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构音训练个案研究

2019-09-10 07:22陈曦
家长·中 2019年8期
关键词:智障儿童个案研究

陈曦

摘要:为了探究构音训练对提高年龄较大的智障儿童构音能力的有效性,对一名11岁智障儿童进行为期4个月的构音能力训练。个案研究对象对21个声母的构音有明显进步,验证了本构音训练方案可有效促进较大年龄智障儿童构音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智障儿童;构音能力;个案研究

一、提出问题

智障儿童在构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发声障碍,这种问题指的是个体在基础发音过程中,受不同发音器官的协调障碍而形成的发音失准现象,能够直接影响日常的生活和交流,主要表现为替代、省略、歪曲以及增音等多种发声现象。

二、研究对象

浩浩,男,11岁,中度智力障碍,就读于青岛仁爱学校四年级,具备基础的词汇表达及理解能力,但由于缺乏清楚的构音,导致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话语模糊不清,让人无法理解其表达意思。

三、研究过程

1.训练内容。发音训练主要包括辅音以及声调的着重训练,并在此过程中穿插韵母声位的训练。在辅音的训练过程中除了b和m以外要展开训练,其中的训练需要结合汉语研究中2 1个声母形成的发音规律进行,这一训练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其中/d/、/h/为第一阶段的辅音练习,/p/、/t/、/g/、/k/、/n/为第二阶段,/f/f、/j/、/q/、/x/作为第三阶段,第四阶段/I/、/z/、/s/、/r/和第五阶段/c/、/zh/、/ch/、/sh/;声调音位训练包括对第二声和第三声的针对性训练,除此之外,第一声和第四声作为基础进行训练;韵母音位训练是在前两个音位训练的基础上,对一些个案进行矫正化训练,比如常见的ao、uang、ing、ang等。

2.训练材料。辅音音位训练材料:在这一阶段的训练过程中,训练材料大多是自行编制的,是以PPT等形式进行呈现,不仅包括了图片的理解、文字拼音的展示等多个方面,还将需要着重学习的音位用红色的字体进行标注,从而方便学生认知和理解,每个声母训练都有文字和词语进行展示。在选取这些音位的过程中,遵循生活化和全面化的原则,保证在选择日常生活中能够见到的汉字和词语的同时,还需要包括该声母和韵母的所有组合,让学生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声调音位训练材料:将辅音音位中第二声和第三声的汉字全部挑选出来进行训练,从而进行声调音位和辅音音位的多重训练,让学生进行综合化学习。

3.训练过程。在此阶段的训练周期为4个月,每周训练3次,每次大约一个小时,对不同辅音音位和声调音位的基础训练内容,需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具体状况展开针对性辅导,但应注意的是,需要训练个体完全掌握辅音音位的训练要求,以后在开展声调音位的训练时,才能够遵循个体的基础规律。准备活动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开展的活动,大多数个体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存在呼吸短暂、舌头不够灵活以及唇外展宽度不足等问题,导致在表达过程中无法进行正确发音,因此在训练开始的前10分钟会组织个体进行一定的准备活动,主要包括10次腹式呼吸、唇舌训练,以此来帮助个体正常调节呼吸,完成构音器官的正常活动。

在正式训练的活动中,是以训练者形成的PPT材料来展开的,训练过程的开展主要是为了矫正个体在构音部分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讲,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展示或者录音的形式,向个体呈现学习的辅音音位和声调音位,从而引导个体正确辨别发音过程,在完成基础的训练以后,需要训练者通过夸张的语言表达姿势和缓慢的发音,来引导个体形成一定的认知,充分展现发音过程中唇和舌的构音位置,例如在d的构音过程中,训练者需要尽可能地张大嘴巴,让舌尖抵住上齿龈,并突然释放气流。在完成一系列的教学动作以后,需要让个体模仿训练,通过教师指导或镜子观看等方式来观察自身的唇部结构,对于个体无法完成的情况,训练者可以通过压舌板等辅助工具,帮助个体进行正确的构音训练,长期反复的训练能够引导个体形成熟练的发音方式,从而保障训练效果的有效提升。最后,训练者还需要长期的锻炼来帮助个体进行巩固。这一阶段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教师还需要将这一教学方法传授给家长,让家长在家庭环境中对儿童进行长期的训练来提升训练效果。

四、研究结果

经过为期4个月的构音干预训练,该儿童的构音清晰度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所有声母的构音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p、h、k、f、q、c、sh等声母的构音还比较弱,有待进一步加强;个案在第二声、第三声声调上的掌握情况都有所好转,较好掌握了第二声的声调,基本掌握了第三声的声调。表明干预训练较为有效。

五、讨论

训练结果显示,通过系统化的构音训练,能够充分提升智力障碍儿童在构音方面的清晰度和准确度,不仅对声母的构音情况有了一定的掌握,还能够充分表现出声调的变化。然而在训练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个体对p、h、k、f、q、c、sh等声母的构音能力相对较弱,一些送气音和塞音以及擦音等相对困难,无法达到准确的程度,通过干预训练对个体的发音进行监测,能够更好地调节这些声母的发音清晰度。在声调音位的训练中,大多数个体对二声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第三声,这与普通儿童的掌握能力相吻合,第一声、第四声、第二声以及第三声是一般声调的基礎掌握顺序,第三声的掌握需要个体对自身的声带和气流变化进行灵活的调控,在表达过程中相对困难,因此对于一些智力障碍儿童,第三声的掌握程度也相对较低。

六、建议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声位的训练过程中,选取适当的训练材料十分重要,但同时也应当结合个体的实际情况,去选取合适的发音方式,不仅要及时反复地进行声位训练,还需要结合不同个体正确的发音方式进行及时有效的纠正,从而保障个体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习到的发音尽可能多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以此来强化个体的发音训练效果。

(责编:吴娟)

猜你喜欢
智障儿童个案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理性研究:基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西南边疆个案
云南省高职院校体育资源校企合作视角下开发个案研究
用爱引导幼儿乐学的个案研究
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样态研究
农村教师生存困境分析
社区融合教育点亮智障儿童的生活
迟开的花朵也能飘香
智障儿童的有效识字教学策略探究
浅析如何对中重度智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