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负”之下,教师应学会自我减压

2019-09-10 07:22张建军
教育家 2019年9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科学德育

张建军

笔者从事教育工作已经25年有余,担任过历史教师、语文教师、年级组长、德育主任、德育副校长等职务,对教师的工作强度感觸颇深。如果有人问我,当教师累吗?教师应该减负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当一名出色的、有担当意识的新时代的四有好教师的确很辛苦,也很累。

据我了解,教师的负担来源有三,一是中高考指挥棒使得教师责任重大,二是繁杂行政事务影响正常教育教学,三是不科学的晋级制度让教师不能安心工作。作为教师,面对种种事务性工作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提高专业技能,从容应对压力

教师要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技能,以更好地应对工作,减轻负担。

现代教育迅猛发展,知识更迭速度加快,大众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技能不足也是造成教师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一名心理素质良好、教育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无论在何种环境下,他都会成为佼佼者,即使是面对中高考备考、纷繁多样的行政事务、不怎么科学的晋升制度,也能从容应对;反之,一名不求上进的、教育教学成绩较差的教师,压力就会很大。因此,我主张,作为教师,要以提升业务能力为重,立志成为业务骨干,让自己成为优秀的教师,从容应对压力。

以获得感减轻“劳累感”

学校要科学安排人事,进行人文管理,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

学校晋升制度要力争科学、合理,调动优秀教师的积极性;对年纪较大、贡献不小的老教师应有所侧重。要让教师相信学校会公平公正地开展晋升工作,不用自己去操心。

学校还要营造“业务至上、师德为高”的学术氛围,让每一名干部、教师都能够把心思放在教育教学研究上。这就需要学校出台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让安心教书的人能够得到好评,让业绩优秀的教师得到表彰。教师们有了获得感,再大的压力也不觉得累了。

寻求合作伙伴,分担负担

教育不光是学校的事,上至国家,下至每一个家庭,都担负着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教师要学会寻求合作伙伴,大家责任共担,我们负担就小了。

社会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最好补充,要充分开拓。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中指出,要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科学设计和安排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营造协调一致的良好育人环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社会学习平台,让学生在社会上学到学校课程之外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更快乐,教师也能减轻压力。

家庭的教育功能也不能闲置。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这段话足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足见承担教育也是家长的义务与责任。因此,教师要经常和家长沟通,发挥家长的引领作用。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让家长充分行使教育职能。老师有了帮手,压力也就小了。

其实,每个行业都有“负担”,有苦,也有乐。我们应该对主管部门多些理解,少些怨言,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多些担当。每个人对“负担”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让我们再重温一下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和《我的老师》这两篇文章吧,也许就理解什么叫苦和累,什么才是教师的幸福了。

(作者系北京市房山第四中学德育副校长)

责任编辑:周彩丽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科学德育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教育改革对高校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科学拔牙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有感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