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究:学生的学习真的发生了(上)

2019-09-10 07:22陈静静
关键词:阿嬷外婆校长

陈静静

摘要:学生真实学习的发生并不容易,特别是家庭条件一般、学习上经常遭困难的学生。构建学习共同体,需要教师多管齐下,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和引导。通过基于学情分析界定教学目标、重构学习环境、文本选择与解读、开展学习设计,为倾听与串联课堂做准备。

关键词:真实学习文本解读倾听关系学习设计

从教科研前辈黄建初老师那里得知南汇有一所新建初中。学校建立于2015年,建校之初由于周围配套的小区入住率比较低,所以生源很少,总共只有70人左右,教师有19人。2015年“六一”儿童节会演时,学校邀请黄建初老师参加“六一”儿童节。看到每一个学生都在台上表演节目,每一个教师都参与其中,黄老师热泪盈眶,还特别撰文纪念。在黄老师看来,这是真正做到了“一个都不能少”。

后来,黄老师带我认识了这所新建初中的S校长。校长带我参观了整个校园。学校的内部设施可以说非常先进,占地面积也非常大,而学生只有150多人,整个校园显得有点空旷。因为只有六年级和七年级两个年级,每个班都在20人左右。我和S校长说:“你们学校的条件得天独厚,20人左右的班级是发达国家的标准。”S校长笑了。我当时非常敏感地意识到这对学校来说是一个机遇。在S校长的邀请下,我和全校19位教师交流了如何进行学习共同体的课堂变革。交流持续到晚上6点多,黄老师全程在场,还建议我上一次学习共同体的课,让大家真真切切地体会一下。S校长也非常赞同。于是,就这样初步约定。

一、基于学情分析界定教学目标

从与S校长和黄老师的交流中我了解到,这所学校七年级的学生以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毕业生为主,几乎都是择校不成才选择了这里。学生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都不太好——有的連自己的名字都写不清楚;有的在课上几乎没有发过言;有的学生性情乖僻,不愿意与人交流……带班老师也曾经做过努力,但是效果不佳,所以有点儿失去了信心。S校长是一位有30多年教龄的经验丰富的教育工作者,但是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感到很是困惑和棘手。

这对我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同时,我也考虑到这些学生大多认知能力并没有问题,他们在学业上的困难,多数是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利造成的。让他们摆脱自卑、无助、恐慌是首要的工作。于是,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到亲近感、存在感,让课上从没有发过言的学生有机会参与进来。构建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进行长时间的培育,不能着急。这节课应该用最缓慢和舒服的方式来进行,给这些学生以心理的安全感与愉悦感,让他们对上课不再恐惧。

二、重构学习环境

我在参观校园的时候特意考察了教室。每个教室都宽敞、明亮,教室空间很大,后面还有大容量的储物柜,每个学生一张小桌子,彼此分开坐,几乎不能产生任何联系,可以想象他们上课时的样子。为了能够让学生之间产生联系,让学生更加安心地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轻松和愉悦,我与S校长约定进行“班级改造大作战”:桌子要摆成U字形,4人一组;给每张桌子铺上绿白格子的桌布,每张桌子摆上一个淡粉色的桌花;给每位学生准备一杯茶。S校长虽然觉得这些要求有点另类,但还是愿意尝试。我跟他说:“我们现在要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方法来进行教学。”S校长笑言:“还真是挺不一样的,很期待。”然后,我又与S校长约定:“给我两节课连上的时间,用80分钟来上这节课。”S校长面露难色,他觉得平时每节课45分钟学生都很难坚持到下课,如果是80分钟,学生可能坚持不下来。我请S校长放心,向他解释:“首先要建立学生相互协同、相互倾听的关系,要有更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深度学习。而且从初中教学总体进度来看,一篇好文章讲2—3节课也是正常的,只不过是两节课连上。”S校长将信将疑,但依然听从了我的安排。

