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巧转向 促重构 缓阵痛”

2019-09-10 07:22栾志霞
中国内部审计 2019年7期
关键词:集中核算内部审计

栾志霞

[摘要]审计环境制约影响审计行为,内部审计人员应审时度势、善于沟通,通过专业技能、知识储备等提出针对性强且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促进审计对象实现管理目标,最大化发挥审计效能。

[关键词]内部审计    集中核算    审计建议    咨询顾问

本文系浙江省科学技术厅2019年度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智慧医疗’领域深推‘最多跑一次’的创新机制研究”项目(2019C35034)

2019年4月2日起,杭州11家市属医院为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行“先看病后付费”信用就医。为更快更好地为有需要的患者顺利贯通这一便捷的信用就医通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审办对先期运行先医后付的医联体成员单位进行专项流程审计,总结经验,为后期全面推广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参考。

一、突遇状况,灵巧转向

3月21日,内部审计组按照审计计划抵达先期运行先医后付的成员单位,负责接待的财务负责人在介绍情况期间几次被前来问询请示的科室人员打断,使这位财务负责人看起来心事重重、似有隐言。审计人员以惯有审计思维考量,本次专项审计只是调查研究、总结经验、优化服务、促进管理,不至于引起对方的心理波动,且该单位财务纳入所属区卫健局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有统一的监管,猜测他们一定遇到了其他困难。

审计人员以医联体一体化合作伙伴关系的身份,推心置腹地询问得知,3月上旬,该单位所属区卫健局主持召开了会计核算中心职能转变征求意见会,推进职能转变,突出监管、检查,将大部分核算职能下放医院。习惯了多年的统一核算模式,且地处偏远乡镇,该医院财务人员在政策把控、人力配备、未来发展方面充满了担忧,当日是他们上交意见书的截止日,满腹苦水,尚未形成意见书。

多年来,审计人员一般是查找问题,这次是撞上问题了。稍作权衡,审计人员决定发挥内部审计咨询服务的职能作用,在审计领域践行“最多跑一次”理念,暂且转换审计方向,先扮演咨询顾问或参谋的角色,指导解决眼前实际困难,再酌情开展原计划的事项审计。

二、重新构想,缓解“阵痛”

(一)直面困难,真实反馈

面对该医院财务人员对职能转换的抵触,审计人员决定采用宣泄疏导法,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财务人员结构配置情况等,就职能转变工作方案中有关问题做出梳理。

1.职能转换调整期的压力和风险。原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能定位为做好预算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审核、记录、计算和报告所管单位各种资金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根据所管单位工作需要,提供有关会计信息资料;依法进行会计监督,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规范性。如转换职能,现医院原有人员配置、岗位设计、审批流程等将发生较大改变,在调整期医院将面临较大压力和风险。

2.职责权限与目标定位的不平衡。成立核算中心的初衷是统一管理、加强监督,实现决策与执行的分离,提高资金使用率与安全性。现职能调整后仅对重点项目进行财务支付的事前审核,但所有资金仍实行统一管理、需用时提出申请,这样容易形成资金调度与审核职责的不平衡。

3.现有财务人员设置调配的困难。会计核算中心成立之初,因承担大量核算功能,故从医院借调两人。现核算功能大部分下放,医院面临增加会计审核、资金支付审核人员,导致本就短缺的财务人力更加无从调配,加之原有统一核算模式下,现有财务人员对政策把握、财务知识的局限性,短期容易在管理和核算的规范性方面形成困扰,未来医共体建设的实施、医院集团财务区块的设立将面临更大的人员压力。

4.特殊事项紧急应对的乏力。职能转换后,核算中心加大对重点项目的监管,实行重点项目财务支付的事前审核,使重点项目的支付更加安全规范。支付前,先预报资金申请,经核算中心批准后,拨付医院账户,再由医院进行支付。由于医院地处偏僻,如遇应急事宜,唯恐时间上难以应对。

