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迁移: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19-09-10 07:22程远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12期
关键词:群文议题分层

程远

群文教学是针对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被动学习的现状以及阅读思维呈碎片化趋势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學方式。群文分层阅读教学从文本题材、文章主题、表达方式等角度入手组合同类文本,围绕核心素养,通过文本整合、目标重组、板块分层等方式,打破单篇文本禁锢,由扶到放,逐渐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现、掌握和运用学习规律,努力实现从教到学的华丽转身,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群文分层阅读教学的价值追寻

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教学,教材中选文都是以单篇文本呈现为主。这种孤立的学习方式,缺乏文本之间的联系、情感之间的交流、思维之间的碰撞,师生思维被局限于单篇文本中,容易出现狭隘化倾向。再观当下的课堂,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未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整堂课都是在教师的牵引下进行学习,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习难以产生迁移。教学目标的制订和落实,也存在着宽泛化倾向,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过程层次模糊,缺乏思维的有效训练,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加之,现代社会人们对电子书等数字资源的需求飞速增长,阅读传统意义上的报纸、期刊等纸媒越来越少,如此的碎片化阅读越来越多。据研究,长期持续的碎片化阅读,将会使大脑适应碎片化阅读,最终可能导致阅读者厌倦甚至摒弃纸质整本书的阅读。

根据以上现状,我们提出了群文分层阅读教学的策略。所谓群文分层阅读教学,就是把一组文字材料,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以字、词、句、段、篇为分层学习平台,开展以一带多的分层迁移学习和运用活动,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逐步学会自主学习,提升学习能力。群文分层阅读教学的优势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碎片到综合,为掌握规律而学

群文分层阅读教学旨在打破原先课堂教学的单篇阅读、课外阅读碎片化的现状,帮助学生建立群文学习认知系统,让学生通过学习具有相同规律的文本,发现其中蕴含的阅读和写作的规律,从而准确灵活地掌握某一类文本的读写规律。通过以一带多的教学活动,实现从教到学、从扶到放的过程,在单位时间内实现从单文本到多文本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从模糊到清晰,为提升能力而学

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多种文本材料,经过形式多样的学习经历才能逐渐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探究发现—学习掌握—运用拓展”的分层推进学习过程,能让学生从原来的“不会”到最终的“学会”。群文分层阅读教学通过文本整合、目标重组、板块分层、习练分步等途径,化难为易,让学生在具有相同学习规律的多文本学习中提升学习能力。

3.从求同到存异,为发展思维而学

阅读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群文分层阅读教学抓住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词句、片段、文本等,指向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学生在思考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规律,产生观点,提升思考力和学习力。同时,通过群文阅读也可以发现群文的写作规律,实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二、群文分层阅读教学的视角选择

1.以“题材”为群

群文可以选用同一写作主体的对象来组文。如把《翠鸟》《燕子》《松鼠》等文本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发现描写动物的文章,是从动物的外形特色、生活习性、与人在一起发生的故事等方面来表现动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可以比较同题材中不同表达和不同选材带来的表达效果。当然也可以把不同作者的同一写作题材组合在一起学习,如把陆游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组合在一起学习,引导学生感受相同的托物言志,不同的境由心生。

2.以“主题”为群

以主题来建立群文,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如思乡、时光、母爱、离别、田园、故土等。以“主题”组文可以用教材上编好的课文,也可以是重新编排的其他文章。在同一主题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对某一主题的感悟由肤浅到深刻,还可以探讨同一主题的不同文体表达及效果。

3.以“作者”为群

为了充分了解某一作家的表达风格,我们也可以把同一作家的作品组合在一起集中学习。如把老舍、朱自清、李白、苏轼、陆游等文学家的作品各自集中在一起学习,我们能对某一作家的生平、性格、生活背景、思想情怀和艺术风格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以后再读该作家的作品时,就会有不同的见解和体会。久而久之,也能从这些文学巨匠中汲取精华,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色。

4.以“体裁”为群

为了全面了解各体裁文本的写作特点,也可以以体裁为组文议题,如散文、诗歌、小说等各成一群,寓言、童话、神话、民间故事等各组一类。学生在一组同体裁文本的学习中,能真切感受到不同体裁的表现特征和表达效果。当然文学类和说明性文体也可以各组一群,以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文体的不同表达。在教材中,选取的更多的是写人、记事、绘景和状物方面的文本。群文的选取也可以以上述分类为内容,写人的组合成一组,记事的为另一组,绘景和状物的又分别为一个组别。在这样的组群方式中,学生就能逐渐领悟不同类型文本的不同写作特点,在阅读和习作中,就能根据这样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学习。

5.以“表达”为群

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我们还可以以某一写作方法为议题组合文本进行教学。如,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语言表达方式有叙述、抒情、说明、议论等;写人物的特点可以抓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又如谋篇构段的方式有并列、总分、转折、承接、首尾呼应、先概括后具体、点面结合等。任何一项或几项写作手法都可以单独作为一个议题进行文本组合,让学生在多文本的学习、比较和整合中,发现、了解、掌握和运用这一写作手法。随着各种习作手法的掌握,学生自己就能完成习作和修改,不会成为空中楼阁。

