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德育功能

2019-09-10 17:54黄钰莹
青年生活 2019年6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功能

黄钰莹

摘 要: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3月16日的记者会,针对高校思政课的问题提出了“不能把思政课脱离学生具体的成长环境和过程”。我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区域性的典型活态文化,镌刻着丰富的民族文明印记,蕴含了本民族世代相承的文化和思想精髓。它体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环境、历史文化、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宗教信仰,这种文化形式在政治、道德、情感维度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深入挖掘和合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德育功能,对反思当代中国德育的实践有着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德育;功能

中国德育具有多元性的特质,是一个兼容56个民族的复合系统,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传统而老旧的的高校德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较好的适应民族地区的的德育需求。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德育的特殊性,不能一概而论而开展德育工作,将普遍原理生搬硬套到少数民族的德育工作中去,在而应该有效利用不同层级的特殊功能,因地制宜地采取德育措施。这种方法不仅有效地传承了传统文化,更能扩大德育的内容和范式,从而为传统德育注入新鲜的活力。

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了一个民族旧时的历史记忆、原生的演变形态,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根源,是我国珍贵的宝藏。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在地大物博的广袤土地上珍藏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和传承,不断有文化项目通过媒体得以传播,进而被大众所熟知和接受,大量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在少数民族地區的非遗影响力不断得以发挥的同时,其保护工作亦面临诸多危机和挑战。在这种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条件下,保护工作很容易陷入经济转型的困境中,因此,树立危机意识的工作迫在眉睫,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也应该早日被提上日程。

(一)进展与成就

淳朴、浓郁而别具一格的非物质文化酝酿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得天独厚的地区风貌也孕育了不同民族的社会特征、性格特征、审美情趣、民俗习惯和信仰,反映了该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经济状况、发展程度,更潜在地在情感层次上和意识形态上凸显了少数民族群体自己的道德选择。

独特的地域特征、生活习惯和语言文字等等构成了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风貌。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民间信仰、本族崇拜,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神话传说、歌谣、雕刻、绘画、音乐、舞蹈、建筑和独特的餐饮文化等。迄今为止,在联合国最近一次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我国申报成功的的项目一共占据了28项,其中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代表作占据了9项,占我们国项目总数的三分之一,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申报的木卡姆艺术、内蒙古自治区申报的长调民歌和蒙古族呼麦、青海省申报的热贡艺术、以及格萨(斯)尔、侗族大歌、朝鲜族农乐舞、藏戏,还有多个民族共同申报传承的花儿,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名单中列入了维吾尔族的麦西热甫、黎族的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族的羌年3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4年,国家对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进行了公示,在新入选153项项目名单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据了三分之一,其中民间文学占据了9项,传统音乐9项,传统舞蹈13项目,传统曲艺1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2项,民俗10项,美术项目5个,医药项目2个,传统技艺3个。品种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少数民族人民精神文明成果的缩影,亦是一卷活态的民族历史,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由此可见,少数民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的贡献不容小觑。

(二)问题与挑战

近些年在国家的政策扶持下,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逐渐深化,与外界的沟通交流日益频繁,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播力度。另一方面,在其他民族文化的冲击下,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开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原有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特点等难从以保持。即使是在少数民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其传统文化也不可避免地日益被同化,例如非遗中的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手工业等项目也面临失传的困境。

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商业化社会的价值观不断对中国青年的道德价值构成威胁。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自我中心主义,以利为导向的价值观以及严重危害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也是对少数民族价值观的一个巨大挑战。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德育现状还存在着文化内涵缺失,区域性无从体现、理论实践脱节、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难以调动积极性的问题。

(一)文化内涵缺失,区域特殊性无从体现

就许多少数民族高校德育实施的现实来看,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都是采用的全国统一教材和课程大纲,课程内容仅仅就是单一的思想品德课,其中普遍缺乏本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的融入。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设置失衡、课堂内容缺乏,专业的师资不足。由于少数民族学生有着自己的从小生长的环境、受到的文化熏陶不同,看待问题的视角、思维方式等等也会有所差异,以及如果只是实施和汉族地区一样的道德教育,不利于尊重民族性、多样性,也不利于学生的真的的理解、认同学校的德育工作,更不利于学生内化学校德育知识。同时,文化内涵的缺失也是没有因地制宜的表现,学校德育的坏境在很大程度是由学生生活的环境决定的,家庭文化、社区文化等影响了学生固有的知识体系,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情感,根据本地、甚至本校挖掘这些当地的资源,不仅可以传承民族优秀品质,也可以营造出更有人文气息的德育氛围。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过于偏重理论教学

