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品质的培养

2019-09-10 17:13刘行
家长·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培养小学数学

刘行

摘要: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起点,对于学生学习现代社会公民必需的数学基础,应该采取一种不同于其他学习方式的独特方法。为此,本文在小学数学中建立基本数学品质的基础上,研究了有效的学习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必须遵循思维规律,以学习思考为中心,考虑一种“趣味、思考、自然”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品质;培养

众所周知,数学在激发学生思维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数学教师对学生思维教学进行了重要的研究。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意见交流,是许多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工作重点。然而,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薄弱,表达能力差,师生思想交流困难,这些因素影响着小学生数学品质的研究。事实上,研究小学数学品质的内涵和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各学科培养的共同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数学素养首先表现为一个理性思考的过程。人类对数字的感觉、数学概念、数学思想、应用数学能力,这些都是在数学理性思维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数学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来实施教育工作,数学教学中隐藏着学生的态度和情感价值观。有学者认为,教育应以研究“知识的力量”为目标,数学“教学生思考”已被反复强调。思维只能在精神上容纳数学精神,才能使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显著提高。因此,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提高数学教育质量,是数学教育的首要任务。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品质的培养方法

(一)利用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行培养

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指向,它是学习冲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凡是学习数学成功的人都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小学生的感情很不稳定,很容易转化为积极的数学教育。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在成年人看来,进步是非常缓慢的,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框架下,应将数学的范围扩大到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事实上,让学生进行分类讨论实验,结合数字、模型、符号等数学推理方法,能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以小学生的生活体验作为数学品质培养的起点

数学概念给出了一个既困难又枯燥的概念。这通常集中在数学的逻辑关系上。数学的严谨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消除不合理的误差,保持数学的准确性,但也将聪明的思想切割开来,扼杀数学的生命。受弗里德里希现实主义数学教育思想的启发,一些科学家开发了一种“自然模型”,并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以弥合日常经验与数学之间的鸿沟。它与数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观察、分类和比较真实的物质,提取事物的属性,并监测属性和规律。基于一系列的思维过程,如应用不同的思维方法,从广义上解决数学问题,并逐渐提高灵活性、灵巧性、复杂性和创造性的初始特征。例如,在第一章中,排除了附录10中的数字识别后,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0、1、2、3、4、5、6、7、8、9”十个数字填空,每个数字只填一次:□+□=□+□=□+□=□+□=□+□。对于数学一年级新生来说,这个问题仍然很复杂。但此时教师提供了数学知识,联系到一项有关孩子的技能,激发了学生看待生活的兴趣。这一解决方案完全反映了杜威“教育就是生活”理论的问题,学校必须简化现实社会生活,使之在儿童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

(三)增强数学文化的吸引力

所谓“文化”的解释是:广义上讲,这是指人类社會历史行为中所包含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从狭义上讲,这是指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体系组织。不同形式的数学文化有不同的观点。数学文化是数学课程的一部分,是建立符号化、逻辑化数学系统的伟大途径,包括哲学、美、语言和数学中的其他人类情绪,足以改善人类的文化和个性。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努力保持小学生在童年无知时对数学产生的良好情感,理解数学是一个内容丰富、文化独特的知识体系。数学文化中最密切相关的故事是数学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理解数学发现过程可以让学生体验数学推理真实而重要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教科书中相对直观的模式。在学习数学知识、创造和发展数学知识、学习和思考关于数学工作的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对数学概念和规则的需要。通过提出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慢慢地学习数学的深层文化。

(四)数学之美使数学文化更加鲜明

数学教育应尝试对数学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以发现其智力美,搜集能够展现更多数学美的材料,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独特魅力。如果小学数学能够渗透美学、心理学等人文教育,那么教科书就可以更深入地挖掘审美内容和文化意义,并在适当的时候对数学内容和数学史料进行适当的分析。小学教师必须研究数学文化的表现,努力表现数学的人文精神。

(五)拓展学生知识,提高学习体验质量

学生必须清楚地知道该做什么和为什么。这就要求学生预先设定计划、目标,以提高学习主动性、灵感和创造力。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识别、处理和理解学习内容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自我组织和自我控制的过程,其程度取决于元认知水平。实践证明,数学高、低年级学生在协同效应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最终表现为在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的差异。

二、结语

学习数学更多地依赖于教学指导。基于对年龄相关特征、心理特征、小学生教育原则的认识,必须遵循小学生发展的规律,逐步推进学生的理性思维。小学数学的数学品质来源于丰富的数学活动,以数学思维和数学感知为标准,以积极情感的数学修养为纽带。本研究认为,小学生的数学品质是小学生在整个生活和社会发展中满足其发展需要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基本能力,包括应用意识、计算能力等。在教学中,应注意小学生数学视角的观察、数学思维方法、数学语言对智力因素的表达以及非智力因素中的积极情感。

(责编  唐琳娜)

参考文献:

[1]杜昺睿.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12).

[2]周淑红.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培养小学数学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