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幼儿对图形与空间的认识

2019-09-10 17:13陈家欢
家长·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低结构材料

陈家欢

摘要:在对幼儿的教学中,教学材料可以说是幼儿开展活动的有效工具,它能够让幼儿通过对材料的解构与重组,完成智力的发育。由于低结构材料的可塑性更好,教师可以巧妙运用低结构材料对幼儿展开教学,从而开发幼儿的无限智慧,逐渐提高幼儿对图形与空间的认识。

关键词:低结构材料;无限智慧;图形与空间

在幼儿最初的成长和发展阶段,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智力开发以及幼儿教学启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如今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仅仅对幼儿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更多的是利用有效的活动材料设计,培养幼儿智力开发及动手能力和对图形空间的认识,促进幼儿今后的全面发展。所以文本以低结构材料,即具有色彩鲜艳,没有固定形状简单易变性的材料,在幼儿教学中提高幼儿图形与空间的认识为研究主题,提出相应对策,从而开发幼儿的无限智慧,推进幼儿发展。

一、融合生活元素,让材料大变身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念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从教育理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与我们的实际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起始,更应当将生活化的元素融入其中,从而更好地构建学前教育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我们的生活中,低結构材料的运用可以说是非常广泛的。由于低结构材料的可塑性、安全性非常强,并且获取方法很方便又兼顾环保,所以教师可以根据生活中常见的低结构材料进行教学,从而让幼儿在解构重组中,实现图形与空间认知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带领幼儿以“我的小小笔筒”为主题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幼儿在课下搜集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像牛奶纸箱、易拉罐、报纸、纸工刀、塑料管等低结构材料。活动开始,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为幼儿展示不同形状样式的笔筒图片,让小朋友对笔筒的形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紧接着教师可以向小朋友进行笔筒制作方法的演示,随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将自己准备的低结构材料进行大变样,剪裁出各种不同的形状笔筒样式,有圆柱体的、长方体的、正方体等,并对自己制作出的笔筒进行装饰,最后教师引导幼儿对不同形状的笔筒进行指认,看看哪些小朋友认识的图形最多,进而强化幼儿对图形与空间的认知能力。

二、开展游戏活动,玩转图形空间

随着课程游戏化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认识到了课程游戏化的发展趋势。教师在课堂的教学环节中,将游戏与教学材料结合,引导幼儿玩转图形空间,不仅能让幼儿对探索图形与空间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能使幼儿在游戏化的课堂上建立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求,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同时随着教师对教学材料运用次数的增多,慢慢地发现,相比较一些复杂、品种多样的玩具材料来说,低结构材料更能够挖掘幼儿的潜能,帮助他们培养对图形与空间的认知能力。

比如,在对幼儿进行图形与空间认知能力培养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带领幼儿进行以“我是拼图小能手”为主题的游戏活动,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好各种低结构材料,并将小朋友分成两两为一个小组,随后教师向幼儿宣布游戏规则,每个小组中抽出一名小朋友,利用低结构材料在硬纸板上制作自己喜欢的图形,然后让小组中的另一名小朋友进行仔细的观看,随后教师将硬纸板划开成不等的部分,让幼儿对刚才分解的硬纸板进行拼接,并还原出完整的图。紧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说出部分图的位置以及相互关系,如上面、下面、相邻等,从而加强幼儿对图形和空间的认识,让幼儿玩转图形空间。最后教师可以对刚才表现好的小朋友进行奖励,以此作为鼓励。

三、创建实践活动,注重空间体验

对幼儿来说,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对幼儿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而对于没有固定规则的材料而言,低结构材料更能给幼儿提供创造想象的空间,调动幼儿参与课堂的兴趣,提高幼儿进行材料解构重组的欲望,从而逐渐培养幼儿思维活跃度,实现对幼儿想象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对幼儿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多为幼儿创建实践活动,让幼儿自己多动手、勤动脑,进而注重幼儿的空间体验,拓展幼儿的想象能力。

例如,为了让幼儿认识空间图形之间的关系,以及物体在变形后其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保持不变,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空间体验,从而实现对幼儿想象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准备一些像旧针织布、手工刀、纸等低结构材料。随后教师让小朋友在旧针织布上画上物体图,在硬纸板上分别画出该物体变形后的各种形态。紧接着,教师引导幼儿在不把布撕坏的情况下,对旧针织布用扭、拽、扯的方式进行操作,使画布上的物体图与硬纸板上该物体的变形图相似,最后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提问,让小朋友指出变形后物体各部位的关系,进而帮助幼儿认识材料,理解空间关系。

四、利用层级设计,实现智力发展

从多元智能理论中我们知道,幼儿都是相互独立存在的个体,他们在智力发展的水平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在现如今对幼儿的教学中,也越来越注重个性化教学。所以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学环节设计时,可以利用层级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幼儿对图形和空间认识能力的强弱,将与之相对应的低结构材料发放给幼儿,从而使各个层级的幼儿都能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得到成长,进而增强幼儿的学习能力,实现智力发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低结构材料对培养幼儿图形与空间认知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对幼儿进行材料创作的限制最少,小朋友可以运用自己本身的知识、经验,展开充分的想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经验,融合生活元素,并结合低结构材料的特点,创建实践活动,从而逐渐凸显低结构材料对提高幼儿图形与空间认知能力的价值。

(责编  张 欣)

参考文献:

[1]周莉莎,刁玲.小废品,大用途——废旧材料在幼儿数学认知活动中的运用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7(10).

[2]高美娇.幼儿图形以及空间关系的感知特点与学习路径[J].幼儿教育,2013(Z6).

[3]陈青.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能力——大班“图形碰碰乐”教学设计[J].现代教学,2015(Z3).

猜你喜欢
低结构材料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策略探析
低结构材料在科学区域活动中的投放
谈教师在幼儿与低结构材料互动中的观察与指导策略
区角游戏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
基于多元方式投放低结构材料的幼儿个别化学习研究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策略
起思维之源,活创新之水
低结构材料在区域游戏中的运用探究
基于多元方式投放低结构材料的幼儿个别化学习研究
自主性区域活动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