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皮亚杰同化理论下的“阅读共同体”阅读策略

2019-09-10 09:55李敏红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79期
关键词:阅读策略

李敏红

【摘要】本文基于皮亚杰的同化理论指导,以九年级学生经典阅读《水浒传》《艾青诗选》为例,通过组建小组阅读共同体、网络读书会阅读共同体和亲子阅读共同体,让学生与同学、教师、家人共读共乐,获得知识,陶冶情操,从而促进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同化理论;阅读共同体;阅读策略

部编本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指出:“中国语文教育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学语文不读书、读书少,语文的功能不光是提高读书能力,最基本的是培养读书的习惯。”那么,如何做到在阅读中养成这一习惯呢?建立“阅读共同体”是可行的方式。

皮亚杰认为:“个体把刺激纳入原有的格局之内,就好像消化系统将营养吸收一样,这就是所谓同化。”也就是说,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阅读共同体”是阅读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在共同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中相互砥砺、相互帮助,建立一种相互学习的关系,这种新型的学习关系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共识,确立自己的身份感。笔者在九年级《水浒传》和《艾青诗选》的经典阅读中,通过组建“阅读共同体”,在各种阅读活动的基础上建立起认知图式,让九年级学生活用已有的图式去认识事物,以同化阅读材料的新信息,有力促进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

一、组建“小组阅读共同体”,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小组阅读共同体”是由地位平等,智力基础、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等水平相当的伙伴组合而成,通过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地帮助和支援来获得知识和技能,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吸收同化,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阅读兴趣。

“小组阅读共同体”利用每天中午25分钟的“海量阅读”时间和每周一节的阅读课进行独立式经典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提升阅读兴趣。每个小组設定一名组长,负责安排经典阅读的书目、跟进阅读进度等,定期检查组员的阅读情况,并针对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促进组员的阅读。在共同阅读《水浒传》时,A小组组长要求组员边读边注,在每个人物出现的页面上侧标注人物的称号,如豹子头——林冲。组员通过称号对人物有了大致印象,读起来条理更清晰;B小组组长要求组员把不懂的字词标注出来,一起通过网络或工具书查明意思;C小组组长要求组员加上阅读感受,课余时间传阅共享。一个人的发现和想法,有了他人的回应,那内心将更加丰盈,这也是皮亚杰所提的“同化”的奥妙。

除了各自进行独立式小组阅读外,组长们还不定期组织班级阅读活动,共同交流、共同分享。读《水浒传》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一系列活动:①制作英雄帖—小组成员共同制作—班上展示;②制作读书手抄报—小组成员共同制作—班上匿名评选;③故事擂台—小组举荐一名代表—班上比赛—评选故事大王;④演绎英雄故事—小组成员共同演绎—班上交流表演。在一系列活动中,学生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特别是对书中的精彩细节兴致盎然,在共同探寻中形成了新的图式,同化了书中的角色。

二、组建“网络阅读共同体”,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

组建网络读书会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改变了死板、陈旧、沉默的课堂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在探究中提高,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从而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例如,组建的网络读书会名称为“书香伴我成长”读书会,通过QQ、微信、电子邮件等形式构建群,设有两名会长,数名阅读顾问,建立完整的读书会章程,明确的阅读计划、目标、时间、活动等,引领学生自主参与读书活动,在共读共享中成长。

网络读书会要求学生进行“打卡”,把经典阅读的进度、感受、看法、疑问等发到群中,激发大家的阅读激情。笔者把学生分成三个层级:A层的周同学读《艾青诗选》时,在读书会里说到,读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让他觉得有一种莫名的阴冷和凄怆感,这不仅是对大自然景色的如实描写,更是当时惨遭战乱的现实写照;B层的刘同学读《水浒传》时,在读书会里说到,“林冲连忙站起来躬身施行”这一细节,让他觉得林冲是一个谦卑忍让的人;C层的韩同学读《水浒传》时,在读书会里说到,看了武松在景阳冈打虎的情节,他觉得武松非常英勇威武。学生在读书会里进行“打卡”活动,引来很多同学的跟帖,点燃了读书的热情。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网络读书会组建的同时,会长亲自邀请了数名语文老师和家长代表作为读书会的阅读顾问,对学生发表的内容进行点评、鼓励、指导,使学生更用心地阅读、更用心地感受。例如,陈家长评价B层刘同学读《水浒传》的感受:“您的阅读很细心,能根据书中的细节片段对人物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切身感受,希望下一次能看到您更精彩的发表。努力,加油!”每个阅读顾问对学生的每一次点评、每一句话语,都是一次美好的启发。在这样的启发中,往往能激起学生无限的阅读兴趣。

三、组建“亲子阅读共同体”,学生收获阅读乐趣

为了让学生爱读书、勤读书、乐读书,以“经典阅读”为纽带,组建“亲子阅读共同体”,在互助、共享、同化中促进亲子关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收获阅读乐趣。第一,设置亲子阅读记录表。每逢周一上交检查,表扬做得好的家庭,复印张贴班上,以供学习。另外,通过校讯通及时反馈情况。第二,编写读书小报。每阅读一本经典名著后,出一期读书小报,反馈亲子阅读情况。小报要求要有名著内容、亲子阅读相片、共读感受等,可电脑编辑,可手写。在共同编写中,学生对人物有了深刻认识,对主题有了深刻探究,对阅读有了深刻乐趣。

皮亚杰借用同化来说明个体把新鲜刺激纳入原来图式中的过程,就有机体来说,有三种水平的同化:一是生理水平上物质的同化;二是动作水平上行为的同化;三是智慧水平上思想的同化。组建阅读共同体,为学生搭建班级共读、网络共读和亲子共读的平台,就是实现物质同化、行为同化和思想同化,在同化过程中,形成新的图式。同时,在这个平台中,让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促进成长。

【注:本论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7年度农村专项课题“应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指导初中阶段学生经典阅读的行动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20156492)】

参考文献:

[1]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郎筠.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简析[J].科技信息,2011(15):160.

猜你喜欢
阅读策略
依托文本情境 强化自我建构
绘本引领促练笔 “翻转”课堂出高效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新目标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善用阅读策略构建,回归语用能力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