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很重要,但是我们之前都不太重视。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环境对学生有很强的心理暗示作用。比如,让学生全部面朝老师,采用学生彼此分离的秧田式的课桌摆放方式,就是告诉他们:要听老师的,不要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要试图和其他学生交流。而U字形的课桌摆放方式,让学生和同伴坐在一起,面对学习任务、面对同伴,则是暗示学生:不要总把注意力放在老师这里,而是要放在学习任务上;遇到困难,也不要总想请教老师,要先自己思考,与同伴合作学习,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为什么要铺上绿白格子的桌布、摆上淡粉色的桌花并给每位学生准备一杯茶?从学情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因为家庭条件的限制,生活环境一直不太理想,在学校里也显得弱势。课堂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心理是不安全的,不知道如何去对待学习,也不知道如何去对待老师和同伴,更不知道如何对待一个素未谋面的“新老师”。这样的环境布置就是要让学生安心、舒适。心理的放松、愉悦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什么要用绿白格子的桌布,而不是红白格子?因为绿白格子具有镇定、安神的作用。这种布置仿效了英伦的咖啡馆理念,所有人进入这样的环境之后,就会卸下防备和包袱,化解不安,舒缓心情。同时,这样的环境让每一个人都有平等感和被尊重、被礼遇的感觉。这很大程度上会激发人自尊的需求和潜能,让学生形成一种“我值得被好好对待”的自尊感,对其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

另外,咖啡馆里每人一杯茶,给学生的暗示是:今天下午可以畅所欲言,我们就是在喝茶聊天。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就有很浓厚的咖啡馆文化,当时很多的学界名流都是在咖啡馆中进行学术探讨,推动人类的文明迈向新的进程。咖啡馆里人人平等、思想自由、环境舒适,它可以让所有人都进入“看似轻松实则深刻”的思考和研讨状态。而这正是这些学生从来没有经历过,但内心极为渴望的。我看到佐藤学老师也常常对学生的学习环境进行设计,他的要求是:柔软舒适,让每个人安心,让学生产生联系。这并不需要额外花费多少,而在于我们是否认为其重要或者有益。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尝试,而事实会告诉我环境的创设到底有没有作用。

三、文本选择与解读

我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选择文本。当时是期末,课文几乎都讲完了,要么选用下学期的文章,要么选择课外的文章。我的标准是,要选择能够吸引学生阅读兴趣的文本。要吸引学生,首先要吸引我。我首先对七年级下册的《外婆的手纹》这篇文章产生了兴趣。这是李汉荣先生的纪实性回忆散文,文字相当优美。不得不佩服李汉荣先生的文字功底,把外婆的一双巧手以及手中的针线活都描绘成了艺术品,那丛“欲开未开的水仙”和“游在岁月深处的小鱼”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这样美好的文字作品应该让学生们好好去体会。

就在我仔细研究《外婆的手纹》这篇文章,进入备课状态的时候,无意中翻开了另外一本书《佐贺的超级阿嬷》。这是日本喜剧泰斗岛田洋七的自传体小说,以八岁孩童昭广的口吻描述了他与年迈、乐观的阿嬷赤贫但快乐的童年生活。这篇小说文字非常淳朴,故事又很有趣。在赤贫的生活中,阿嬷想出种种小妙招儿来化解生活的困难。在很多人看来无法生存的环境中,阿嬷不但养大了几个儿女,还养大了外孙。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阻挡外婆生活下去的愿望。这种乐观、豁达的性格也传递给外孙。这个外孙也是一个不因贫穷而自卑,永远对生活充满期待的小家伙。一本书读完,我泪流满面。

我在《外婆的手纹》和《佐贺的超级阿嬷》两者间反复权衡,最后,还是选择了后者——《佐贺的超级阿嬷》,主要出于三点考量:

