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面市井,一面文艺

2019-09-10 02:15LeaL
时代邮刊·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唱红小酒馆玉林

Lea L

说起成都的慢,茶馆文化不得不提。一盏盖碗茶,一把矮竹椅,一份报纸或者与三五好友打打麻将聊聊天,便可以消磨掉一整天的时光。鹤鸣茶楼是成都市区内少有的还保留着民风民俗味道的茶社。从人民公园的正大门进入,经过金水桥往左拐,便可到达。露天的庭院里,竹木桌椅摆放得错落有致,周围的亭台、茶棚可以避雨遮阳。

这家茶馆建于上世纪20年代,龚姓大邑人在公园租了一块地皮修建了一座茶亭,取名为“鹤鸣”。进入茶社,选好位置,就可以点茶。13—30元之间,有十几种茶可供选择,再提上一壶热水,自己动手,便可以无限续杯。拿着工具的采耳师傅和长嘴壶表演者在喝茶的客人之间穿梭,茶客们打牌、遛鸟、看书、摆龙门阵,仿佛人人都有种从容不迫的自信。

即便是成都本地人,也不一定知道鸳鸯楼的所在地。这两栋藏于红瓦寺街18号的老房,建于上世纪80年代,曾经是职工宿舍。鸳鸯楼实际上没有名字,只因这两栋楼的房屋格局完全对称,便被称作鸳鸯楼。如今鸳鸯楼的房间大多是租住户的居所,低廉的房价吸引了一批年轻人和外来务工人员。

进入共和村职工宿舍区后往西边的角落走,就可以看到鸳鸯楼了。两栋独立的楼房被两端的楼梯连结在一起,楼梯交错穿插在一起成为Z字形,左右兩边的房间互相对立,楼道和走廊里堆叠着杂物和鞋子,衣服也因为没有阳台而吊挂在屋檐下。

鸳鸯楼很像香港老电影里的样子,老旧的生活气息给了它烟火气十足的市井风情。一些摄影爱好者喜欢在这里约拍、打卡,前来“逃离繁华”的旅行者也越来越多。但鸳鸯楼的住户依然照常生活,一到饭点,走廊上的灶台会生起火,油烟和饭香味便开始在楼道间弥漫盘旋。

说到知美术馆,相信不少成都本地人都不会知道,该美术馆位于成都新津县老君山下,是一个比较小众的美术馆。

别以为美术馆位于郊区就不起眼,这座美术馆可是由日本知名建筑设计大师隈研吾操刀设计的,建筑采用瓦片的形式呈现出来,将水景和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瓦”元素相结合,使得建筑的外在形态仿佛有种神韵在其中。瓦片全部就地取材,由专门制定的绳线穿挂而成,宛如飘浮在空中一般,给人一种奇妙的感觉。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大师,隈研吾的建筑设计理念是“让建筑消失”,他让建筑消失的方式就是与自然融合,这种特别的理念,去知美术馆就能生动体验到。

一首《成都》唱红了小酒馆,也唱红了“玉林路”。许多文艺青年们慕名来到成都,想要在玉林路的尽头找到让赵雷流连的小酒馆。但实际上,成都只有玉林社区和玉林东西南北路,玉林路的尽头也只是二环高架的出口。成都小酒馆一共有三家,分别在玉林西路、永丰路和万象城。1997年成都摇滚教母唐蕾创办了玉林西路这个做摇滚音乐现场的小酒馆,小酒馆走出了阿修罗、生意玩具等乐队,也成为了西南地区的音乐先锋集结地。

赵雷演出的那家小酒馆是永丰路的芳沁店。芳沁店分上下两层,下层进门处就是吧台,不大的舞台在店里左边的角落。木质楼梯在右边,走上去是被分割出来的二层,几张沙发和桌子散落摆放着,墙面上签满了来演出的歌手和乐手的名字,常有粉丝过来与签名墙合影留念。万象城店是最新的一家店,500平方米的大区域,不管是安静看演出,还是跟着节奏摇摆,这里都有足够的空间。

猜你喜欢
唱红小酒馆玉林
老家的窑洞
小酒馆的石头(外一首)
10元小酒馆
长麟私访
小酒馆之歌
唱红歌
浣溪沙·若有人兮
The four variables that account for the emergenc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Unit 6 Travelling around Asia Listening and speaking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