三、群文分层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1.文本分类,建立群文

单文教学篇与篇之间往往缺乏联系,各自为阵,互不相关,而群文阅读教学是建立在各文本之间有某一内在联系的基础之上。教材中单元课文的编排也是一种群文,不过单元课文的编排方式只是一种对教材的固化的组合,而“群文”的组合就可以有多种方式,不受课本纸质空间的限制。再加上分层教学的需要,以不同的议题进行组合,因此群文分层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教学的需要而灵活重组文本及内容。这种灵活的组合方式,能更好地体现“用教材教”的理念。教材的分类,内容可以以一带多,方法可举一反三,效果可事半功倍。群文的建立,使学生的学习实现从量聚到质变的突破,提高学习效率。

2.目标分项,取舍内容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阅读教学应以学定教,有取有舍。目标分项,其实就是在群文教学的某一阶段围绕某一课程的议题,使教学目标集中而明确。词、句、段、篇语体知识的学习,写作的主题、内容、结构以及体裁、题材的确定和明晰,叙述、说明、议论的方法以及修辞和表现手法的了解与运用,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悲欢离合的人生际遇感悟,社会价值的判断和选择等等,内容如何整合和取舍,都是群文议题的选择范围。但是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可以从课内到课外,从读到写,让学生在群文学习中一课一得。例如,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牛和鹅》一文,可从长文短教、对比写法、蕴含道理等多角度选择教学内容。笔者在执教过程中就针对单元训练重点,重点选择学习批注这一教学内容展开教学过程。

3.板块推进,呈现过程

分層阅读教学需要聚焦重点,循序渐进,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在教学中要体现由扶到放,先学生后教师,先整体后部分再回归整体,从推测到验证再到运用的过程,尊重生命的认知规律。笔者在执教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牛和鹅》一文学习批注这一教学内容时,首先让学生找找课文中读者写下了几处批注,分别写在什么位置,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批注的基本知识。随后让学生再找到文中读者做的五处批注读一读,加深对批注的认识。接着针对文中提供的第二处范例展开教学,清楚批注的不同类别以及注意事项。最后,让学生找到课文第5~7自然段中描写鹅的表现的三句话尝试进行批注,通过展示交流,修改评价,学生很好地达成了学习批注的目标。这种在层层推进中,让思维经历从抽象到具体、从形式到内容、从零散到系统,让全体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分层推进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成长。

四、群文分层阅读教学的优化原则

1.群文统观,单文比异

群文分层阅读教学着眼的首先应该是“群文”这一整体,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一组文本在主题、内容、表达、取材等方面有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一样的。“求同”是为了发现、掌握和运用群文的共同表达规律,让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学一类,就可以带一串。“比异”则是为了在大同的群文中比较细微的差别,让思维不再僵化,让风格更具有个性,让表达更加灵活。世界上没有两片叶子是一模一样的,在大同中有小异,世界才会变得多姿多彩。

2.纵向深进,横向扶放

只有符合最近发展区的,学生才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迁移才能实现。如果学生的学习是跳一跳以后还不能摘到桃子,就需要进行环节的分解。如群字教学,可分解成读群音、释群义、写群字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在一组群字的学习中实现横向迁移。又如群字的书写教学,也可分解成观察群字、练写群字、反馈群字、再写群字这几个小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是扶学首字,放手学其他字,而不是教完一个字的所有环节,再教另一个字。在板块的由浅入深的纵向推进中,在群文的横向由扶到放的迁移里,促进生命的成长。

3.议题为经,环节为纬

群文由多篇文本组成,如果不会取舍,单篇文本要教学的内容就已经包罗万象、无从下手了,如果再加上众多的文本,很多教师面对如此纷杂的内容就会更加一头雾水。因此,在教学中,群文的议题选择一定是群文共有的,现阶段学生还没掌握但有必要学会的,议题一旦确定,那么围绕议题开展的学习环节都是为这一议题服务的。议题是经线,而环节则是纬线,在环节的步步深入中,学生对议题的掌握逐渐从模糊到清晰,从不会到学会,从认识到运用。如前面提到的群字的书写,从观察、试写、反馈到再写都紧紧围绕某一项议题展开,使目标清晰而明确,学习轻松而有效。

4.学习在先,辅导在后

群文分层阅读教学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那就是全体学生。所有议题的学习,都是应该让全体学生自我探索在先,展示和交流紧跟其后,教师引导点拨、全体学生共同提高则是在最后面。教师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只有先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聪明才智,再加上教师的智慧引导,才能集中所有才智。群文分层教学和其他教学方式一样,教师只充当学生背后的推手,不能站在学生的前面指手画脚,去制约学生的发展、妨碍学生的成长。

群文分层阅读教学策略有助于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让他们走出惯性的学习状态,让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这种基于学生视角,立足学科本位,围绕核心素养,按照题材、主题、作者、体裁、表达等议题分组,通过文本分类、目标分项、板块分层、环节分解等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然而,无论哪种方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要遵循教学规律,从文本特点、语言文字运用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开发和创设,不能机械操作,牵强附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方法,从而学会自主学习,提升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建德市乾潭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群文议题分层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让政治议题“活”起来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