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全景式大阅读活动实践

2019-09-10 07:22张艳妮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2期
关键词:书香素养儿童

张艳妮

当下,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如果拿朱熹的《观书有感》打比方的话,那么“语文核心素养”就是那“半亩方塘”,其清澈抑或污浊取决于“源头活水”的力量。我们完成“单元主题”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引导学生一起去欣赏“天光云影”的过程,更是与学生一起主动探寻语文“源头活水”的过程。教育,不是单纯地授予知识,而是有目的地激发兴趣,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一、一切校园文化皆为了儿童成长

学校坚持文化育人,努力让校园成为读书的乐园。全景式的阅读环境拥有深厚的文化气息,从而让生活在这里的学生接受着高尚的道德熏陶,聆听着伟人的教诲,触摸着时代的脉搏,吸取着精神的营养,吸收着进取的动力,让阅读引领学生成长。

学校以近8万册的藏书量全力打造一所“图书馆式”的阅读学校,深度挖掘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结合点和丰富内涵,建设“中国礼、中国韵、中国风、中国节、中国梦、中国美、中国人”的主题长廊。为架起儿童与图书紧密联结的桥梁,学校努力塑造师生的“四A” 阅读理念,即:Anywhere——任何地方都可以是阅读的空间;Anytime——任何时刻都能够成为阅读的时候;Anyone——任何教师、学生还有家长都争做爱阅读的人;Anyway——不论以何种方式、从何种角度,都可以进行自由、多元、多维的“大阅读”。漫步校园,每一处、每一角、每一班都设有图书架,让学生能够随手可取、随处可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品味到阅读的快乐。

学校书香校园,一直站在大课程观的角度来审视和构建,课程重构为书香校园打造了三维支柱:特色的阅读课程订制、特需的阅读材料选择以及特别的阅读教学策略。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支撑。在阅读空间管理上,从学校层面做顶层设计,搭建架构,分层推进,落实责任制,强调学生自治,进行自主管理,充分给予学生信任。学校还一直努力“让教室成为图书馆”的模样,倡导“阶梯阅读”,打造高品质“班级书柜”。遵循“什么年龄段的孩子看什么书”的儿童阅读黄金定律,做到人文、科学与文学兼具,为全校1~5年级的学生量身定制最契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童书。坚持科学的书柜管理制度及学生的阅读记录,积淀自主成长的内生力量,使阅读如空气一样重要且自然,让读书成为校园的一种常态,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生命姿态。

二、一切阅读活动是为了提高素养

于丹教授曾指出:语文绝不仅仅是承载内容的一个载体,语文本身就是一种母语的记忆,母语其实就像母亲一样,当人长大了、忙碌的时候,你可以忽略她,但是她的温暖和守望其实一直都在。当一个学生遇见语文的时候,是会决定他一生的态度。让学生“读”而丰盈、“读”而多彩,是语文的使命,也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使命。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不仅体现在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还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学校重视学生阅读,每天一到校便是20分钟的大声朗读,眼、口、耳、脑、心并用,有助于强化记忆。每天中午进行“悦读20分钟”的活动。每周三晨诵新诗,在诵读中探寻诗与远方。每周三下午走班课程时间——安排影视阅读、经典诵读、绘本阅读等课程,此外还有每周至少一节的阅读课,有力保证了学生常态读书的活动。

积极推进全景式儿童阅读课程的校本构建,把儿童阅读课程作为语文课程、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全景式“阅读立校、阅读立人”的理念,让儿童阅读扎牢根基。儿童阅读课程的目标是:成为优秀的小读者,成为终身的阅读者;热爱阅读,学会阅读,享受阅读;用“儿童阅读”课程阶梯实现“儿童阅读”七步走,即,识字是前提,绘本是起步,单篇是基础,类篇是关键,整本书是跨越,多媒介是挑战,全学科是整合。课程实施的路径是:校本、班本、师本、家本、社本。多门类阅读课程的实施,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丰厚了学生的阅读生活,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放飞了阅读的翅膀,让学生的阅读收获了更加充盈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最五彩斑斓的部分。

