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激发学生思维灵性

2019-09-10 07:22江晓霞
教育·教学科研 2019年7期
关键词:水彩笔间隔苏教版

江晓霞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遇到了问题需要解决而引起的,学生对遇到的问题有兴趣,才有要解决的愿望和要求,才能引起他们的积极思维。教师创设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是教学中的一种激扬学生思维灵性的高效手段。在日常的教学设计就应基于以下出发点为考虑。

直观形象的教学作用

学生的思维是从直观到抽象逐渐发展起来的。当学生接触一个新的概念时,教师要结合直观情境,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内化。如苏教版三(上)的《平移和旋转》,笔者在教学中将新知与生活联系,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积累直接经验,最终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什么样的运动是平移,什么样的运动是旋转。”

活动一:出示游乐场里的小火车、旋转木马、摩天轮和升降塔。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一看,这些游乐项目是怎样运动的,手势表示他们的运动方式,并给这些运动方式分类。活动二:在课桌上平移数学书,旋转钟面上的指针,感悟平移和旋转的特征。活动三:出示小蚂蚁滑滑梯、小朋友玩纸飞机和老爷爷开车的动态图,深度感悟平移和旋转的本质。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平移和旋转”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几何现象,课程标准也不要求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定义,因为构建准确的概念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直观、形象的图示,直接、亲身的体验,让学生很快掌握了“平移和旋转”两种运动方式的相同和不同,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这些情境和活动的结合,提升了数学思维效果。

问题情境发展思维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龄特点,创设生动、灵活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激思,以疑获知,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品质、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学苏教版四(下)《用数对确定位置》时,探索“同一列、同一行的数对、列数和行数相同的数对特征”课的难点,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去突破的:

同一列、同一行的数对特征 师出示数对(4, )和( ,3),提问:你能找到这两个位置吗?(学生纷纷摇头。)生1总结:看来确定一个位置,列数和行数,两个数缺一不可!追问:那这两个位置可能在哪呢?请你根据“研究单”进行探索。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单。1.想一想:数对(4, )和( ,3)可以表示哪些位置?2.涂一涂:用红色水彩笔涂出数对(4, )可能在的位置;用蓝色水彩笔涂出数对( ,3)可能在的位置。3.看一看:组员和你涂的位置一样吗?4.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探究后小组互学。)

生2总结:第1个数字相同的几个数对在同一列,第2个数字相同的几个数对在同一行。

列数和行数相同的数对特征 师出示数对(3,3),提问:这个数对和我们刚才研究的有点不一样,它特别在哪里?这样的数对在我们的座位图上还有吗?请你用绿色水彩笔涂一涂!有什么发现?(学生独立完成,发现规律。)

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联系学生教室里的位置,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借助“数形结合”的方式,很好地进行了知识的递进和转化,很好地突破难点,发展了数学思维。

情境课堂举例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学中练习的设计如能结合生活,这样可以扬起学生不断去思维的激情,有效巩固新知,拓展延伸,收获学习的乐趣。如苏教版三(上)《间隔排列》比较难的一个知识点,为了让学生有清晰、全面的认识,笔者补充了一组练习,在学生亲近生活的过程中习得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

《间隔排列》课堂检测单:

★1.下面的图形是一一间隔排列吗?为什么?

@※@※@※@※ (    )    §◎§◎§◎§◎§◎(    )

★2.马路一边有25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一共有多少个广告牌?如果有30个广告牌,中间又会有多少根电线杆?

★★3.实践操作:根据圆片个数来定雪花片个数(要求:利用今天所学规律来描述其中的排列)。圆片5个,雪花片个数自定,怎么排成一一间隔排列?共有几种排法?

★★4.河堤一边栽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栽桃树多少棵?

★★★5.小明从一楼走到三楼要48秒,那么以同样的速度从第三层走到第五层,还需要多少秒才能到达?

这三个层次的练习设计,让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练习,由表及里逐渐认识规律,突出数学化过程。第1、3題是间隔情境的变式,让学生看到了间隔排列的不同,能帮助学生较全面地认识间隔现象,也为第4题从形象到抽象的转变,有利于学生正确、直观的解决问题。第2题来源于学生日常接触的情境,通过变式提问、观察比较,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情境教育的创始者李吉林说:“情境教育始终把教育与儿童的发展统一起来。”而数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情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性,促进儿童的数学素养得以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

猜你喜欢
水彩笔间隔苏教版
苏教版六下《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水果星球
我的水彩笔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间隔,是为了找到更好的自己
神奇水彩笔
神奇水彩笔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上楼梯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