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9-09-10 07:22杨彩霞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德育小学生

杨彩霞

: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点环节,思想品德教育是我国小学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也为小学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影响,是小学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的德育教育也要跟随时代而进步,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才能更好的促进小学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为小学学生的带来更先进合适的德育教育。本文主要讨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对应的解决对策。

:思想品德,新课改,小学学生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和小学生成长有着很紧密的联系,思想品德属于德育类学科,注重的就是人文和道德并行,小学生思想品德课堂教授的很多关于思想品德故事案例,目的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和道德观,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让小学生思想品德教学顺利开展是学校和教师的重要任务,在思想品德课堂中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堂要求教师对讲课内容进行重新考虑和设计,实现新时代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是一种循序渐进式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根据小学学生的心理年龄,在课堂上逐步推进思想品德教育内容,能够让学生更愿意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和知识学习两者相互融合,思想品德主要是向小学生传播正确思想的观念,是学生可以容易接受学习的,而教教师需要的是对学生慢慢的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在过去几十年的小学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为广大小学生的健康身心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也正式迈入了新时代,小学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应当随之而进步。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转变小学德育教育方式,更好的从小学学生实际出发,为小学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传统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开展过程中,老师大多以“满堂灌”的教学为主,目的在于向学生灌输各方面思想品德故事,至于学生上课期间所作所为,只要课堂安静,其他不管。例如:在四五年级的小学学生德育课堂上,四五年级的孩子由于已经经过了几年小学教育,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或者应对老师管理的手段有了自己的“小技巧”,且由于年级稍大,往往不太好管理,常常跟老师逆着来。而且这种“逆反”的学生不再少数,在其他学生的嘘声下将会越演越烈,得不到什么真正的德育教育。这种教学模式下,往往会扼杀小学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个体特长得不到展示和锻炼。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教师要积极改变小学德育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保驾护航。在小学德育教育理念方面,转变传统德育教育理念,不是单纯传授知识给小学学生,更重要的是寓教于乐,让学生有深刻体会,得到自己的看法,才能起到德育的做用。在教学方式上,小学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老师绝对不能在课堂上唱“独角戏”,要引导学生配合好课堂节奏。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课堂上,可以展示给学生能理解的案例,进行合作讨论,深入了解,发挥学生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经常是“严厉”的代名词。每当学生在家不服从父母管教时,一提起老师,学生就会乖乖就范,这种严厉的教育模式拉开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老师单纯变成了一个传道受业解惑的工具,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四五年级的小学生有可能进入逆反时期,有些逆反心理在所难免。师生之間的隔阂较大,不利于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苟言笑的严厉教学时代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小学思想道德教学模式。在小学学生德育教学新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了解学生最新动向,知道学生需求,才能更好的教导学生学习,传授学生知识。师生关系的改善,能够有效提升小学学生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更加便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有关孝道的教育开展课堂上,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每组成员提供一个小的案例或者故事,选出成员演讲,由其他组员配合表演或者提出补充意见和自己看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仅能够寓教于乐,学习德育教育,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个人演讲能力的提升,促进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新时代教育模式下,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逐渐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度过和谐的小学时光。但是,某些学校或老师的教育理念依然转变不过来,仍然只重视传统教育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基本学科的开展,对于德育教育反而视之若鸿毛,经常或偶尔占用德育教育时间开展其他学科活动。尤其是四五年级学生,面对小升初的升学压力,和父母对孩子取得优异成绩的迫切盼望,一些老师不得已挤占德育教育课堂。德育教育经常性被其他学科挤占会严重增加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难度,老师对德育教育工作的不重视必然会导致学生对德育教育不重视,久而久之,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便很难进行,小学学生的德育教育就得不到提高。

思想品德教育在我国小学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影响,是小学学生德智体美劳健康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教师要小学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采用最佳的策略推进思想品德教育内容,能够让学生更愿意接受思想品德的课程内容。教师是向小学生传播正确思想的观念,需要的是对学生慢慢的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为小学学生的带来更先进合适的德育教育。

[1] 王冬青.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6(36):78-79.

[2] 马海洋.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小品文选(下),2016(8):82

[3] 王晓荭.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育现存问题及对策分析[J].未来英才,2017(9):22.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德育小学生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