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训练对被拒绝儿童同伴关系的干预研究

2019-09-10 07:22胡沁
天津教育·中 2019年7期
关键词:同伴关系

胡沁

【摘  要】同伴交往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儿童在交往中学会社会交往的策略,从而得到社会性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观察发展,幼儿园存在一群被拒绝、长期生活在交往集体之外的孩子,这对他今后的交往和人生都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通过同伴提名法从幼儿园大班 32 名幼儿中选出 6 名被拒绝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表情识别,故事讲述,角色扮演的移情方法对他们进行共 6 周的干预。以《4-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教师评定表》、 同伴提名法为研究工具,对被拒绝儿童进行前后测。本文通过前后测比较,验证移情训练是否对被拒绝儿童的同伴关系产生效果,并分析同伴关系产生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移情训练;被拒绝儿童;同伴关系

本研究通过实验法检验移情对大班被拒绝儿童同伴关系和同伴交往能力的干预效果。实验通过同伴提名法筛选出被拒绝儿童6名,对他们分别进行同伴交往能力的前测和后测,并用配对样本检验的方法检验他的差异性。与此同时,为了得出更全面、更客观的评价干预效果,从同伴的角度,我们选择同伴提名法,从教师的角度选用《4-6 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教师评定问卷》两种不同的效果指标来进行检测和观察。最后,同伴和教师两个方面都显示,移情干预确实能够提高被拒绝儿童的同伴关系。

一、通过移情训练儿童能更好地表达自己,了解别人

在整个移情训练中,研究者把每一次训练都设计成一次语言活动或者一个角色游戏。通过卡通人物和假定情景,儿童能够更完整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能够迅速融入这种假定世界。被儿童接受是整个移情训练的基石设计,如果儿童不能认可这种方式,或者内心抵触这种交流方式,我想研究将会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被拒绝儿童,顾名思义就是不被同伴所喜爱,被拒绝的一类儿童,通常由儿童自身的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造成这种现象。在移情训练中,我们通过活动、游戏的方式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并通过别人的帮助改善他们的问题。首先,让其余的孩子通过移情训练学会体会被拒绝儿童的孤独和寂寞,主动亲近他们,关心他们。然后,让被拒绝儿童将自己受到的挫折和困扰等内心的冲突和防御通过移情训练的讲述说出来,更可以通过移情训练的方式化解。最后,让被拒绝儿童在移情训练中去感受以前自己不好的语言和行为所带给别人的伤害,等下次他们即将再作出不好的行为和语言时,只需别人的一点提醒,他们就能唤起之前移情训练中的感受,从而及时防止下一步不好的行为和语言的发生。

通过在移情训练中,我们关注的重点更多放在了被拒绝儿童身上,让他们从班集体的边缘走到了班级中心。这种位置的变化,有助于儿童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改变,更有利于提高自信心。在移情训练中,他们是开心的,是享受的,因为他们不但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还能得到教师和同伴们的关注。移情训练,给了他们畅所欲言的时间和机会,在这里,他们的想法和愿望都得到了实现。

二、利用移情训练能帮助被拒绝儿童改善不良行为和语言

通常被拒绝儿童的同伴关系失败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在移情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如何通过训练来改善儿童这种不良的行为和语言的。首先,在移情训练中,我们的第一次训练内容是“识别表情”,训练儿童辨别不同表情的能力。通过追忆故事情節,角色扮演,让被拒绝儿童亲身体验被攻击时的恐惧、厌恶、痛苦和生气等心理感受。当他们对别人施以攻击时,原来体验过的被攻击的痛苦就会转化成思想上形成的伤害别人不对的观念,从而产生“内疚感”, 让被拒绝儿童自觉地抑制攻击行为,最终达到攻击次数逐渐减少,直至消失的状态。

三、借助移情训练帮助被拒绝儿童习得良好的交往技巧

以上的两点反复讲到,移情训练是通过让被拒绝儿童或者参加干预的其他儿童去体会一种负面的情绪,引发他们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而达到改变外在行为的一种训练的思路。但是在移情的训练中,我们还有另外一个训练思路,即提供一些良好的同伴关系的故事给儿童感受,让儿童感受同伴关系带来的快乐,并且在角色扮演中进行模仿,之后让他们把这种行为从表演过渡到现实生活中。在移情训练中,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地聊故事人物的冲突,体会角色和角色间的矛盾,探讨解决方法。角色扮演时,带去现实中自己的状态,可以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习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的训练,不仅能使其他儿童开始接纳被拒绝儿童,也是被拒绝儿童在整个过程中更好地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产生更多的同伴交往机会,逐步地学会更多的同伴交往技巧。本研究证明了移情训练对被拒绝儿童的同伴关系是有效的。那么教师可以把移情训练融入更多的内容,积极鼓励幼儿加入移情训练的活动中。例如,可以引导被拒绝儿童积极主动、谦让分享、说让别人开心的话等,也可以让平时在班里人缘好的孩子们主动对被拒绝儿童发出同伴交往的邀请。这些成功的体验会帮助被拒绝儿童改善自己的行为,对幼儿进行长时间的移情训练,有助于加深和巩固训练的效果。移情训练的机制就是改变幼儿内心的心理状态,打破原有认知模式,让他们用感受的方式主动地建构新的认知方式,从而发出新的、我们期待的行为和语言。

参考文献:

[1]宋尚桂,佟月华.国外儿童社会技能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通讯,1989(5).

[2]邹泓.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2).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同伴关系
幼儿同伴关系的培养策略
同伴关系作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保护性因素
探究分组自主游戏促进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高中生同伴关系的影响途径及启示
小学教育中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
4—8年级儿童同伴关系中的内隐认知偏差
幼儿园大班合作游戏开展现状及指导策略
当前幼儿社会性发展新现象
浅淡如何通过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同伴关系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班幼儿同伴关系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