机一电池一整车”的产业链条。许家印也表示,“恒大已经完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再加上恒大此前为广汇付出的144.9亿元,恒大在6个月之内,向新能源车产业砸出了近223亿元。

大投资,大目标

3月16日,许家印在峰会现场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恒大已经完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并具备世界领先的技术实力,将力争在3-5年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为中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半年超200亿元的投资,见证了恒大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野心。而新能源汽车的确拥有广阔的市场。根据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联合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在新能源领域的阶段性目标是,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达到200万辆,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力争实现350瓦时/公斤,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瓦时/公斤、成本降至1元/瓦时以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销20%以上,动力电池系统比能量达到350瓦时/公斤。

据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发布的《2030清洁空气市场展望报告》预测,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年销量突破1300万辆,2018-2030年,新能源乘用车和新能源大中型客车带来的市场空间将达13.9万亿元。接近14万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只是到2030年的预测,而在2030年以后呢?其前景可想而知。这也难怪恒大如此大手笔跨界而为了。

那么,恒大的首款电动汽车将会如何?新能源车型选择从高性能的超级跑车下手,并推出不同价位的家庭用车。

从现在恒大整合的产业链来看,它已经拥有了整车制造技术、电池核心技术、电机电控技术,但发展前景并不是一片光明。首先是车型方面,瑞典的NEVS公司,主要的资源就是萨博,品牌很多人都知道,但在市场上并不多见,NEVS在国内的品牌是国能新能源汽车,在售的车型是9-3 EV,也就是以当年的萨博9-3为原型改造后的电动车。如果在萨博原有的车型上去生产电动车,市场前景并不乐观。而与柯尼塞格方面合作研发新产品,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事情。

除此以外,量产车的推出,需要经历内饰设计、外观理念、硬件配置、道路测试等严苛要求,目前尚无此方面的消息。即便像改装车那样去移植发动机,也需要对整车进行改造,对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统进行调校,并不是简单拼凑就行的。

劲敌来袭

从豪车车企走向大众主流的特斯拉的上海工厂,将在2019年年底投产量产后的产品将没有关税,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国内造车新势力。目前该工厂的进展顺利,据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经信委主任陈鸣波在两会期间透露,特斯拉纯电动车项目进展顺利,预计5月份完成总装车间建设,年底部分生产线正式投产。

其实,恒大的造成梦很容易让我们想到特斯拉的发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很多车企遭遇重创;2009年特斯拉以近乎抄底的价格盘下了位于加州弗里蒙特市占地50万平方米的NUMMI工厂——巧的是,这家工厂的前两任主人,通用和丰田,都曾在全球汽车市场称王称霸过——并且一并接手了4700名训练有素的工人、2000名支持的供应商人员,以及通用和丰田用百年总结出的先进生产管理方式。再加上美国拥有几乎是全世界最宽松的自由竞争市场环境,为创新型技术公司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基础。然而一路“锦鲤”特质的特斯拉现在也面临负载累累的局面,不知恒大是否能在造车的大势角逐中崭露头角,独占鳌头。

汽车制造业变数众多,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电动车,不但研发制造投入的人力物力大、周期长,也难以获得立竿见影的回报。尤其是在市场已基本定型的阶段,一个新入局者想要凭借氪金突出重围,后面将要遭受的考验想必少不了。面对全球汽车百年一遇的变革,连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技术和资金沉淀的跨国车企巨头都有些瑟瑟发抖,而选择结盟止损来抵御风险的更是大有人在。在汽车产业新的格局形成过程中,不管新老企业,都必将经过大浪淘沙般惨烈的优胜劣汰,谁留谁去,决定权在市场手上。

猜你喜欢
恒大新能源汽车
恒大集团扶贫
汽车的“出卖”
保监会将派检查组进驻前海、恒大人寿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