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题作统领,改变教师的教育行走方式

2019-09-10 07:22金洁萍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19年6期

金洁萍

【摘要】微课题,从小处着手,以一个学期或一学年的时间研究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小问题,遇到的小困惑,结合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解决问题,把研究过程与常态化的教育教学融为一体,让微课题研究有看得见的成效。以微课题为统领,开展教师多样化、特色化的研修活动,能更好地营造一种美好的教育生活,让教师们有看得见的成长。

【关键词】“一课三磨” “一书三读” “一文三改” “一题三讲”

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方式。然而,在众多教师眼里,课题研究却是一件高不可攀、苦不堪言的事。

一、课题研究,当前现状扫描

(一)缺少研究的意识

首先,每位教师的工作都很繁忙,每天除了上课、批改作业以外,还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不折不扣做好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按要求完成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这些工作都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写教育教学论文,做课题研究都是工作时间以外的事,很多教师不愿意耗费自己的休息时间。其次,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决定着学校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所以大多教师认为教学、批改作业、辅导后进生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而科研、论文评比活动、课题申报是闲暇之余愿意做就做,不愿意做可以不做的事,已被教师逐渐淡化,甚至逐渐远离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

(二)缺少科研的真实

课题研究不是心血来潮想做就能做好的事,它需要教师有阅读的积淀和平时的教育教学观察,有了积累、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感悟。然而,有的教师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申报了课题、立项了课题后就认为大功告成,不愿意再花时间去实实在在地研究,也有的教师因为缺乏专家的引领,缺乏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知识与理念的铺垫,在研究的过程中没有确定正确的研究内容和合理的研究方法,于是课题研究少了真实的研究过程,没有具体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呈现出假、大、空的状态,表面做得光鲜亮丽,而实际的科研效用与价值却甚微。

(三)缺少与教育教学的联系

我们要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课题研究的内容,把问题作为研究的起点,把反思作为研究的方法,那么就能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更好地解决日常的难题、困惑,从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与水平。所以说,课题研究要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而不应该脱离教育教学,被视为一种负担。如果说课题研究是水,那么课堂教学、教育工作的实践就是源源不断的水源;如果说教育教学的实践是一艘前行的船,那么课题研究就是掌船的舵。唯有两者有机结合,互相促进,我们才能带着研究的眼光在教育教学的路上走得更远。而在一些教师眼里,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是两条分离的轨道,没有实践作为依托,研究就没有了生命;没有了研究引领方向,教育教学工作就没有了活力。

二、微课题研究,提升教科研的品质

微课题研究,体现其“微”的特点。首先,研究的内容着眼于小问题,从小处着手,确立研究的课题,着眼点并不大。其次,研究的时间比较短,可以用一个学期或是一学年完成研究。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通过实践与反思解决问题,把研究过程与常态化的教学融为一体,让微课题研究的成效显而易见。

(一)切入点小,易操作

微课题研究的是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小问题,遇到的小困惑,切入点小而具体,更易于教师们清晰地定位研究方向,以及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随后,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通过实践与反思来解决问题,因为日常工作亦是研究的过程。把研究过程与常态化的教育教学融为一体,课题研究的成效就显而易见。当教师的日常教学与研究整合起来,教师就成了一个研究者,找到了自身的价值,从而感到更有成就感。

(二)研究落地,更实在

首先,以微课题研究为抓手,教师可以将一学期或是一学年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读书、随笔等活动都围绕微课题的研究展开。因此,微课题具有引领、导向作用,它使得教师的教学“七认真”工作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其次,微课题的研究能促进教师对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反思,并带动教师积累经验,促进教育教学研究,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实现教研和科研的专业整合,从而使课题研究得更深、更透、更实。

(三)短线研究,更高效

微课题研究的时间短,利用一个学期或是一学年的时间就能解决一个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在短期内有一定的收获,研究更快捷、高效。微课题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工作,用微课题凝聚思想,以“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的真研究、常态化研究改进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现场学习力和反思能力,使教师从经验到理念获得了一种“质”的提升。在研究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得到转变,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多的创新,教师像“一课一得”那样尝到了甜头,就会自然而然体悟到微课题研究花费的精力不多,但是却能有看得见的成果。

