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学校美育的七个阶梯

2019-09-10 07:22张占羽
山西教育·管理 2019年12期
关键词:花朵美育美的

张占羽

多少年了,每当行走在县里大大小小的学校里,看着校园里一个个活泼快乐的学生,一个个为教育奉献青春、孜孜不倦的教师,我就不由得为我们繁峙教育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但同时也为那些刚上初一数学成绩就是个位数的学生以及那些在课堂上发呆、学不进去的学生感到忧心。

我一直在想:我们的课改已走过了七个年头,这些“学困生”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他们对学习如此冷漠且这种冷漠如此根深蒂固呢?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爱学好学,像花儿那样绚烂绽放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对我触动很大,也让我豁然开朗。

美是什么呢?美可以是一种让人心情愉悦的视觉感受;美可以是一种让人心灵震撼的情感共鸣;美也可以是一幅令人倾心倾情的丹青水墨,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美更是诗意的生活,是相互关爱的情怀。每个人都憧憬美、渴望美、追求美。每个人都拥有美的权利,尤其是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而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我们的美育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我想,在我县课改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如果教师能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以“美”育人,打开心灵,启动智能,让每一个孩子在快乐中成人成才,就一定可以助力课改不断深入。

“美”是人生之风景,不可缺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也不例外,他们也有追求美的权利。外表美和心灵美都是值得追求的,教师要让孩子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美,并不局限于一点,而是无处不在———运动是美的,勇敢是美的,坚持是美的,有礼貌是美的,思考是美的,帮助他人也是美的。

有人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用会发现美的眼睛看山,山就变得生机勃勃;观海,海就拥有了汹涌的生命;看见了阳光,阳光就放射出无穷的魅力。

我希望老师能带着孩子多接触大自然,让他们感受四季变化之美。在我们的社团、兴趣班感受音乐的美、图画的美、活动的美……告诉孩子:美不是一掷千金,而是一花一叶、一言一行、一粥一饭……见过更多样的美,就会有更大气的审美。孩子对美的认识,正是他们对于这个精神世界的最初构建。儿时对于美的感知和体验,将会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审美能力和气质的形成。引导孩子正确认知美的内涵,孩子们在成长中才会更加自信,也会变得更加可爱。

美是通过感悟得以认知的。清晨从悦耳的鸟鸣声中醒来,阳光轻抚着脸颊,云朵向远处飘去,看窗外枝叶摇曳,鲜亮艳丽的叶片上挂了几滴朝露,晶莹剔透……即使是細微的生活片段,也包含着无限的美感和生命的律动。

有时候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就会发现其实有那么多的美好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四周。“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这世上的美真的需要我们用慧眼去发现,用真心去感受。当你打开了心的门窗,去接受生活中的美好,你会发现周遭的世界,竟变得那样地美丽———一声“老师好”,一张纯真的笑脸,一节生动激昂的课以及校园里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空中飞越而过的鸽群、嘹亮的歌声和琅琅的读书声……都是那么美好!

当我们把自己所有的感官打开去感应外面的世界,当我们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就一定会感知到,居然有那么多细节与真情可以滋养我们的双眼!

老师们,把这种感觉、这种美传递给学生吧,和学生一起感受这无处不在的美,一起去体味、去表达……想一想,还真是一件美美的事情。

在天空的眼里,美是蓝天白云,是绚丽的彩虹;在大地的眼里,美是青山绿水,是芬芳的花朵。而于我们教师,美就是孩子失误时你的一个宽容微笑,就是孩子无助时你伸出的一双热情援手,就是对那个学困生一次次的鼓励,就是你为学生的努力进步而流下的泪水,美还是你不忘初心的那份勇敢担当……美就在你的身边,美就在你的心里,美无处不在。

亲爱的老师们,真正的美,不只是你拥有靓丽的容貌,更因你拥有一颗纤尘不染的素心;真正的美,不只是你拥有漂亮的服饰装扮,更因你还有着优雅的举止和内涵;真正的美,不只是你能言善辩、口若悬河,更因你张弛有度、谈吐得体。当你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进步、一起快乐地大笑时,我想,那当是为人师最美的享受。

托尔斯泰说过: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一个人的美是发自内心的气质美,是由内而外的蕴含美,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美,是感染他人的心灵美。就像我们繁峙县评选出的那一个个“最美乡村教师”,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这样的美怎不让人钦佩,怎不让人陶醉?

