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谢弘微传》和《自纪篇》学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

2019-09-10 07:22李永玲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19年8期
关键词:文言文词语

李永玲

推断文中不理解的实词含义,主要是指对一些在课本里不常出现的实词的理解。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学习时能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一般来说,只要掌握一定方法,是可以准确把握其含义的。

一、借助原文上下文语境推断

每一段文言文都有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或者是抒情、说理。这些文字都是特定语言环境的产物,在上下文之间相互制约。而文章的段落之间又存在着相互解释、互相照应,或者起暗示性作用的关系。

以《宋书·谢弘微传》画线部分为例: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诨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目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翟、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约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例如/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分析/

传主谢弘微,过继给叔父作嗣子,因名犯继母讳,即名字中有和继母名字相同的字,所以改名。其中“内讳”实际上也是家讳,所不同的是这里指避继母名讳。这个内容可以根据前面的“以弘微为嗣”来推断。后面“行”字,是该读为xíng,还是该读为háng?结合前文犯讳一事,可以推断出是改名为字,“以字行”是“以字行于世”的意思,是一个关于称谓的术语。“行”字该读为xíng,可解释为“通行”。

/归纳/

利用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断,实际上是利用词语使用的情境与文章逻辑判定词语意思。其中,词语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非常重要,因为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一定的逻辑结构和语言形式进行表达的,所以理解文章及语言表达逻辑的同时也就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和文章的相关内容。上面所举事例中谢弘微与谢峻的关系,可直接关联后文的内容理解。

二、借助课本已学词语意思推断

我们以《论衡·自纪篇》为例作分析:

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举家徙处上虞。

建武三年,充生。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诵奇之。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臣人之志。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充书日进,又无过失。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所读文书,亦日博多。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常言人长,希言人短。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众会乎坐,不问不言,赐见君将,不及不对。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怀恨。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得官不欣,失位不恨。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淫读古文,甘闻异言。世书俗说,多所不安,幽处独居,考论实虚。

充为人清重,游必择友,不好苟交。所友位虽微卑,年虽幼稚,行苟离俗,必与之友。好杰友雅徒,不泛结俗材。俗材因其微过,蜚条陷之,然终不自明,亦不非怨其人。

(节选自《论衡·自纪篇》)

/例如/

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

/分析/

“夙”,以前的课文中学习过。《陈情表》:“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夙”,名词,早,早年。《出师表》:“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夙”,名词,早晨。《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死者冯渊与薛蟠原系夙孽相逢,今狭路既遇,原应了结。”“夙”, 形容词,平素;过去的;旧有的。根据所学课文中的“夙”,此处“夙敏”解释为“早慧”。

/例如/

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

/分析/

“委”字,意为委托;托付,动词。《过秦论》:“俛首系颈,委命下吏。”“委”字同义。

/归纳/

借助已学词语意思推断,就是利用中学阶段已经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有关词语意思来推断新的文言阅读材料中与学过的词语形式相同的词语的含意,这种推断实际上是一种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利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的能力。有一个前提就是,学生要对课文中学过的知识充分掌握,并且非常熟悉。

三、借助詞语或句子对称结构推断

/例如/

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常言人长,希言人短。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徼名,意为求取名誉)

/分析/

与“不好徼名于世”对应位置的“不为利害见将”中的“见将”怎样理解?根据对称结构,“不为利害见将”一句与上文“不好徼名于世”是差不多的意思。“见将”,被束缚。“不为利害见将”,不为利害所束缚,即坚持真理,不因为个人的利害得失而放弃真理。

“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也是对称结构,“大过”与“细非”意思应该相近,即大的过错和小的错误。

/归纳/

从形式来看,并列式结构的词语,前后两部分的应该是对称的,有些词语的意思是相反或相近的,文言文中对称结构比比皆是,利用对称结构,成功推断出词语的词意、词性和活用类型应不费力。对称结构多为并列或相对的关系。

如何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精读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既可以积累文言词汇,又可以培养语感。只有真正读懂了文章,做起试题才能得心应手。

猜你喜欢
文言文词语
雏燕
文言文阅读专练
找词语
浅谈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有效方法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