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该怎么教

2019-09-10 07:22朱恩霞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12期
关键词:寒号鸟讲故事语言表达

朱恩霞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主要以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具有语言生动、通俗易懂、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在统编本教材中有不少童话故事,学生们很喜欢阅读。那么,对于这些童话来说,教师怎样教最为合适呢?

一、用想象的方式教童话

从童话的特点可以看出,想象与幻想在童话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既然如此,在童话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想象入手,让儿童成为故事中的一员,以此来引领学生学习童话。

1.巧借插图,想象阅读

统编本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在童话教学时,从插图入手,引领学生边看图边想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童话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统编本二上)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先借助插图让学生们说说小蝌蚪遇到了谁、它们说了什么,然后再让学生们借助插图理解“迎上去”“追上去”“跳上去”中“迎、追、跳”各是什么意思,最后,再让学生们想象一下小蝌蚪在遇到鲤鱼阿姨、乌龟、青蛙妈妈之前分别会想些什么,它们为什么会把乌龟看成自己的妈妈。这样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利用留白,想象补白

在童话故事中,留白之处比比皆是。比如在一些提示语的省略处,在一些情节的省略处,还有一些关键处,等等,都会出现留白。在童话教学中,让学生就这些留白处想象补白,不仅可以让学生乐于动口、动脑、动笔,而且还可以盘活课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寒号鸟》(统编本二上)一文时,课文结尾写道:“寒号鸟已经在夜里冻死了。”喜鹊看到寒号鸟被冻死以后会有怎样的想法呢?寒号鸟的子孙们从寒号鸟被冻死的经历中会吸取怎样的教训呢?课文中并没有交代。教学时,教师可以就这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想象写话。这样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并在补白中让学生感受到童话教学的无限精彩。

3.角色替代,想象体验

寓言,可冷眼旁观,童话,则需要学生们真诚参与,因为这些童话故事中有着儿童自己。因此,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取多种形式把学生带入具体情境之中,以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到童话学习的乐趣。

如《狐狸分奶酪》(统编本二下)一文主要以熊哥哥和熊弟弟让狐狸分奶酪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斤斤计较这个道理。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们对童话所表明的道理获得深刻体验呢?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分角色表演,这样教学,在角色体验中在,当学生们以熊哥哥或者熊弟弟的角色融入教材文本的时候,它们对不要斤斤计较的感受也更加深刻。

二、用故事的方式教童话

既然是童话故事,那么,故事就是童话教学里面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儿童的兴趣爱好等特点,教师可以以故事为主线,让学生在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的过程中与童话零距离接触,享受童话学习的快乐。

1.读故事

读故事是童话教学中最常见的做法,在学生读故事的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正确、流利朗读之外,还要要求根据童话内容把握好朗读童话的基调,也就是说要善于用讲故事的语调来读,读出故事味。另外,鼓励学生用绘声绘色的语气读,能够把不同人物的声音读出来。

如《棉花姑娘》(统编本一下)一文涉及的人物较多,有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鸟、青蛙等。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从朗读入手让学生感受童话学习的味道。怎样才能让学生读出每个人物角色的味道呢?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文本语言琢磨一下燕子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用男声读还是女声读,啄木鸟用怎样的语调读,棉花姑娘又该怎么读。这样教学,有了具体的朗读指导作为基础,学生们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阅读学习的效果也更好。

2.讲故事

在童话教学中,不光要让学生能够用讲故事的口吻读故事,还要求学生能够把故事绘声绘色地讲下来,在这里,读是基础,讲是提升。需要指出的是在学生讲故事的时候,尽量让学生用口头语言表达,还要鼓励学生能够把文本语言与自己的理解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讲故事。

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统编本一下)一文时,由于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把课文内容讲一讲。为了降低学生讲故事的难度,教师可以让他们以“为什么借尾巴—向谁借尾巴—借尾巴的结果”等为顺序进行讲故事训练。这样教学,不仅促进了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而且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3.编故事

吴立岗教授在《学童话15法》中曾经这样讲:“从编童话起步,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解决作文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发展学生连贯性语言的表达能力……”因此,在童话教学中,在学生们读故事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续编故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在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统编本三上)一文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的旅行”为话题进行编故事训练。由于学生们平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积累了一些语言,这样的编故事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自己已有阅读積累的回顾与整合,而且学生们在编故事的过程中对童话学习的兴趣会更加浓厚。

三、用童话的方式教童话

童话有着童话特有的语言以及表达方式。在童话教学中,教师通过童话情境的营造,用童话的语言与学生们对话,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出童话特有的魅力。

1.围绕故事情境,创设童话氛围

童话故事是虚构的,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营造美妙的童话情境入手,引领学生徜徉其中。这样教学,整个课堂会被一种浓浓的童话氛围笼罩,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自然地学习童话。

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统编本三下)一文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先欣赏以动画小制作为主要形式的活动,然后,再让学生们阅读童话故事,并说说从这个童话故事中自己感受到了什么。这样教学,有了形象直观的动画做基础,学生们阅读的兴趣更浓了。

2.抓住故事情节,走近童话人物

故事情节是童话的关键内容,也是学生们读童话、了解童话的基础。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抓住童话故事的主要情节,引领学生们说童话,知童话,走向童话教学的深处。

如在《小马过河》(统编本二下)这篇童话故事里,主要人物有老马、小马、老牛、松鼠。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文本的主要故事情节入手,让学生们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小马去做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如何解决的,结果怎样。这样教学,帮助学生们厘清了故事叙述的思路,学生们对于童话所表达的内涵感受也变得更加深刻。

3.聚焦童话语言,着力言语表达

童话的语言特征较为明显。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童话语言形式的理解与运用。因此,教学时,教师引领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以及描写童话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相关语句进行品味,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如《雪孩子》(统编本二上)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啊找啊……”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就童话中的语言感悟品味,说说哪些词语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们从“冲进”“冒着”这些描写动作的词语中感受到了童话在用词方面的讲究,从而为学生们今后的语言表达奠定了基础。

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真正站在儿童的视角上,引领学生们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只有这样,才能让儿童真正领略到童话之美,在童话里遇见最美的自己。

(作者单位:江苏灌云县下车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猜你喜欢
寒号鸟讲故事语言表达
《寒号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解救寒号鸟
被误会的寒号鸟
寒号鸟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讲故事
小小主持人
听妈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