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戏曲渊源与采茶戏的形成

2019-09-10 07:22蒋国江
中华瑰宝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安采茶戏锣鼓

高腔戏、锣鼓戏、丝弦戏,你方唱罢我登场,相融相汇,最终成就了赣中平原上的一朵艺术奇葩—高安采茶戏。

地处瑞河流域的高安,古称筠州、瑞州,自古“山川特秀,家给人足”(《太平寰宇记》),“士大夫秀而文”(黄庭坚《江西道院赋序》)。相传早在唐宋时期当地便有歌台庙会场所,民间灯彩歌舞艺术自古繁盛。它又是戏曲之乡,为元代著名音韵学家、散曲作家周德清的故里。周德清(1277-1365年),字日湛,号挺斋,“作乐府三十年”,所著《中原音韻》“不独中原,乃天下之正音也”。高安这块热土还先后流行过多种戏曲形式,如高腔戏、锣鼓戏、丝弦戏,你方唱罢我登场,而且相融相汇,最终成就了赣中平原上的一朵艺术奇葩—高安采茶戏。

瑞河高腔戏

高安为明清时期瑞州府治所在地,又距离省城南昌不远,且因邻近西山万寿宫,许真君信仰在这里土壤深厚。来自高安的朝仙团历来是西山万寿宫庙会的主角,自然很早就有赛社演剧的习俗,而最早的演剧形式便是演唱弋阳腔的傀儡戏。对此,明正德《瑞州府志》记载:“阳戏,傀儡剧也。民或从而神之……谓之还愿。”而明代前期在瑞州府流行的这种“阳戏”就成为今高安境内最早的戏曲剧种瑞河戏的前身。

弋阳腔产生于江西弋阳,为明代“四大声腔”之一,很早就流播到了邻近的高安等地。据相关资料确认,明代高安一带的“阳戏”演的主要是《目连传》《封神传》《西游记》等弋阳腔连台本大戏。而这些剧目便成为瑞河高腔初期的主要剧目,并且瑞河高腔戏在表演体制上也大体继承了弋阳腔“九脚头”的班底。明万历以后,“徽池雅调”及昆腔亦先后传到高安等地。瑞河高腔也由此吸纳了《打猎回书》《抢伞》《拜月》《祭江》《彩楼记》等一批新的剧目。

清代康乾年间,瑞河戏已经非常流行。这时的瑞河戏吸收了《芦林相会》《钓鱼相会》等湖北“汉腔”剧目。也是在乾隆年间,出现了赛洪班、顺遂堂和洪福班等一批著名瑞河大班。比如清人熊定飞《锦水棹歌》的题记载及赛洪班:“陈孝廉洪昇,字公孙,荷山人。雍正二年癸卯中举,正科。晚年好声乐,有优伶一部,名曰赛洪,每年二三月驱入城演剧。”奉新县上堡村清源真君庙戏台的碑刻则记载顺遂堂曾于乾隆四十年(1794年)来奉新演出。清后期咸丰、同治年间,乱弹腔也传到高安,并被瑞河大班艺人吸收,从此瑞河戏变成了兼有高、昆、乱三种声腔的多声腔剧种。全盛时期的瑞河大班有上士班(或称上师班)、中士班和下士班三种。其表演粗犷豪放,唱腔高亢激昂,金鼓喧阗,热闹欢腾。

嘉庆以后,瑞河戏开始衰败。不少艺人转到新兴的采茶戏班改演采茶戏,使瑞河高腔的部分曲牌得以在采茶戏中保留下来。

高安锣鼓戏

瑞河戏方兴未艾之时,另一种源于民间灯彩和采茶小调的地方小戏—高安锣鼓戏(亦名瑞河采茶戏)也在瑞州府悄然兴起。

瑞州民间自古灯彩繁盛。同治《瑞州府志》记载:“灯节,自十一至十五日止,张灯门屏,街市侑以箫鼓。小儿则擎莲花、鱼龙诸样灯游戏。神庙装楼台鳌山,或放花爆制烟火,竞赏玩焉。”清初,当地的民间灯彩发展为歌舞演唱,表演《开茶园》之类灯彩小戏,进而形成由一旦主演的说唱形式的表演,俗称“单台戏”。后又发展为一旦一丑演出的“对子戏”,直至发展为二旦一丑的“三脚班”。因其不用管弦乐器,仅以锣鼓伴奏,故称为锣鼓戏。奉新上坊人廖驹龙(字冀钟,号牧园,乾隆四十二年举人)在其刊刻于道光五年(1825年)的《牧园诗文钞》之《锦江新正竹枝词》记载了他在锦江(即瑞河)流域看到的这种三脚班:“市上新来三脚班,家家唱到即予锾。彩灯戏童才搬罢,又抱竽笙出近关。”可见,清代嘉庆至同治年间,锦江流域的高安等地流行着这种称为“三脚班”的锣鼓戏。那么,这种锣鼓戏最早产生于何时?《中国戏曲志·江西卷》认为“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年)是瑞河采茶戏(笔者注:即高安锣鼓戏)的初级阶段”。另据老艺人王尔之等熟记的《默师经》记载,其戏班第一代祖师生于雍正五年(1727年),殁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传到王尔之已是第十三代。高安锣鼓戏至迟在乾隆前期便已出现,而其萌发阶段当在康熙、雍正年间。

