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野”演绎整本书阅读“微景观”

2019-09-10 07:22王晓荣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12期
关键词:视野整本书师生

王晓荣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读整本的书。”统编本教材将“整本书阅读”纳入阅读视野,提上了重要位置。读整本的书,目的在于帮助儿童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思维、心理品质和精神的成长。

接手新的班级,学生基础比较差,不用说读整本书,能流利地读下一篇长文章,不少学生都存在问题。所以,面对厚厚的一本书,很多学生都存在畏难情绪,提不起读书兴趣,家长也苦恼无从指导。面对这些问题,在学校“三自课程”体系的引领下,在以微博、微信等为传播媒介,以短小精练为文化传播特征的“微时代”下,我们进行了“微视野”下阅读整本书的尝试,教师依托微阅读资源,从细微处着手,为学生打开一扇门,让他们由此登堂入室,走进整本书的阅读世界。

一、微阅读,多种阅读方式整合

课标对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的规定是不少于145万字。阅读整本书是必然的选择,而读整本书所用时间较长,那么究竟如何利用时间呢?所谓微阅读,即是利用不同的微小时间段,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阅读整本书。

1.固定时间,使阅读更有仪式感

首先,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每天晨读10分钟,学生大声、有感情地朗读书中的精彩语段。每天中午饭后20分钟,师生共读,默读整本书中自己喜欢的情节。每晚临睡前30分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阅读,可以就自己有疑问或感兴趣处进行亲子互动。其次,合理利用整块时间。在周末以及节假日,尽量少布置机械的抄写作业,而是鼓励学生走进书店、图书馆、城市书房,在大段的时间中享受阅读的快乐。

2.“舍”课堂时间,“得”阅读方法

教师大方地提供课堂时间,和学生一起浸润在静静的读书氛围中,用陪伴来做“榜样”。师生共读时,引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从封面、目录等处猜读,掌握浏览、跳读等快速阅读的方法,和以往读过的书进行比较阅读……

在师生共读的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很多读书方法,有老师在场的“整本书阅读”才是最完整的。

二、微积累,边阅读边收获

语文教学应注重对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见,没有语言积累做基础,语文能力的提高只能是奢谈。因此,我们应重视学生在日常阅读中的积累,实施“微积累”,把积累简化、日化,增强学生积累的实效。

1.设置整本书阅读“微积累”专栏,让积累随时进行

整本书阅读,是学生积累的阵地。一开始让学生一周写一次读书笔记,但很多学生敷衍了事,积累内容毫无意义。还有的在读完书后再去积累,已经忘记了阅读时的兴奋点。为此我们在家庭作业、阅读漂流日记中设计了“微积累”专栏,采用“4+1+1”的模式,让学生每次只积累四个好词,一段佳句,一段赏析。在阅读漂流日记中,其他学生可以对自己的积累进行补充交流。这样,学生在读完书后马上积累,积累内容很精彩,既篇幅短小有实效性,也减轻了负担,同时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2.巧用卡片纸,让思考随时发生

阅读便签纸:读书时学生把所思所想随时记录在便签纸上,贴在对应页码的侧面,再读这本书时,便可以通过便签纸来进行二次阅读,轻松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反刍”轻而易举。同时,也缓解了书太厚带来的压力,方便事后整理,加快读书进度。阅读问答纸:在阅读整本书时,以班级四人小组为单位设置问答卡片,每个人在上面随时提问题,有简单的基础问题,也有思考性的问题,其他组员在后面进行相应的解答。小小的卡片,使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更有深度。

三、微分享,构建话语共同体

1.定时间,师生分享

每天中午饭后半小时,是我们师生共读一本书的时间。整个班级都沉浸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阅读之后我会和学生一同聊书中的精彩片段,聊自己的所思所感……教师的加入,让学生欣喜异常,原来老师对他们读的书也如此感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聆听学生的阅读视角,也让教师有了不一样的阅读体验,那种感觉甚好。

2.定主题,伙伴分享

每周六晚,是我们的伙伴分享時间,在班级微信阅读群中交流打卡。为了使学生有目的交流,每周会确定主题,由班级中的读书种子选手发起读书话题,其他学生进行语音分享,有效地推进了整本书阅读。比如我们在共读《狼王梦》时,学生就发起了“你最喜欢书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这一话题,大家畅所欲言,除了说人物的品质外,有的学生还谈到了当今社会的原生态家庭教育,可谓思考深刻。

四、微习作,趣味读写结合

提起阅读整本书,学生最烦恼的可能就是写读后感。现在,我们通过“设计主人公名片—归纳人物性格特点,绘制阅读地图(列大纲、画思维导图等)—厘清故事脉络,画故事情境图—捕捉精彩情节”等方式,把阅读和习作结合起来。新颖又短小的阅读任务调动了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怎样阅读整本书?著名儿童文学家任溶溶先生用一首小诗《书怎么读》回答了这个问题,“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一页一页地读……就这样,很简单”。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野”,将多种阅读方式贯串其中,引导学生读写结合,进行深度阅读,在细节处扎实落实,就能演绎出整本书阅读别有洞天的“微景观”。

(作者单位:山东威海市锦华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视野整本书师生
《论语》整本书阅读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麻辣师生
视野
真相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