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

2019-09-10 07:22杨胜群孔昕
邓小平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

杨胜群 孔昕

[摘要] 邓小平作为“总设计师”的历史定位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历史独特性以及邓小平在这一伟大历史事业中的独特作用。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是党内公认的“辩证法大师”,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作过长期思考和探索,对一些重要问题有独到见解。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他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小康社会目标和“三步走”的发展步骤;作出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到科教兴国战略的现代化发展战略重点设计;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设计,主张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对外开放的基本目标、途径及步骤设计;等等。这些基本且基础性的设计,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邓小平;总设计师;基本设计;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9)02—0001—08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评价,即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总设计师”的历史定位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历史独特性以及邓小平在这一伟大历史事业中的独特作用。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的人曲解邓小平说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盲目进行的,邓小平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只是提出了一些理论原则,缺乏具体、实际的设计;有的人则将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归咎于邓小平的政策设计。认真回顾和梳理邓小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对于更好地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和理论成果,澄清一些错误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邓小平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历史的需要和历史的选择。20世纪70年代后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问题,是继续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还是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抑或是走出另外一条新路来?邓小平领导党和人民选择了走新路。但怎么样走,当时没有任何先例可循,而国家面临着“再也耽误不起了”的困局,又不允许像搞工程那样先把什么都设计好再施工,只能一边探索一边设计。邓小平成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具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第一,他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是党内公认的“辩证法大师”;第二,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作过长期的思考和探索,对一些重要问题有独到见解。这使他能够立足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一系列正确的基本设计。

一、党和国家基本政治路线设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领导进行党的指导思想和各方面拨乱反正的过程中,他对中国基本国情作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1987年8月,党的十三大筹备过程中,邓小平明确要求十三大报告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根据,提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举措。他说:“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正式作出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并正式概括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条基本路线,实质上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其他具体设计都是这一总体设计的展开。邓小平曾经强调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布局,“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永远不改变”,“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指出“黨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就是因为它是党和国家工作长期性的基本工作格局和基本遵循。

二、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设计:小康社会目标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步骤

实现国家现代化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愿望,但真正明确提出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的是中国共产党。1954年9月,毛泽东、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上提出“四个现代化”建设和到20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客观地说,当时提出这一目标特别是时间安排的客观依据是不足的,再加上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党的指导思想陷入“左”的错误,使这一目标的实施遭到严重挫折。邓小平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周恩来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思想,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步骤。这是一个既体现中国人民追赶先进国家的雄心壮志、又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精神的战略设计,它的提出,使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次有了一个清晰、切实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说:“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没有非凡的胆略、坚定的自信是作不出这样宏远的构想和决策的。”

“小康社会”目标的设计,可以说是神来之笔。邓小平是“四个现代化”建设决策的参与者、实施者,他清醒地意识到在20世纪末中国要实现国际标准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从而在1979年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标准,这就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后修改为800美元)的小康目标。在提出小康目标后,1983年邓小平在对江苏等发展较快的地区调研后,又提出一个新的发展目标——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目标与小康目标是不同的)。在20世纪末,我国如期基本上实现小康目标,实现了中国标准的现代化阶段性目标,开始进人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

小康社会的设计契合了中国人民传统的社会理想,极富人民性,因而能够极大地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入21世纪以后,党领导人民继续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在实践中积累了新经验,形成了新认识,对小康社会建设又作了分阶段实施的战略设计。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改革开放40年,可以说是党和人民按照邓小平的设计,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40年。

