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教育公平仅有“屏幕”是不够的

2019-09-10 07:22赵蕾
山西教育·管理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公平温度师生

赵蕾

前不久,《那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文章引起了教育界的热议,读后颇引人深思。的确,这块“屏”,使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可能。它是一扇窗,让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接触到了窗外聚合着的先进教育资源和优秀师资力量,聆听到富含时代气息的教育教学声音,用有别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完成了学业,但除此之外呢?

首先,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被分隔在“屏幕”两端的师生们没法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需要师生良性互动,做到教学同工。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在“屏”内教师完全“无视”学生的情况下,“屏”外的学生只能作为听众和观众,双方很难实现良性交往与互动,也就更无从谈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了。

其次,教育是一项有温度的事业,而这屏幕,不仅屏蔽了屏内教师的温度,而且也可能屏蔽了屏外教师的温度。众所周知,教育的温度来自教师对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发自心底的爱,来自散发着教师体温的那些言语、举动、一颦一笑,来自教师传递出的那种可以引导人向善和向上的能量。而在这里,屏内教师的温度难以企及,屏外教师又被虚拟的“屏”内教师比了下去,这就让他们很难产生完成德行修养、境界提升、精神塑造的自信与魅力,同样也很难拥有强烈的责任感并释放出“发自心底”的暖人温度。

那块屏幕,往小里说,对山里的孩子一定有用,往大里说,对公平教育也一定有用,但这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提升教育品质,促进教育公平,最关键的仍然是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本校教师的水平,創新他们的理念,给学生营造平等、包容、自信、乐观的成长环境,才能办出现代教育,才能办出有温度的教育,才能真正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教育。

正如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陆云泉所说:“未来教育需要的教师是杰出的课程管理者,是人文底蕴和科学修养并重的传道者,是持有先进教育观和正确人生观的解惑者。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教书,教师的德行修养、境界提升、精神塑造同样是教师应有的人生追求。”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公平温度师生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笨柴兄弟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温度计为什么 能测温度?
必须公平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温度与情绪大作战?
测个温度再盖被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