与普遍地区的德育现状相似,少数民族地区的的德育具有功利性,往往仅限于书本理论知识,理论是种子,实践是枝叶,行动比说话重要,而德育工作大部分没有考察学生具体的情况,如果仅限于传统的说教,而不贴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日常生活举办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将减少其实效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丰富且可实施性极强的活动资源,例如歌舞、传统音乐等等,如果能将德育和这些丰富的活动相结合起来,将有利于学生从实践中感知德育,将学习到的书本上的非遗理论知识有效运用到日常实践活动中去。

鉴于以上现状,和非物质文化的特点,笔者提出要深入挖掘和充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德育功能,从而更有效地实施高校德育工作。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德育功能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厚的德育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形成中国化思维方式。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从而提高大学生素质。笔者主要从政治、道德、情感三个维度来论述其功能。

(一)政治层面的教育功能

弘扬非物质文化,对形成少数民族地区爱国主义精神、提升民族自豪感,形成民族凝聚力,从而促进民族大团结有着重要意义。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用各种形式表示着对榜样的赞美与歌颂,爱国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榜样的力量。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中,直接以爱国英雄人物的事迹和精神为依托发展而来的少数民族非遗项目数量巨多,例如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这天是布洛陀的生日,后来演变成了壮族人民群众祭拜他的重要日子,作为创世神和道德神,布洛陀在壮族人民群众中间有着崇高的地位,是信仰的代表,也象征了正义和爱国,是人们能够寄托希冀和美好愿望的民族始祖。

另外,一些“非遗”项目包含着以英雄人物事迹和精神为内容题材的创作。例如蒙古族的科尔沁潮尔史诗,内容讲述了内容讲述天神脱胎下凡,生长为可汗和英雄,与作恶人间、毒害百姓的恶魔——蟒古思勇敢机智地进行战斗,最后保卫家乡、捍卫民族利益的故事。又如满族民间故事中,讲述了——满族“巴图鲁”萨布素的故事,萨布素是抗击罗刹人的大英雄。在一次与敌人作战的过程时,和自己民族的人走散了。他虽然单人匹马,最后却给赫哲人提供了周密的作战计划,最后和赫哲人一起擊败了罗刹人,保卫了共同的家园的故事。这些英雄人物以正面的示范形象起到了榜样的作用,这种榜样的引领作用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

继承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让少数民族高校的学生体会到本民族文化中蕴藏的丰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从这些闪耀而奋进的英雄人物中体悟到真正的家国情怀,另一方面,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利于重塑民族历史记忆,少数民族学生能跟着这些英雄史传梦回历史长河,从而更好地了解本民族的发展进程和别具一格的民族信仰习惯,进而从心底激发出少数民族学生潜在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加深对国家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在这些基础上形成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民族凝聚力,这对全力打造规范和谐的校园德育环境和良好的政治文明环境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道德层面的教育功能

1.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许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都表达了本民族崇高的道德追求,要行善积德、诚实守信、刚正不阿,敢于同命运抗争的优秀品质。例如满族民间故事中,讲述了伊通一名老财主和他三个儿子的故事:老财主想考验三兄弟的品性,所以就让他们各自带着钱和一匹马出发,看谁赚的钱更多。老大和老二比较聪明狡猾,把钱拿去生意了,而老三比较老实忠厚,把钱都给了一个无依无靠的老和尚,老和尚感动万分,给了老三一个可以变出自己任何想要的东西的小瓢。回到家后,老三因为赚的钱最少,只得到了一间小破房,于是用小瓢变出了两间大瓦房。没想到遭到了哥哥们的眼红,他们霸占了老三的大房子,并且把老三赶到了石头山上去,最后,哥哥们霸占的房子变成了光秃秃的石头,因为自己的贪婪受到了惩罚。对比大哥和二哥的心胸狭窄、不劳而获,三弟的淳朴善良、忠厚老实、愿意吃苦耐劳的品性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缺少的,特别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年轻一代喜欢盲目地攀比、享乐、用金钱来衡量一切,而忽视了许多情感和道德层面上的东西,这很很容易导致自己陷进拜金主义的泥潭。

