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玉

2019-09-10 17:37刘佳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6期
关键词:艺术英语老师

刘佳

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其科学性体现在它的知识研究和传授有着规范、严谨的规定、流程以及方式方法。而其艺术性体现在应用所有教学方法,走所有教学流程的时候,根据学生的特点不同、学习能力和程度不同,再加上临时情景的不同,面对着千变万化的复杂情形,往往不是可以简单直接套用规则可以解决的。因此,需要个人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最佳”的判断和选择,即这种艺术性体现在对各种规则,各种方式方法的恰到好处的“拿捏”上。访谈艺术的妙趣所在,也是这种方法和分寸的“拿捏”。将二者相结合,确是一种相连相通。

访谈艺术于我,基本是陌生的。现在慢慢尝试着去阅读一些相关资料,揣摩访谈艺术和教学艺术之间的共通点,特别是提问和讨论的组织方面。有以下三小点很零散,也很粗浅的小小反思。

封闭还是开放?

现代的教育理念非常强调开放性,发挥孩子的创造力,主观能动性。这是对的,没有错。但单方面的,“简单粗暴”的“开放”就可以激发创造力吗?怎么处理和把握所谓的“开放”呢?

“封闭式的问题可能会使被采访者处于被动的状况,被提问者无意识地强加自己对事物的概念定义和分类方式从而失去谈话的兴趣。但要注意题目的设定也不能过于开放、空泛,否则被提问者会感觉很难回答或者很难有针对性地去回答。”

联系日常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资料里的这些内容是很能代表一些现象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直接上来进行过于开放的访谈这样的提问方式可能会让他们很不习惯,不知所措。作为外国语学校,我们长期聘请有外教。曾经高一年级上为了了解外教课的开展情况,做过针对英语外教的学生调查。有孩子这样写到:“老师为人风趣幽默,但很难懂。不知道怎么回答他的问题,不知道他希望我们说什么。”

看到这样的评价,我虽然并不教授英语学科,但很想知道为什么造成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学生的语言水平不够?还是因为文化差异造成沟通的障碍?我们外语学校高一的孩子,英语的水平应该是相对不错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曾在课间尝试着去了解。孩子们说,因为他常常给一个很大的话题,让我们说,我们也不知道说些啥,从哪里入手。场面就很尴尬。老师着急,我们也着急。

我想,这首先是因为中国和英美之间学生成长轨迹和学习方法有差异,中国的孩子不太适应自己去找话题切入点,做发言的前期准备工作,例如发言提纲,Mind-Map这样的东西。另一个原因,恐怕和外教提问的方式有关系。当一个空洞的大问题被提出,例如:你觉得英语怎么样?学生会困扰,从哪个方向入手呢?是觉得英语学习起来难度如何?还是英语对孩子们未来发展的意义如何?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如何?这些都不够清晰明白。这样的开放式问题,缺乏一个有效的目的性和范围,那么,想要得到有针对性的回答,自然是不能或者很困难。

这个时候,需要设定清楚的提问目的/访谈目的,然后在开始引入阶段先提出封闭式的问题,采用几个答案设定为单纯“是”、“否”,或者能给出具体数据的封闭式问题来做导向,来作为引入类的问题。回答者就更能够“有的放矢”。比如,我们把“你觉得英语怎么样?”限定在一个“你觉得学习英语怎么样?”这个相对小一点的范围。首先提出“你学了多久英语?”,“你一个星期有几节英语课?”这样的封闭性问题,让孩子们明确:哦,我们今天是讨论学习英语这个主题。接下来,开始稍微放一些的问题:“你英语学得好吗?”“你觉得哪个部分的学习困难?”“你最想得到哪个方面的指导和建议?”再过渡到“你觉得有那么多的困难,为什么要学习英语?意义何在?”,甚至反过来问假设性的问题“如果我们取消了英语学习,你会满意吗?为什么?”这样从封闭到开放,呈现一个漏斗形的提问方式和过程。孩子们就能够在老师问题的引导之下,更好地给出回答。达到我们讨论的效果,实现讨论的意义。

学会适当的沉默

访谈由于有可能涉及敏感话题,以及被采访对象的个人信息、隐私、个人情感等细节,所以特别讲究要尽量营造一个轻松愉快但又客观的访谈环境。在遇到被采访对象紧张、顾虑等情况下,他们非常讲究回应的技巧,不能用带有偏向性(肯定或否定)的话语或表情、肢体语言去“诱导”被访者,至多只能是表示鼓励继续说下去的肯定眼神。急躁的情绪就更是访谈之中的禁忌之一。

联系到我们的课堂,其实如何回应学生及其回答,是一个常常会被忽视的细节。这里的“回应”,并不是指老师“你太棒了!说得真好!”这样的赞许,而是对待学生回答,以及进一步引导谈话继续的的一个态度。

因为不管是由于紧张还是因为关注授课流程、授课任务,大家都更关注自己如何提问,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去问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表达观点,或者说出“老师想要的答案”。对于学生回答的内容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而怎么样去回应他们的回答,就变成一个会被忽视的点。

反思自己,由于性格着急,语速太快,时常没有留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有时候不经意之间就会打断学生的话,在他们准备继续说的时候,却已经给出语言表达上的建议,或者甚至是着急忙慌地提出了下一个问题。有的时候是为学生的某个表达和观点喝彩,不自觉地对学生的做法、回答加以评价,却没有选择好时机,打断了学生的讲述。

以上种种都会导致一些回答和信息的丢失,非常遗憾。而且,这种“急” ,或者无意识地出现一些语气词和表情,还会表达出太多的老师的个人想法和观点偏向性,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并不利于“访谈”或者问题的继续回答和深入讨论。我们要学会适当沉默,更多更好地去聆听。

深刻,这很重要

“凤凰卫视”里一位很有名的评论员,叫阮次山。和窦文涛这样的“名嘴”相比,他口才非常一般,好多時候,连话都说得不算很流利。但是他的观点却常常十分深刻,可谓入木三分,得到了观众和同行们的肯定。他还是非常棒的采访者,经常担任对国际政治风云人物的采访,因为他知道如何深刻且有针对性地提问。阮次山的访谈技巧被很多专业文章反复提到,并针对他的访谈艺术有深入的分析,作为典范教授给学生。

看到阮次山的例子,我受到了触动。不光想到自己上课时提问的一些不足,肤浅和表面的东西,也想到在听其他老师课的时候,我们也习惯性地把观课的点放在了场面、流程、教学方法、效果上。诚然这些东西很能抓住观众的眼球,但作为有经验的,成熟的老师,在这些表象之外,还要看到更多深刻的东西。

在德语学科,特别到了高段,对事物深刻的理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和教学内容。学生需要讨论邻里关系、生活伴侣、人与自然、什么是爱、什么是自由、如何实现平等。。。。。。这些种种话题,都需要非常深入地讨论、分析和归纳才能成为学生们真正掌握的东西。如何才能带领他们深入地学习呢?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的方式,结合访谈的技巧,引导他们一步步往上,一定是不错的。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与人的交流、沟通,是另一个收获。

访谈艺术非常有魅力,愿我能学得更多一点,把它的迷人之处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之中。

参考文献

[1]《外语课堂有效互动的准备》,作者: 彭翮翔、孙小锋、刘强,中国论文网

[2]《“访谈法”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以陶行知研究中的专家访谈为例》作者:吴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06)

[3]《访谈法解析》,作者:杨威,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1(04)

猜你喜欢
艺术英语老师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老师,节日快乐!
读英语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爆笑街头艺术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