高安锣鼓戏早期剧目有《小卖花》《下南京》《补碗》《磨镜》《打戒箍》《锄棉花》《捡棉花》《卖西瓜》《游湖》等。后来受到瑞河戏等剧种的影响,锣鼓戏也开始演整本大戏和袍带戏,并吸收了瑞河戏部分剧目和曲牌。

光绪至民国初年,高安锣鼓戏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南路与北路两大流派。但民国时期,京剧传入高安,给锣鼓戏造成极大的生存压力,加上这一时期高安兴起的另一采茶剧种高安采茶戏的冲击,锣鼓戏的演出市场急剧萎缩。到1949年,濒于消亡,其剧目和表演形式被日益壮大的高安采茶戏所吸收。

高安采茶戏

民国六年(1917年)前后,正值瑞河采茶戏渐趋衰落之时,一种由灯彩发展而来的花鼓班产生了。“这种戏班只有两把胡琴,不用锣鼓伴奏,因而和瑞河采茶戏的锣鼓班相对而言,又自称为‘丝弦班’。”这种丝弦戏就是高安采茶戏的前身。

高安采茶戏最初演唱的多为《铜钱歌》《红绣鞋》《白牡丹》《耍金扇》《补碗》等以戏为名的民歌小调,行当则有小生、小旦、小丑三个,名班社有顽幼堂等。后受南昌采茶戏影响,于民国二十几年开始上演整本大戏,并吸收了高安锣鼓戏部分剧目(如《游湖》和改编自《下南京》的《四九看妹》等),曲调和锣鼓打击乐也吸收了高安锣鼓戏与京剧的部分元素。高安采茶戏由此日益兴旺,并由三脚班阶段发展到半班阶段。1950年,以顽幼堂为基础组建高安地方剧团,不久,又将由瑞河大班改建的京剧复兴舞台的部分演员并入高安地方剧团(今高安市采茶剧团)。1959年10月,宜春市又成立了地区剧团(今名宜春采茶歌舞剧院),今宜春十县市及邻近的新干等地也纷纷成立高安采茶戏演出团体。演出足迹则遍及赣中、赣西及省城南昌等地。2011年5月,高安采茶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现今高安采茶戏主要声腔有本调、采茶调和杂调。本调分乙字调和小花调,形成了行当唱腔;采茶调,专戏专曲;杂调则包括文南词、道情和民歌小调。演唱时,语言通俗生动,行腔淳婉清越,气韵刚柔交错。其表演質朴优雅,表情细腻,抒情色彩较为浓郁,而又载歌载舞,唱念做打及手、眼、身、法、步均有独特的地方艺术色彩。

高安采茶戏老一辈知名表演艺术家有黎花英、谌国泰、杨炳辉、罗运憨、吴其多、刘如南、黄银泉、彭金城、刘世棉、彭金花等。其中彭金花系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艺术传人有禇凤荣、吴选秀等。

代表剧目

吸纳多种戏曲艺术成分的高安采茶戏剧目遗产十分丰富,传统剧目有57个,另有为数众多的新编剧目。传统代表剧目有《孙成打酒》《四九看妹》《南瓜记》《游湖》等;新创剧目有《小保管上任》《木乡长》《郎当索》《樟树坳风情》《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村民小组长》《阳台上的野菊花》《玖爷和他的贾家古村》《罗山和他的女婿们》《南田印象》《月照山乡》《幸福食堂》等。

《孙成打酒》为高安采茶戏传统经典剧目。该剧于1979年由宜春地区采茶剧团重新整理排演,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30周年献礼演出,获创作一等奖、演出二等奖,后由江西电视台改编成3集戏曲电视剧,获得1993年第十四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近年,高安市采茶剧团又复排此剧,使其盛演在当代戏曲舞台上。

《小保管上任》讲述了小保管承红大公无私为民办实事的故事。1964年被推选参加华东现代戏汇报演出,1965年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成舞台艺术片公映。《木乡长》是当代舞台艺术精品剧目,讲述了一位正直善良而又幽默风趣的农村乡长的故事,荣获第六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997年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及曹禺戏剧文学奖等。

新近由宜春采茶歌舞剧院创排的《月照山乡》以“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的事迹为原型,讲述了支老师独守偏僻山乡,为孩子辛苦浇灌30多年的感人故事;高安采茶剧团上演的《幸福食堂》则以高安当地基层村干部创办农村“幸福食堂”,解决60岁以上独居老人“一日三餐”的真实事迹为原型编创而成,讲述了甘国盛克服重重困难,办好幸福食堂为老人谋福利的故事。

在各地剧种生存环境普遍萎缩的当下,高安采茶戏则遍地开花,流播地域日益扩大,成为当代江西地方戏曲中最为活跃和生机盎然的剧种之一,在赣中平原上熠熠生辉!

蒋国江,江西省艺术研究院戏剧研究所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高安采茶戏锣鼓
高速公路工程计量与合同管理研究
美丽乡村背景下江西高安范家村改造提升设计
吉安采茶戏的产业化研究
新时期抚州采茶戏的发展研究
南昌采茶戏与萍乡采茶戏之比较研究
我爱家乡的采茶戏
软槌锣鼓 声震九州
薅草锣鼓,田间楚音
高安馆藏元代陶瓷撷粹(下篇)
贼的头上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