三、微课题研究,统领多种研修方式

以微课题研究作为统领,结合“一课三磨”“一书三读”“一文三改”“一题三讲”多种路径促进教师成长。

(一)“一课三磨”

“一课三磨”就是把课堂中出现的问题、难题作为研究内容,制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可以说是教研与科研的校本化整合的升级版。

“一课三磨”以教师自主设计、团队合作研究等多种“磨课”形式,聚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或难题,反复“磨课”三次,探究“磨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环环相扣,形成前因后果的问题链,在个人与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发现根源性问题、操作性问题、延伸性问题,并通过反复研究磨砺,最终获得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

1.聚焦问题,不同的教师来教学

以同题异构进行的磨课方式,侧重的“异构”就是体现同一问题由于执教教师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而采取的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从“异”中两相比较,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共性化的规律,从而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佳策略。对教材有不同的解读,對课程有不同的认识,对教学有不同的思想,对文本有不同的设计,这样不同的教学风格才成就了不同的课堂。同中求异,更好地凸显了研究内容的价值,使研究的问题在冲突中融合,在执教者的教学思想与教学主张中,在真实的课堂中,探寻到最切合学生需要、最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解决教学难题的方法。

2.体现目标,在不同年段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每个学段的目标作出了较为清晰的界定。但是,并不是所有语文教师都能清晰地明确所教学段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如何让这些静止的文字真正成为课堂中正确的导向,这就是值得我们探究的主题。用一种大胆的、创新的尝试——同一内容,在不同年段进行教学,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阅读经历,到底教什么?在三次磨课中,研课教师就能明晰领悟到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活动,其实本质都是为了指向学生言语智能的发展。带着研究的眼光,就能更好地触摸到学科教学的最清晰的本质。

3.不同课时,展现教学全过程

公开课的展示,执教教师往往会选择最能教出彩的内容。拿语文课来说,各大展示活动中频频听到的总是课文的第二课时居多,而第一课时、第三课时的教学常常被人漠视或忽略,更难看到一篇课文分三课时同时呈现整篇课文的完整教学。如何上好第一课时?第三课时可以上什么内容?这也是大家的困惑。一篇课文如何合理地分课时完成教学?每个课时应该教什么?确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应该怎么教?其实每一堂课所承担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都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如果能带着研究的眼光,对教学设计进行三次研讨、三次磨课,最终就能在实践中摸索、构建出语文教学不同年段、不同课时的课堂基本结构与基本教学模式。

都说教师的日常工作琐碎而又繁杂,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组织活动、填写表册、应对检查,等等,销蚀了教师的工作激情与梦想。“一课三磨”犹如一根纽带,将教师的教学“七认真”工作以及有意义的教研、科研活动整合起来,用科研的方式解决教学的难题,实现的是教研与科研的统整实践。经历“一课三磨”,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师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更是一种认真的教研品质与求真的科研精神,体现出对教学问题解决的强烈责任感与自觉性。人有精神才能屹立,人有品格才能恒久。“一课三磨”成就的不仅仅是教师的课堂,还有教师的教学品格与科研品质。

借助“一课三磨”,解决教学中最普遍的问题,解决教学中最难解决的问题,这正是教师们微课题所关注的视角,微课题所要完成的任务。在“一课三磨”的过程中,我们还有专业阅读与专家指导,鲜活的思想与实际的问题碰撞,催生了教学智慧,也催生了科研能力,引发教师动笔“写”的灵感。以教学研究带动科研行动,让科研落地,使教研升华,教师们就能从忙碌的泥潭中解放出来。教学与科研的统整,那就是微课题带来的另一种教育生活。

(二)“一书三读”

一线教师的成长最缺的就是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研读教育名著,借助名家的教育教学思想,直面自己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借助名家的教育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借助名家的教育理念,指引自己科学地进行课题研究。有了专业的阅读,教师才能有理论的支撑,才能有真实的实践,才能积累宝贵的经验,建构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和教学风格,才能使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有新的蜕变。