三、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重点设计: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到科教兴国战略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落后国家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目标,要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这就需要寻找突破口,需要确定战略重点。邓小平把科学技术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1978年3月,他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中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到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进一步抓住科技发展引发的产业革命机会,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引发世界范围内的高科技竞争。邓小平感到,仅仅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已经远远不够了。1988年9月,他在同来访的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的谈话中,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科学论断。一个多月后,他又在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时指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邓小平的论断确立了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重点地位。据此,党中央把加速科技进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提了出来。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践证明,邓小平把科学技术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重点的设计是具有深远战略眼光的。当前,国家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特别是高科技竞争,我国只有坚持这一战略重点设计,不断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设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经济领域的所有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邓小平领导设计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也是为我国经济领域的所有制改革作出的基本设计。20世纪80年代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出现后,所有制的改革成为经济领域改革的重点。党的十二大后,邓小平一方面对所有制结构进行调整改革,积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强调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初步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思想。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个体经济和外资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中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是我们长期的方针。这个决定被邓小平誉为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要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正式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改革开放40年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逐步形成和完善,坚持这样一个制度设计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经验和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习近平多次强调,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并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目标的需要。邓小平在倡导设计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时,始终将它与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目标联系在一起。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面改革推开后,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他看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目的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目标。他一方面强调公有制经济要始终占主体地位,为实现社会共同富裕提供重要保障;另一方面他又指出,利用外资、发展其他所有制经济,“都是服从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个总要求的”,发展其他所有制经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也是为了最终达到社会共同富裕的目标。这样,他不仅设计了社会共同富裕的目标,而且设计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同时,始终坚持社会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设计: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邓小平对我国经济领域改革最重要的基本设计之一。40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可以说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这一设计不仅对经济领域的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改革开放全局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了当代中国的基本历史条件之一,各个方面的改革都是在这一基本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这一设计是邓小平对传统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突破。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将被取消。俄国在十月革命后,列宁曾指出社会主义国家与人民的关系只能是等价交换的商品关系,但没有在理论上明确回答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后来斯大林虽然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但他将商品生产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并且认为生产资料不是商品。在中国,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在纠正“大跃进”的错误时提出,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流通、价值法则为社会主义服务,但他也没有从社会主义经济的整体属性上来认识这个问题。因此,长期以来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而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如果对这个传统观念没有大的突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乃至于其他方面的改革都很难迈开脚步。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设计是非常谨慎、循序渐进的。早在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11月,他就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设想,但并没有急于确定下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党逐步摆脱传统观念,形成新的认识。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得出明确的结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几个月后,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下来。这一目标的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为我国经济发展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提供了前提条件。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的一项长期的任务。今天,经济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主要就是围绕这个目标进行的。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对加快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任务作了明确阐述。

六、对外开放设计:对外开放的基本目标、途径及步骤

对外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主要特征之一。40年来,中国的发展成就是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没有日益扩大的对外开放,中国的发展是不可能的。邓小平不仅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而且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目标、途径及步骤作出了基本设计。

邓小平设计的对外开放是长期持久的。早在1984年10月他就明确提出:“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会变。”他阐述“不会变”的原因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需要50~70年;而50~70年后,中国同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更加相互依存,更不可分,开放政策更不可能改变了。

邓小平设计的对外开放目标是全面、全方位的开放。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方针开始,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到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形成了对外開放基本目标的设计,这就是“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所讲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世界各国”既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也包括后发的新兴国家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包括引进来、走出去多种途径。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邓小平指出,中国的经济要“由内向型转为外向型”“能够打进国际市场”。这样,才有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形成,才有大量的“中国制造”和一批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局面的形成。对外开放是由点到面逐步扩大循序渐进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倡导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实行某些特殊政策,成为对外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在经济特区取得成功经验后,1984年邓小平提出,“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到1988年,他形成了由沿海带动内地的对外开放设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按照这一设想,天津、上海、大连、烟台等14个沿海城市实行对外开放。与此同时,他还提出“在内地还要造几个‘香港’”。按照这一设想,20世纪90年代初,长江沿岸10个城市全部对外开放。此后,其他17个内陆省会城市以及一些内陆边境城市也相继对外开放。这样,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的对外开放大格局。

进入21世纪后,国际国内局势发生新的重大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深度融合,中国只有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才能继续推进国家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在国内创建自由贸易区,在国际上倡导“一带一路"合作,开创了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此外,邓小平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设计还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设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设计,军队现代化建设设计,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设计,和平统一祖国的方式设计,以及党的建设根本目标、要求设计,等等。这些基本设计、基础性设计,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 付国英)

猜你喜欢
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大事记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将改革进行到底
试论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
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推进锡林郭勒盟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