又如,位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人所创造的阿诗玛,讲述或演唱了彝族姑娘阿诗玛不屈不挠、坚韧不屈地和邪恶势力和命运作斗争的故事,虽然重点是讲爱情故事,却体现了少数民族女性面对强权势力奋力抵抗、敢于挑战命运不公的精神。而高校学生正是需要这种面对困难不服输的坚毅品质。同样体现人物良好道德品质的还有蒙古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巴拉根仓的故事,主人公巴拉根仓作为蒙古族劳动人民的代表,十分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面对一些官僚们给他加上莫须有罪名加以迫害时,每次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化解,他在民间有着很深厚的群众基础,是机智和正义的化身。反观当代高校,利己思潮盛行,许多大学生都只关心和自己前途或者利益相关的事情,对于他人、的社会利益持冷漠态度,学习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有利于强化大学生做正义之人的愿望,从而使大学生养成刚正不阿、见义智为的道德作风。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中蕴涵的道德理念对于少数民族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准则,学习此类文化有利于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在少数民族学生认识、学习优良品德,并将其内化于心方面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2.养成文明的礼仪习惯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伦理,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礼仪习俗,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中也凸显了少数民族对文明礼仪习惯的强调,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分类虽然并没有特意列出专门的礼仪项目,但是少数民族礼仪传统渗透在了各个方面,在其他名录中多多少少都有体现,并且主要体现在民俗方面。例如,羌族的羌年的礼仪十分庄严肃穆,尤其讲究祭祀礼仪;再如蒙古族的那达慕,一般在每年的七月或者八月举行,其原意为游戏和娱乐,有献上哈达、献上美酒,以示对尊重的礼仪传统。

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强调“礼”的重要性,而当前高校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导致了其中大部分的人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礼仪意识单薄的现状,而少数民族群体有自己的礼仪规范,因此以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礼仪德育思想对学生进行规范和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礼”的规范教育不能只是一昧地灌输,而应该寻求一种更加内形于心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以礼待人,促进个人于他人人际关系的和谐。上述的非遗可以积极鼓励中国学生意识到社会责任与自我价值实现之间的平衡,使学生进行日常的道德反省,从而形成内化于心的道德风尚。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逐步强化自我意识,逐步克服自我中心和自我中心行为,做到真正的“以礼待人”。特别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学习本民族非遗中约定俗称的礼仪不仅可以养成独特的行为规范,也是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途径;而对于汉族学生而言,学习这些礼仪习惯有利于理解和尊重其他少数民族同学的礼仪习惯,认识到多元文化的丰富内涵。

(三)情感层面的教育功能

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意识的重要构成因素,对于人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导向作用,非物质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民族情感,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在认知和情感上具有普通德育内容不具备的融合情感、促进沟通交流的功能,各项非遗活动都融入了少数民族浓厚的情感。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潜在而又独特的情感要素进行深入挖掘,并将其运用到高校德育工作中,是一种更加关注学生内心体验的做法。有利于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情感,从而形成深层次的、富有人情味和人文气息的道德教育。少数民族的歌舞文化一般都是参与度极高的集体项目,例如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的达体舞,是一项集体参与度非常高的民族舞蹈活动,每逢一年一度的七月火把节,无论是男女老少都会集聚一堂,在打完火把后围在坝子里手拉着手跳这种舞蹈。达体舞并不只是节庆才能跳的舞蹈,在凉山州的西昌市,人们也可以把它作为茶余饭后的一项休闲活动,推崇这项活动,对于促进各民族团结、加强沟通与交流,从而加深彼此间的友谊起到重要作用。同样,融歌舞、讲故事等娱乐活动为一体的维吾尔刀郎麦西热甫,也体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的人文关切。这一系列的团体活动不仅能体现民族文化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也能促进本民族或各民族之间情感的交流。现在很多带有民族特色的高校也将这些活动作为了促进民族情感交流的活动予以提倡,但是这次活动多是依托社团和学生组织进行。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中寄托着各族人民丰厚的民族情感,只有自身产生情感体验,才能在情感上引起的共鸣,这更有利于产生道德动机,才能进而激发出更长远和深层次的道德实践。

因此,在了解了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丰富德育功能后,我们由此要开始重新思考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道德教育实践的主要意义。由于中国大多数高校的道德教育在激烈的竞争时代下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对于少数民族非遗德育功能的看法则可以加深我们的意识。同时,也可以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德育实践的道路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参考文献:

[1]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著.国家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解[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

[2]王军、董艳主编.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M]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

[3]杜时忠.论德育走向[J].教育研究,2012,33(02):60-64.

[4]檀传宝.德育形态的历史演进与现实价值[J].教育研究,2014,35(06):25-32.

[5]许瑜.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研究[D].华侨大学,2014.

[6]肖丽萍.武陵山区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研究[D].中南大学,2014.

[7]赵永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8]郑永廷.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发展研究[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7.

[9]徐金龙.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1.

[10]叶卫舸.“非遗”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发现与利用[J].中国高等教育,2011:2.

[1]徐金龙.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1.

[2]叶卫舸.“非遗”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发现与利用[J].中国高等教育,2011.2.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功能
数学的翻译功能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我有特异功能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论湘西地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功能关系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