1.阅读指引,解决问题

研究需要阅读书籍。如果选择的书籍能与所解决的问题相联系,那么我们在研究性阅读的过程中就能或多或少从书中找寻到可以直接运用的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即便不是带着问题去读书,捧起书本,阅读文字,欣赏名师教育学生的策略,学习名师教学文本的设计,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也能在反思中发现自己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找到一定的方法,提升自己对学科教学的认识,提升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有了专业知识的积累,有了教育理论的积淀,教师们就能在日后的课题确立中更多元化地着眼于学校和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体现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就能使课题研究计划制订得更科学更合理;就能在实施研究计划的过程中,以专业知识的引领作为指路明灯,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使研究更有成效。

2.探寻原理,迁移运用

初读书籍,对于书中的内容、框架大致有了了解。再读,对书中不同主题、板块的内容又有了一次很好的梳理,对某些细节内容又有了一次回味,对于初读时模糊的理解有了更清晰、更深刻、更透彻的认识,从而深层地领悟文字所蕴含的真谛和精髓。如果说教师的第一次阅读只为找寻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再次阅读,就能从文字表述的方法中找到其中渗透的原理。教师获得这些条件性的知识,碰到这一类问题或是其他问题时都可以迁移运用方法中的原理,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3.深层阅读,内化思想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作为“一书三读”的最高层次,这里的“三读”应该更广义地理解为多次读、反复读,这是基于思想性认识的研读,是与书本、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任何一部教育经典著作,其文字背后必定蕴藏着作者深邃的教育思想,独特的教育理念,教师只有反复研读,细细品味,才能在“煮”书的过程中领悟其中精深的奥秘,引发自己的思考与启发,并联结不同著作中相通的精髓,将其精华重组、整合,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以此指引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并在解决困惑与难题的实践中不断修正,形成个性化的有效策略。

2013年,笔者的课题“运用模因理论,促进儿童言语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被立项为苏州市“十二五”重点课题,当时确定的研究内容就是立足于文本内容,发掘文本中有特色的句式表达,学习表达的特点、规律,运用模因复制的四个阶段,进行有效模仿运用的实践研究。后来,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阅读了薛法根老师的《为言语智能而教》,从书中薛老师的教学设计与设计解析,联系到课堂上学生概括能力的薄弱,笔者领悟到了学生概括能力的重要性,因此结合文本特点,以概括的方法或以文本线索作为模因,把学生概括能力的实践研究加入研究内容。在阅读了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训练系统》一书后,笔者在办班级作文周报的过程中,发现在作文讲评课上,学生有特色的语言也是模因,而且伙伴的语言更容易习得,于是把周报讲评课上关注学生的言语表達特色也作为一项子课题。从最初课题研究计划中借用文本语言来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到后来借用文本内容进行提炼的言语训练和借用伙伴语言模仿、创造性地表达。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正是因为有了专题性的阅读,笔者才不断拓宽了自己的研究角度和研究路径,才使得课题研究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三)“一文三改”

俗话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而是改出来的”。一篇优质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完成初稿后同样需要反复修改,才能最后定稿。“一文三改”指的是教师从完成初稿到定稿,不是仅仅靠作者自己多次修改,而是在专家面对面、一对一的辅导与交流中,有指导性和针对性地进行修改,确保论文质的提升,在反复修改“磨”文的过程中有效促进教师的科研能力。

1.同伴互改,经验补充

学校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研究的微课题,在每学期初制订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目标和内容,每个月都对研究的过程做好记录,并对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及时反思,总结成败得失,写下关于课题内容的教育教学随笔,留下宝贵的经验。到了期末,教师们围绕课题研究,基于平时的实践与成果,结合每月的随笔,梳理成一篇课题研究论文或是课题研究报告。有了实实在在的课题研究,教师们就不会缺少论文写作的素材与话题;有了实实在在的课题研究,教师们的论文就能避免假、大、空的问题;有了实实在在的课题研究,教师们才能在实践中得出“真知”,以科研提升教育教学的素养。对于教师们期末上交的论文,学校组建论文互改小组,以科研骨干教师为组长,引领组内成员互评互改。这样的修改是借他人的眼睛审视自己的文章,更好地挑出论文中的“刺”,比如,题目是否过大;文章的切入点是否小而准;观点是否正确;文中介绍的经验是否能得到共鸣与认同;文章内容材料是否需要增减;语言表达是否存在语病。

