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最爱说的英语单词

2019-09-10 07:22王文彩李光荣李娜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朱莉英语水平主席

王文彩 李光荣 李娜

提到政治和战争之外的毛泽东,人们的印象通常是其喜读史书,于诗词颇有造诣,汉语功底深厚。对于其英语水平,外界却知之甚少……美国《侨报》曾发表文章称:“毛泽东英语词汇功底不错。”

毛泽东是何时开始学习英语的?很多人认为,毛泽东是晚年才开始学习的,因为多种回忆录、史料里都是如此记载的。毛泽东在谈话中也曾说:“还是学英语好,我半路出家吃了亏,学外文要赶快,年轻时要学好。”事实上,毛泽东说自己学英语是“半路出家”是不完全准确的,他接触英语比较早。

毛泽东早年的英语水平

1910年秋,毛泽东离开韶山冲,进入湘乡县城新式学堂——东山高等小学堂。该校实行新法教育,开设了音乐、英语、图画和自然科学。所以,毛泽东最早接触英语应该是在17岁那年。但成绩如何不得而知。

投身革命后,繁重的革命工作和艰难的环境,使毛泽东无法静下心来学习英语,但一有机会他就会抓紧时间,重操“旧业”。

1929年10月下旬,毛泽东随闽西特委机关撤出上杭县城,转往苏家坡养病。就在外界传说他已死于肺结核、共产国际给他发“讣告”时,他却在津津有味地读着《模范英语读本》。

当时住在毛泽隔壁的曾志后来回忆说:“主席不知从哪儿弄来两本初中英文,有时就坐在窗前大声地念,他读音不准,又夹带很重的湖南腔,念起来十分搞笑。他在那边愈是认真地读,我在这边愈是笑得厉害,可主席并不介意,依然在那里念他的湖南英语。”

到延安后,陆续有外国记者来访,这给毛泽东创造了接触和学习英语的机会。

1939年,斯诺访问延安,把一本有他亲笔签名的著作《西行漫记》送给毛泽东。毛泽东当即回了一张便条,上面只有一句话:“三块肉喂你马吃”。斯诺一头雾水,待读过一遍,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英语“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谢)”的中文音译。斯诺禁不住被毛泽东这一幽默诙谐的“创举”逗得大笑起来。

抗战胜利后,面对由美国撑腰、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部队,中国共产党没有被威慑住。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延安会见了美国女记者斯特朗。交谈中,毛泽东开怀地得出结论:“美国反动派是……”他停顿了一下,随后说出“纸老虎”三个字。在英语里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翻译只好将它译成了“scarecrow(稻草人)”。毛泽东问清scarecrow的意思后,表示这样译不好,这不是他的意思。他说,纸老虎看起来像一只凶猛的野兽,但实际上是纸糊的,一受潮就会发软,一阵大雨就会把它冲掉。

于是,由“纸(paper)”和“老虎(tiger)”这两个单词组合,临时造出了一个英语中没有的复合词“paper-tiger”,这实际上是硬译。毛泽东高兴地笑了,用带着浓重湖南腔的英语说:“拍拍-太根儿!”“paper-tiger”后来便随着毛泽东的著名论断,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了,它也成了毛泽东最喜欢说的一个英语单词。

“主席学习英语的兴致很高,无论在哪里总要带着学习英语的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有了较好的学习英语的条件和环境。1954年10月,在新华社国际部工作的林克被选中,教授毛泽东英语,长达12年之久。

据林克回忆:“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主席学习英语的兴致很高,无论在哪里我总是要在公文包里带着他学习英语的材料。他善于挤时间学习。”

毛泽东有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被称作是他在“飞机上的工作照”,实际上是毛泽东在飞机上学英语的照片。林克回忆说:“那是1957年,主席南下视察工作。从照片上看,桌面上有两只对放的茶杯,两份对摆的文件,显然应有两个人,那是我正与主席学英语。当时负责拍照的同志来跟我打招呼,我便闪到了一边。”

毛澤东专机上的工作人员都认为,毛泽东读得最多的是英语。曾为毛泽东开专机的李恩恕回忆说:“有一次,主席视察回来,飞机已经着陆了。许多领导和群众在机场迎接。可是,左等右等不见主席走出飞机。机场上的人都很着急,不知机舱里发生了什么事。原来,主席正在聚精会神地学英语呢!”

见此情形,被毛泽东称为“红色空中小姐”的郭桂卿提醒道:“主席,我们已经落地了。”“嗯?落地啦?”毛泽东转头看了看窗外,才慢慢合上书站起来。“好啊,轰我走啊?”“不是我轰您呀,是下面首长都等着您呢!”郭桂卿解释道。毛泽东不接话茬,自顾自地继续说:“也不留我们吃饭,小郭真是小气。不留我们吃饭,我们就走吧!”

一个单词决定邓小平地位

毛泽东曾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他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在一些特定场合,毛泽东所学的英语也派上了用场。

1974年12月23日,周恩来飞赴长沙,向毛泽东汇报四届人大筹备工作情况。毛泽东在与周恩来谈话时,指着在座的王洪文说,“邓小平politics(政治)比他强”,懂英语的周恩来心领神会,从而确立了邓小平的地位,史称“长沙决策”。

毛泽东怀着很大的热情学习英语。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是斗争需要。马克思曾说过:“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毛泽东学习英语同样也是为了革命工作和斗争的需要。早在学生时代,他就有了学习一门外语便于直接了解世界革命的打算。

二是积极休息。1959年1月,毛泽东在接见巴西外宾时曾说:“学外文好,当作一种消遣,换换脑筋。”据毛泽东警卫人员回忆,有一段时间,毛泽东每晚都要学习英语,背诵单词,让他休息时,他就风趣地说:“看书是用眼睛,现在是用嘴巴,这样可使两种神经交替休息嘛!”

三是挑战自我。无论是见到毛泽东的外国人,还是身边工作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毛泽东具有强烈的挑战意识。1976年元旦前夜,毛泽东在书房里会见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女儿朱莉及其丈夫戴维,并与他们进行了谈话。朱莉把父亲的亲笔信交给毛泽东,毛泽东用英语清楚准确地读出了信上方标明的日期。朱莉感到惊异,她后来回忆说:“主席的这个举动很有力地向我们说明,虽然他身体欠佳,但这丝毫不使他敏捷的思想受到影响。”

毛泽东说:“我们这里有阶级斗争,class struggle(阶级斗争)!八亿人口,不斗行吗?!”“class struggle”这两个英文单词,既反映了毛泽东最后的英语水平,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他的一生。

猜你喜欢
朱莉英语水平主席
失败也是收获
一颗水晶球
河南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常务委员会委员名单
铁母鸡
To improve and rectify the tourism market
英语水平
朋克
杀人真人秀
恼人的电话
Olympic Games Volunteers Need Pa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