三、一切语文活动是以学生为原点

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搭建各种阅读平台,开设和举办各级各类的体验活动和阅读竞赛,成为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诵字融情,高歌曼舞

《诗·大序》中有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学校通过晨诗语言的浸润,校内大型朗读会的历练,我们吟诵的形式圆润而大方,真诚而高雅,这种外在形式之中也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两年多的吟诵已经不是枯燥无味而是生机盎然,每每拿过一篇新的诗文你都会听到:“这句怎么吟?”“哪个是入声字?”“平仄怎么相对?”……经典诵读社团学生参赛的作品在区、市比赛中屡获佳奖。吟诵传承着华夏的文明,语文素养在吟诵中获得。

2.读写推送,言意共生

学生阅读量的增加,使思想更有深度,表达的欲望随之增强。从去年9月开始,在语文专业共同体教师的倡议下成立 “300字团”,吸引了一批热爱文字、热爱写作的学生。与此同时,学校将每年的11月定为“朗读月”,以“寻找最美朗读者”为主题,从1~5年级热爱阅读、热爱诵读的学生中推选最美朗读者,以现场朗诵、现场打分、现场公布得分的方式进行评选,感受和品味诵读之美,让更多学生关注阅读、热爱阅读。学校利用公众微信平台在每周二和每周五定期推送学生的优秀作品和朗读作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和习作热情,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朗读、享受朗读。

3.戏剧育人,花开盛夏

戏剧是学习语言很好的方法,用角色代入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实现全人教育,促进完美人格的养成。每年“六一”学校都会举办盛大的“彼得潘戏剧”汇报活动,全校所有班级、所有学生同时进行各类戏剧表演活动,学生、家长和教师可以自由观看。从剧本的选择、角色的分配、剧目的排练以及海报的制作,每个环节对学生来讲都是不小的挑战。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参与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挑战不一样的自己。这种“先读后演”的形式,可以说是一场深度的二次阅读,让每一个参与者深受其益。我们坚信,在戏剧探索的路上只要坚定信念,共同努力,就一定会走得更加长远,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心中的诗和远方!

4.七彩阅读,多彩绽放

为了创造适合每个学生成长的“七彩教育”,每年12月我校都会精心设计适合每个学生成长的读书节活动。在其读书吉尼斯活动中,背诵《弟子规》《三字经》《大学》《声律启蒙》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古诗八十首朗诵、四大名著知识竞赛、采蜜集展示、批注展示、书签设计、“我为名著写书评”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新诗会的名人主题、走进经典主题更是将文字与音乐、传统与艺术融为一体,多样的形式、不同的风格,时时闻书声,处处品书香。2017年的读书节,在延续以往活动的基础上特别设计 “中华古诗词大赛”,其他阅读活动也精彩纷呈。读书演讲周——举办学生“我的一本课外书”读书演讲系列活动;诗歌诵读赛——举行儿童诗歌诵读赛系列活动;图书漂流站——每个楼层建立主题阅读图书站;“书香家庭”展——宣传营造阅读氛围的书香家庭;书香少年榜——表彰享受阅读生活的书香少年;阅读“点灯人”——激励教师成为儿童阅读推广人。这些阅读活动注重与日常生活结合,尽力达成阅讀中的知行合一,实现三个境界:坚持、习惯、审美。

此外,家长也通过与孩子的长期阅读、伴读形成共识:培养孩子阅读是最划算的教育投资。他们积极参加新教育萤火虫威海分站亲子共读公益项目,学校教师、家长义工已举办了线下读书活动50多期。开展亲子共读,点点萤火一步步照亮越来越多师生和家长的阅读世界。

没有阅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我们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而阅读,则能够给种子以美好滋养,并唤醒其所蕴藏的伟大和神奇。以阅读为原点,以活动为平台,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我们一直在路上…… <E:\刘可可\小语园地\2019园地1期\尾标1.tif>

(作者单位:山东威海市高新区沈阳路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书香素养儿童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墨韵书香
墨韵书香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留守儿童
书香海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