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初探

2019-09-10 07:22马胜强
家长·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合作物理初中

马胜强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在教育方面有着质的飞跃,我国的教学水平也有着同步的提高,先进教育理念正在改变着传统教育模式。在新课标指导下,教师不再占据主导地位,而是慢慢转变为引导者,进而逐步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由此,就慢慢演化出各种不同的教育教学模式来适应当前的教育理念。在这个模式当中,目前最热门的就是小组合作式学习,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合作

小组合作式学习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与教师情感的交流,提高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在思索问题时还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了解。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要注意学生发展规律,并根据学生特点合理进行小组成员划分,使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进步,相互成长,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拓宽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学习知识的能力。

一、尊重学生差异,合理分配小组,保证小组学习的高效性

在初中阶段想要在物理课程中融入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就要考虑到小组的划分。教师要将学生的能力进行划分,物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可以从多角度观察学生,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以确保合作小组分配的科学性。同时教师也要考虑好学生的性别划分,同组之内的学生性别最好均等,这样在讨论问题时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在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中,一定要保证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譬如在小组中一定要有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让他带动小组中一到两个对知识理解能有限的学生,以此保证学习小组中学习层次的完整性。在进行完分组后,教师也要重新规划自己的上课内容。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很难有时间进行深度的讲解,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中获得学习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重新对课堂内容进行合理规划,要确保课堂教学内容能够被小组中绝大部分人所理解。同时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然后进行观察,将学生反馈的难点和疑点进行针对性讲解。例如,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地点的气压的不同,让学生在小组中自由地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答案和猜测,这时教师不要干预学生的讨论,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借助自己对大气压强的理解和疑问,慢慢讨论出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有哪些。然后,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和课本中的介绍进行猜想和探究,进一步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如,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温度、高度、材质的不同都可能会影响到大气压强。然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推测进行深入的引导并将引导的结果进行探讨。在课堂的结尾,教师也可以对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着重地进行深度讲解。

二、适度指导,促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自主学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虽然有着很多的好处,但是也存在着相当多明显的问题,那就是课堂缺少了教师的深度拓展讲解。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很难始终保持着较强的自主学习性,因为初中学生仍然是带有感性的认知,学生的自我掌控能力不好,自律性较差。这也是很多初中物理教师一直所担心的问题。因此,在合作学习中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可能会受到更深层次的影响,进而过分依赖于小组的其他成员或者是在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课堂探讨时不说话、不思考,反而一直依赖着队友的努力来“滥竽充数”。这就导致了合作式学习不如传统教学效果好。因此,在进行合作教学时,教师要对合作学习方式和尺度进行把握,通过提问或者是引导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进行磁悬浮的讲解时,教师就可以浮力为中心对学生进行提问。比如,大家小时候有没有玩过磁铁?两个相同的极放在一起时,磁铁是不是就会分开呢?磁悬浮列车就是应用了磁力的相吸和相斥来运行的,那么下面就以磁力的应用为中心展开猜想与讨论。这样通过问题带入就会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动态,保持小组学习的同步性

其实,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本质就是让学生通过集体合作打开学习思路,锻炼思考能力和互相合作能力,进而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这样的方式可以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点,帮助学生将有限的知识牢牢掌握。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很多问题并不是学生讨论就能够解决的,即使学生自己解决了一些问题,仍旧在这些问题之中还会存在着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因此,教师需要在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多听、多走,将学生在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然后通过自身的努力,引导学生将问题进行理解和转换,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例如,在惯性力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发现一些爱动脑的学生积极地进行讨论,但是一些不爱动手动脑的学生,则是三缄其口,一言不发,这时小组合作就会产生不同步的现象,小组之间成员差距越来越大,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就可以将学生不同步的现象进行改变,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

比如,教师可以生活实际的小案例为基础,向学生讲解惯性,再让学生进行讨论。如,大家都参加过运动会,但是有没有发现,每次在进行短跑的赛跑时,当我们跑到终点后,很难马上就停下來,而是还要向前跑那么一两步,如果直接停下来,就有可能摔倒,或者当我们乘坐公交车时,如果公交车急刹或者转弯,我们的身体明明是站直不动的,但是就会突然地向前倾倒,这就是惯性的作用。利用生活的常识,可以很容易地让学生找到共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

四、结语

合作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但是合作教学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还需要教师通过实际的教学不断地进行实践和改良,以此提高合作式学习在初中物理的使用效果。

(责编  唐琳娜)

参考文献:

[1]赵昕. 合作学习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7(7).

猜你喜欢
合作物理初中
留言板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