2.专家号脉,理论提升

第一轮小组同伴互改论文后,学校还会邀请上级教科室、教研室专家和部分特级教师来校对教师进行面对面的论文修改指导。看了教师们写的论文,了解了教师们的论文写作意图及教育教学实践的发现与成果,基于教师们积累的一般经验提取体现规律性的、正确的理论。专家们会提出他们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有的论文主要观点存在偏差,论据论点不被认可;有的论文选题角度不够新颖、精确,基于所选课题研究重新开辟新的写作视角;有的论文切入点太大,需要缩小切入点,重起炉灶构思文章;有的论文逻辑结构需要重新调整,板块内容需要重新确定,论述的理论与案例需要重新充实,还需要教师重新研究和实践……此轮论文修改,对于教师而言,或许是又一次回到零起点,又或许是脱胎换骨,回炉重造。然而正是经历了这样的“折磨”,教师们才能对论文写作的角度、思路、结构等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在论文写作中有所收获与成长!

3.编辑点拨,推陈出新

教师们的论文在经历了第二轮“脱胎换骨”般的修改后,基本上成型了。学校会对全体教师的论文进行一次评选,聘请教育教学专业杂志的编辑对选拔出的优秀论文的作者进行面对面指导。第三轮修改的内容主要从文章的结构安排是否合理,论述的观点是否鲜明,表述是否有新意,遣词造句是否得体四个方面进行精益求精的点拨。教师们对文章的结构进一步调整,使论文内容顺理成章,顺客观事物之“理”,顺文体规范之“理”,更要顺认知规律之“理”。此外,编辑还要指导教师对文字进行“包装”,凝练具有新意的表达,浓缩具有特色的标题,润色文本语言,使文章表达更加科学准确又夺人眼球。

(四)“一题三讲”

学校建立“红梨讲坛”的常态教科研修模式。在这里,教师们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分享自己在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总结失败与成功的经验;彼此交流在课题研究中对学生、对教育教学现象的思考;举办专题沙龙,按同一主题的课题研究或是同一学科的課题研究分组,教师们各抒己见,在思想的碰撞中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互相启发并形成有效的共识;在教育名著的经典理论浸润下敞开心扉,让理论与实践不断对话,让理论与教师心灵对话,提升教师的专业修养。

1.经历讲述,故事交流

教师们的微课题有学科教学类的,也有班级管理类的;有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的,也有着眼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的,学校将教师们的微课题研究按班级管理、教学智慧或课题研究等不同形式进行归类,分别从有经验的老教师、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中选出三位教师上台交流。他们围绕指定的主题,从实践经验、方法创生等角度讲述教育故事、教学故事,梳理自己的课题研究成果与不足,分享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和教育教学经历。教师讲坛,为教师们搭建了“能说”“会说”“大胆说”的平台,也让教师们有机会展示课题研究所获得的成果,更让全校教师在每一次“讲坛”的聆听中学习并得到成长。

2.凝练精华,理念分享

分享不是一人讲,其他人听的单纯地接受和学习他人思想的过程,而是在听的过程中,发现别人的长处,看到自己的短板,从而引发自己去进一步思考。这是一种自我发现,是本来已经有的东西被唤醒。这种被唤醒的理论认识,就是一种思想理念的提升。围绕一个主题,教师们在交流课题研究中形成新的思想与感悟,还可以围绕课题研究不断延伸话题。比如,教师们在阅读了相关书籍后,介绍书中的精髓理论及自己的理解、阅读收获,让所有教师都能获得精神与心灵的洗礼。

3.多人对话,观点辩论

人与人的思想一定会在碰撞中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带给彼此不同的新思想或是新启发,产生1+1>2的效应。在心理学上,这个过程就是别人的思想在与自己的思想碰撞过程中实现批判性的内化和顺应的过程。聚焦于同一个教育教学问题,不同教师的理解不同,他们的解读与思辨也是不一样的。一旦发生个体思想间的碰撞,必然会触发大家全新的思考,生发智慧成长的力量。这就是“一题多人讲”的特别意义,让更多教师有话要说,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在争鸣中,融合他人的新的思想,建构更立体化、多角度的教育教学思想“城堡”。

用微课题统整教师的多样化研修方式,让枝枝节节的烦琐工作凝聚在一个核心点,围绕一个中心轴展开,从而让教师们过一种简单、清简而又有意义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