第一,从写作立场来看,《佐贺的超级阿嬷》是儿童视角,而《外婆的手纹》则是成人视角。虽然叙述者都是外孙的角色,但《外婆的手纹》是一个曾经懵懂但现在已经功成名就的成人,回望那个已经“不在”的外婆——虽然也是怀念,但对于孩子来说,那毕竟是大人之间的事情。而在《佐贺的超级阿嬷》中,昭广是一个八岁的少年,他的所有心理活动、语言、动作、想法无一不证明这是一个未曾长大的孩子。昭广懵懂无知,被带到一個陌生的环境中,与陌生的外婆生活在一起,原本是带着期望,可乡下的生活让他失望。但外婆有各种智慧,又让他看到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过。这是一个孩子最平常、最真实的状态,只有身处这个年龄的孩子才能真正体会那种心情。这个昭广其实就是学生的真实写照,更容易与学生心灵相通。

第二,从语言风格来看。与语言美妙的《外婆的手纹》相比,《佐贺的超级阿嬷》语言非常平实、简单,却彰显着淳朴话语的力量。语言最初是用于交流的,所以简洁和单纯是其重要特点。随着口语转化为文字,语言除了表达意义,还可以作为评价人的教养、身份、地位的重要媒介,于是,对语言的推敲和琢磨成为文字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但是有时候,我们因为过于重视辞藻的美妙而忘记进行最真实的表达;有时候,我们会用别人传授的、更高端的语言来表达,但表达的不是“我的内心”。这使得很多文字工作者写的东西与现实生活或者与真实的人的内心“隔着一层”,无法让人感受到平等的、真诚的交流,而是给人一种“作家无比伟大,我肯定写不来”的距离感。我即将面对的这些学生,他们内心的故事也非常多,但是他们没有机会言说。我希望能他们能够找回自己的真实话语权,在学过这篇文本以后,他们会知道,原来朴实的话语也可以写出好文章,可以真实地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

第三,从文章的体例来说,《外婆的手纹》是散文,而《佐贺的超级阿嬷》是自传体小说。散文以文字和情感见长,而小说则注重人物刻画和情节描述。《外婆的手纹》中的情感是一以贯之的,是对外婆的赞美和思念,对自己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回味。虽然语言非常优美,但在我看来,全文缺少一些变化和悬念,如同微风拂过水面,虽有涟漪,但总体上波澜不惊。《佐贺的超级阿嬷》写的是昭广这个小男孩与外婆在乡下的生活,故事情节相当生动。读者像坐过山车一样,随着昭广经历的变化,心情忽上忽下。上一刻还在为昭广因为生活艰苦而被送到如“鬼屋般”的乡下外婆家而感到恐惧和不安,下一刻早上醒来,昭广马上就喜欢上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刚刚还在想住在这“鬼屋”里的外婆是瘦骨嶙峋、面目狰狞的“山姥”,可是推开门出现的却是“气质高雅的老太太”。这样高雅的外婆本来应该是温暖可爱、对外孙疼爱有加的。但是没想到,这个外婆连基本的寒暄都没有,就把昭广带到后厨学煮饭……读者跟随作者穿山越岭,走过无数崎岖:本以为没有出路,没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本以为终于可以安顿下来,没想到又遇变故。这样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让人内心不得安歇,只想一口气读下去,否则就不过瘾。

另外,《外婆的手纹》写的是外婆的针线活,这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多少有些距离,毕竟现在的学生几乎都不太穿手工做的衣物了。而《佐贺的超级阿嬷》中所描述的农村生活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文中全景地展示了一个农村孩子的衣食住行和他生活的整个世界——即便是已经生活在城市多年的孩子,对这个世界也是相当有感情的,那是他们最难忘的童年生活。

我所思考的是,这些在农村出生、成长的孩子,来到城市中,或多或少对曾经的农村生活感到自卑,在潜意识中希望通过抹去农村的记忆来适应城市生活。这就使得他们遭遇“自我认知”的困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如果这些学生没有充分的“自我接纳”,没有建立起“自我认同感”,他们的内心会是纠结和痛苦的。这不但影响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而且影响他们整个的学校生活和未来发展。这些学生在学校的“不适应”已经充分表明了这一点。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在农村的经历是可贵的,农村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一份珍贵的财富。如果学生能够以“开放”“关爱”的态度去看待曾经的自己,看待自己成长的环境,那么他们将在发展“自我同一性”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