我们置身于美的世界里,接受美的熏陶,定会成为一个美的人。在享受美的同时,也感染着别人,给别人以美的享受。

向往美是对认知美、享受美的进一步延伸。美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美也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遇到别人拿起画笔很有文艺范儿的时候,特别想自己也可以那样;当发现别人阳光、青春、靓丽,觉得如果自己这样也一定很酷;当看到有的人在舞台上激情澎湃、自由表达的自信模样,你是否想到自己努力一下,也许会更加优秀?……

每一天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新的,每一天都有成长,你的当下隐藏着你过去的知识、经历、积淀。你所接触的人、事、物,会让自己更美。于是,不自觉中,你开始有选择地交朋友,有选择地接触环境,有选择地去做一些事情。你学会了思考,学会了选择,学会了坚持。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梦有多美,人生就有多美。只要眼中有美,心里就有大美。拥有一份美丽的心情,向往一个简单的心境,拥有一份宽阔的胸怀,拥抱一种幸福的感觉。亲爱的老师们,去努力,去拼搏吧,把自己的美好播种在教育上,相信一定可以美在当下,美在明天。

追求美是向往美的行动。《菜根谭》里有一段话:“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现如今,不管我们贫穷还是富有,是草根还是精英,我们都需要进行一场彻头彻尾、从头到脚、自内而外的自我审美教育———更何况我们是教师,我们是学生呢。

美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例如写作:很多学生觉得作文难写,往往是拿到一个题目,脑袋里一片空白,不知该如何下笔。这是缺少生活素材,缺少真情实感的表现。我们的校园,也许在一些学生眼里是司空见惯、平淡无奇,而在另一些学生的眼里却是色彩缤纷、千姿百态的:校园的操场、小路,教学楼的宣传展示窗,班级的宣传板报等都成了他们写作的素材。同样一个环境,为什么不同的人感悟大不同呢?区别就在于一个善于发现美、追求美,另一个却不能。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去观察生活,在观察中发现美、追求美,用自己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的一花一木、一人一事,用我笔写我语,以我语表我情,以我情去感人。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才能文思泉涌,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叩开人的心扉,引领人去到一个美的世界。

例如我们繁峙的许多学校都有劳动实践基地,可以让学生在劳动中体悟收获的幸福;“雷锋月”学习活动,让孩子们去做件好事,去体会帮助人所获得的满足;“走进敬老院”“走进鼓楼”“走进平型关”清明扫墓、唱红歌、啦啦操、手抄报等各种活动,甚至一次手工、一张画图、一项比赛等,都是对美的诠释和践行……

我们的学校、教师应该全方位地引导学生把生活中那些美好的记忆以艺术手法呈现出来,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利用丰富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良好的价值观去感受艺术美,以美感召人,让真善美在孩子的内心深处萌芽,那样,艺术之花和人文之花将会分外芬芳。

创造美是创新行动,也是享受美的开始和过程。课改一路走来,我感觉到:生活需要创造美,教育更需要创造美,而这种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需要从娃娃抓起。

所谓创造美,是摆脱庸常的束缚,在平凡的泥土里绽放出花朵。它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正相反,它就在我们的日常教育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是一个孩子精心折出的一只纸飞机、画出的一幅抽象画,是师生在教室里共享知识的曼妙,是家长在傍晚陪伴着孩子静听其生命拔节的声音……

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除了要保持他们普遍突显的优势———知识多、学习成绩好外,还要用美丰富其生命。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困生,更要用美打开其心灵、激发其情趣,发挥其特长、增强其信心,使之能多才多艺、快乐成长……

只要拥有发现美的眼睛、感知美的心灵、创造美的能力和践行美的生活态度,就能透过窗外的风景写出不同的人生华美篇章……

美育,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课题。学校是花园,学生是花朵,教师是园丁。美育让花朵绽放,美育讓园丁在辛勤付出中不断地认知、发现、感悟、享受、向往、追求和创造花朵的绚丽多彩。

向美而生,依心而行!愿我们都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愿学校美育在一片教育沃土上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

(作者系繁峙县教育科技局局长)

猜你喜欢
花朵美育美的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春天的花朵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背上的花朵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美育教师
配花朵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