(二)分析利弊,转变观念

在该医院财务人员情绪稍稍平复后,审计人员运用目标替代法,针对现有集中核算模式的弊端进行分析,引导其转变观念。

1.会计责任主体不清。核算中心与医院之间可能就一些会计责任问题出现真空,认为对方可兜底而忽略自身责任;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脱节,医院获取会计核算信息滞后;会计核算与资产管理脱节,不利于加强资产管理。更重要的是,集中核算并不能替代医院的法律责任。

2.会计监督职能不充分。集中核算模式下,核算中心一名会计人员往往要兼任多个单位财务工作,对各报账单位的具体业务事项知之甚少,不利于会计人员有效判断经济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会计的预测、分析、监督职能无法充分发挥。

3.资金使用效益不高。集中核算模式对资金支出的审批权、控制权、监督权予以集中,因核算单位众多,核算时间节点相差不多,极易出现核算中心或指定银行拥挤的局面,单位报账员为一笔经济业务远距离奔波、甚至排队等候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工作效率变低,影响资金使用效益。

(三)多措并举,积极应对

当该医院财务人员情绪完全恢复、主动交流后,审计人员因势利导,运用思维重构法提出建议措施。

1.加强财务团队建设。反馈的同时也是自我查找对比的过程,通过反馈意见,反观财务人员队伍建设现状,面对职能转变,应借此对财务团队进行近期及远期的统筹规划,上报院领导,在人员配置、岗位设计、岗位职责等方面做出具体安排。

2.加强职业人员培训。应打造一支专业胜任能力强的财务队伍,不仅进行财务核算,更要为单位管理服务,立即着手加强所有职业人员的培训,短期内可以采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总院、核算中心或财政等部门的专业人员上门讲解,过渡期后可以陆续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对一些知识更新快、风险程度高的重要岗位派遣人员外出定向学习。

3.加强单位制度管理。建立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在财务管理制度、资金审批制度、内部稽核制度等方面尽快细化出台措施,并利用医联体建设,寻求业务指导与检查监督。

三、真诚所至,柳暗花明

时间在真诚的交流与互动中流淌,转眼一个上午过去了,医院财务人员在感谢中对耽误原有审计事项表达了深深歉意。中午时段,医院财务负责人顾不上休息,主动联系医院协调中心、门诊及住院结算处等相关人员,提供资料和报表,下午陪同审计人员观摩了整套流程。在了解了整体程序后,共同快速分析了门诊、住院“先看病后付费”的占比和欠费的成因,初步确定了开展初期要注意约束机制的双刃性、结算人员的谨慎度、信心平台的完善性等事项,并约定后续开展过程中如有需要及时电话沟通。

观摩走访中,审计人员对部分闲置或利用率不高的设备和病房,口头提出了审计建议,如将小型闲置设备随同未来医共体专家下至社区,为老百姓在家门口提供便利检查,真正实现检查的“最多跑一次”,打通“最后一公里”;大型设备建立医共体直通车直接预约服务;闲置病房可作为床位周转率较高的几个病区的机动病房予以部分奖励或作为日间病房加速流转,或开设VIP病房提供高端或特需服务等。

暮色降临,审计人员圆满完成了審计任务,更收获了由衷的信任和尊重。

突遇审计环境发生变化,在斟酌原有审计事项及审计时间的前提下,作为内部审计人员,可从眼前面临的新问题入手,真帮忙、帮真忙,以真诚到位的建议,既发挥了优势、促进了管理,又融洽了关系、提升了地位,在促进审计对象管理目标实现的同时,最大化发挥审计效能。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邮政编码:310006,电子邮箱:1257063328@qq.com)

主要参考文献

陈澍,李慧,梁宵.莫比乌斯环与管理审计视角:以重庆银行内部审计转型策略为例[J].中国内部审计, 2019(3):4-10

吴洪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集中核算利弊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8(23):158+161

猜你喜欢
集中核算内部审计
对国有企业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的思考
浅谈如何提高事业单位集中核算后财务风险防控能力
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后国有资产管理浅析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