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

2019-09-10 07:22马丽霞
家长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高中语文传统

马丽霞

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上看,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能够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有利于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最小化。高中语文教材大多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正确地认识历史、认识世界、感知美好,体会到劳动人民的智慧所在,并且这有力冲击了传统教学方式中的弊端。

一、高中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相互契合的研究背景以及必要性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就是为了对学生的文学素养进行培养,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与应用能力。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促使语文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思维相互融合起来,促使教学模式逐渐向着多元化和灵活的方向发展,从而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及综合素质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培养出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我国构建可持续发展型社会做出一定贡献。我国传统文化历史底蕴十分深厚,其中包含的传统文化内容非常多。所以将传统文化导入高中语文教学体系当中,不单单能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形成更为深入的认识,还可以让学生的人格变得更加完善,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将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契合起来,可以让语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更丰富一些,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一定的语文学习兴趣,通过传统文化对语文的重要性形成清晰的认识,最终也就可以让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二、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的优势

高中语文教材体系中添加传统文化内容,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学生阅读有关传统文化文章的过程中,切实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水平,让学生的人格变得更加完善。还可以让学生从各个角度上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史进行分析,并深入认识文化和语文知识之间的关系,深入认识到中华民族先辈们的智慧,促使学生生成一定的爱国之情,从而也就可以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积极地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有利于准确发现生活规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双眼看到大海的宽广、花朵的美丽;可以用耳朵听到鸟儿争鸣、惊涛拍岸;可以用鼻子嗅到阵阵花香等等,只要善于发现,我们就能进行独特的文化艺术创作。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书法、戏曲等各项实践活动都可以采用艺术的形式去表现。而高中语文课本巧妙地用文字来表现自然界的高山流水,用笔墨将梅兰竹菊的气质和品格刻画出来,用诗词塑造月亮的阴晴圆缺。我们只有不断促进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两者的契合,才能更好地了解自然、认识自然,才能准确找出生活中存在的规律和现象。

(二)有利于更好地传承文化

无论传统文化采用哪种表现形式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高中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可以得知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了解到我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更好地将文化传承下来。传统文化是国家的精髓,也是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部开始重视语文教材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提倡教师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加强学生对于传承文化的责任感。

(三)有利于语文感悟的提升

生活是多面的,既包括真善美,也有假恶丑,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运用恰当的方式对其进行展现,可能会有人产生疑问,即如何对生活的艺术进行反映。其实我们在传统文化中将生活中每一面进行刻画,经过加工并将其展现出来,这样一来,高中生在主观能动性的影响下具有了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对语文这门学科进行学习的时候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有利于自身感悟的提升。

(四)有利于文化觀念的深化

生活和艺术两者本身就具有美感,不同的是艺术美是对生活美的再加工、再创造,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而传统文化则将两者完美地展现出来,供人们欣赏。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无疑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手段,通过语文教学引起高中生的共鸣,更是将作者本身的情感寄托在作品中,满足了生活的缺憾。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此举有利于课堂主体文化观念的深化。

三、高中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契合的方法

(一)切实转变传统教学思想

新时期教育改革工作进行的过程中,着重提升的是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可以继续使用灌输型教学模式,这一模式难以让学生接触到传统文化知识,还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一定影响。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将学生当成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主体,促使学生走上一条自主学习的道路,为学生留下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从而也就可以推动学生逐渐走上一条全面发展的道路。

(二)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

以往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使用的教学内容单一性比较强,为了让高中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契合起来,应当重新设置教学内容,切实依据教材内容,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及核心素养作为目标。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观念。

(三)倡导学生多阅读文学名著

高中语文和传统文化的契合不单单在课堂上有所体现,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倡导学生多阅读名著,比方说《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在各个传统文学名著当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非常丰富,学生可以通过文学名著对传统文化形成更为深入的认识。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在课余时间多阅读一些名人传记,书籍当中蕴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思想感情都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物。通过课外的了解以及课堂上的研究,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为高中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培养出我国社会需要的人才。

(四)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

对作品进行创作的过程就是对生活实践进行积累的过程,这主要包括创作者各个成长时期的经历。例如,童年时期的家庭状况、经历的磨难和各种烦恼都将有可能变成艺术创作的相关素材。《春天里的秋天》是巴金先生的一部作品,他写这篇作品的初衷是自己十分迫切地想要去看望一位少女,但是真正见到的时候两个人仅仅说了几句话。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再加上自身的真切体验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素材。

四、结语

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契合起来,这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过程中应使用到的一项重要措施。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从传统文化思维和文化本质的角度出发,科学地使用各种方法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内含,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将教材内容作为基础,编制针对性比较强的教学方案,从而可以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为学生日后的语文知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编  杨 菲)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高中语文传统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少年力斗传统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