四、开展学习设计

(一)目标设定:让学生初步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阅读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喜欢阅读的人多半未来发展都会不错。但是对于这群学生来说,他们在家庭中很少能够接触到书,所以他们对书没有亲近感,无法体会到读书是一件有乐趣的事情。或许在他们看来,读书是一件苦差事,因此他们望而生畏。但是,并不是他们不能阅读,而是他们没有阅读的环境、阅读的习惯,还有就是他们没有遇到适合的好书,也没有遇到能与之共同品味读书乐趣的人。虽然他们缺少阅读经验,但是我却没有因此给他们降低要求——读小说的一章,而且还要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发展脉络——这是非常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好的方法,学生会感到困难,会有畏难情绪。我所有的设定和课上的设计都是在做学生的心理治愈工作,最大限度化解他们的紧张和畏难情绪,让他们知道阅读并不困难,阅读很有乐趣。

(二)给足阅读时间: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

基于对学生学情以及文本的整体分析,我选择了《佐贺的超级阿嬷》的第二章《从贫穷到贫穷》,写的是昭广从广岛这个大城市到佐贺的乡下,初来乍到,与外婆最初接触的一段时间的故事。这一章虽然不太长,但也有3500字,115节。这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也可算是长文了。因为文章比较长,而且我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所以一定要给足学生阅读时间,让他们与文本充分对话,深入到昭广的生活中去,将昭广的故事与自己的生活体验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深入的、不被打搅的阅读,才能让学习充分展开。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9年第6期百家讲坛(三)冲刺挑战性课题:给文章加合适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关于冲刺挑战性课题的设计,我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文本足够有吸引力,能够让学生沉下心去阅读,本不需要冲刺挑战性课题的引领。但是要形成协同学习的关系,需要每个学生都充分地与文本发生化学反应,冲刺挑战性课题就成为加速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这篇文本比较平实、自然,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应该没有大的困难。我可以让学生整体把握全文,在全文理解的基础上,再对细节进行理解和剖析。本堂课的重点是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故事情节脉络,研究课题的选择必须要兼顾这些方面。经过反复琢磨,我设计了一个课题——“给这一章起一个标题,并说明理由”。

经常写作的人都知道,文章的标题对全文既是引领,也是概括、总结,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标题起得好,文章就倍添光彩。但是标题往往让人伤脑筋,因为无论用哪个标题都觉得好像还不够火候,还没有把想说的事情说透,所以很多作者往往会在标题上费一番工夫,来回修改。这就为学生不断深入文本提供了契机,对标题的斟酌,让他们继续阅读,继续探究。而且“起标题”没有对错、高低之分,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進来。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没有门槛的,但是一旦跨进了这个门,就会不断地被推动向前,没有后退的余地。因为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总有向前走的空间。

(四)主要方法:倾听、倾听再倾听

这节课,我准备了阅读的文本,准备了舒缓的音乐,在校长的帮助下布置了一个咖啡馆般的环境,我唯独没有准备的是PPT或者教案。我告诉自己,这节课我要做一个“安静的女子”,与学生一起享受难得的下午茶时光。我不要给学生设计路线,也不想牵着学生往前走,而是让他们走在前面,我要做最好的倾听者——不打算让学生记住什么重点、难点和要点,只是与学生一起用心去体会,与作者、与文中的昭广和外婆充分对话。至于学生起了什么样的标题,或者得出什么样的结论,都暂且不论,因为我没打算框定他们,只希望他们跟着自己的心走,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而我相信,真实感受对于这群学生来说才是最珍贵的,或许,这种对阅读的感动和爱可以带他们走得更远。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阿嬷外婆校长
破耳兔
唠叨的外婆
佐贺的超级阿嬷
抠门儿的朵阿嬷
外婆的钱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外婆回来了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