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习高中数学学困生有效完成教材练习题的几点看法

2019-09-10 05:48叶志革
高考·中 2019年9期
关键词:看法学困生高中数学

叶志革

摘 要:众所周知,数学是众多学科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能否学好数学甚至关系到其他一些学科的学习。作为高中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塑造学困生的数理素养尤为重要,也是关系到高中学困生成绩的重要学科。本文以数学学困生为研究对象,探析如何破解学困生成绩提升难题,找出学困生成绩提高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教材练习题;看法

鉴于数学本身带有一定的抽象理论性,在学习理解过程中起来具有相当的难度,对于一些学困生尤其如此。鉴于高中数学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容易使学困生们产生厌学的情绪,难以激发起学困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以高中数学学困生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学困生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并对相关原因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高中数学教师应从课后习题入手,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学困生成绩的提高,对于学困生转变学习状态,提升学习兴趣有较大的帮助。

一、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

1、学困生层面的原因

高中学困生的成因比较复杂,学困生自身层面的原因起着主要的作用。在学困生层面中,一方面是学困生自身基础不扎实,造成学习新知识过程中难以理解的现象。数学学科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推理性,前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会影响后续知识的学习,在课上听讲过程中就会觉得难以理解,导致逻辑对不上,影响数学知识的掌握,从而难以提高学习成绩;另一方面,可以归结为学困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数学这门课程相对比较抽象,学习难度也比较大,一部分学困生在上课期间不认真听讲,课前没做好预习工作,课后也不能及时复习,导致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一知半解,长此以往,自然会导致学困生成绩下降,学习效率难以提高,影响数学素养的培育[1]。

2、教师方面的原因

由于高中数学教材涉及的知識层次更为广泛,知识点更为抽象,对逻辑推理能力要求更高,对于一些数学素养较差的学困生来说理解起来较为吃力。有些教师不太注重教学方式和方法,在课堂上不够重视学困生的理解程度,对学困生的学习和观察不够,造成学困生课上没能扎实的掌握数学知识,课下难以及时完善补充。另外,在高中阶段,学困生们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教师们也有成绩方面的绩效考核压力,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困生往往难以形成重视,导致学困生落下较多的数学知识,不能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从而造成数学学习成绩的落后,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对于学困生数学成绩的提高较为不利[2]。

二、高中数学学困生有效完成教材练习题的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要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可以考虑从教学方式上入手,让学困生改变传统的数学学习观念,提升数学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讲授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上课的过程中将数学的核心素养融汇其中,抓住素养养成的关键,让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的魅力,体验数学逻辑的严密性。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验算、各种逻辑推理让学困生们感知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在青春期期间,让学困生对数学养成良好的兴趣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是有帮助的,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数学的具象化得到了很好的实现,积极开展课堂互动活动,可以更好的拓展学困生视野,发散学困生的思维,也有助于消除师生间的隔阂,提高学困生对数学的认识。以求函数为例,我们假设,则我们可以解这个二元方程,,根据,我们可以得出。当时,,得出。因此,函数的最小值为,它的值域为[2,+∞)。从以上解题过程中将数学思维的严密性给学困生讲解,让学困生尝试发散思维的方式学习数学,让学困生喜欢上数学[3]。

2、依据学困生学习能力不同,制定差异化教学方案

鉴于数学这门学科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该门学科本身也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在课前要做好教案的准备工作,根据学困生能力的不同制定差异化教学方案,为学困生提升订制专项提升教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公式、数字及验算方法传递给学困生的同时,积极设置合理的数学难度,给理解学习较困难的学困生根据其学习进度设置难度相对较低的习题。通过设置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让学困生感受到自身受到重视,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数学学习来,积极和教师沟通遇到的各种难题。在激发起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教师们要根据章节的不同设置不同的练习题,让学困生们提高参与度,积极和教师进行沟通。在下面教材练习题中,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成等差数列,求证:,,成等差数列。因为,,成等差数列,所以公比q≠1,且,则,即,上式两边同乘以,得,即。所以,,成等差数列。以上是较为简单的一种解题方法,教师可以从浅入深,让学困生先对基础知识有个基本的掌握,然后逐步增加难度,巩固所学知识,达到提升成绩的目的[4]。

三、结论

综上所述,学困生的形成是长期不良学习习惯、教学方式不合适等诸多原因造成的,诸多复杂因素也给教师们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增加了难度。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在找出“病因”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成绩提高方案,制定符合学困生需求的定制化教案,从提升学困生学习兴趣入手,让学困生感知数学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从而转变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树立学困生的学习信心,让学困生走出数学学习的“泥潭”。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课题《对学习高中数学学困生有效完成教材练习题的方法研究》(立项编号:2017PHZXKT12)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刘志彬.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5):61,63.

[2]石海英.刍议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6):47-48.

[3]吴云.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应对策略分析[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3):93-93.

[4]彭永飞.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有效完成习题的策略研究[J];高考;2018,08:75-77

猜你喜欢
看法学困生高中数学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构建和谐社区的几点看法
浅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与看法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