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2019-09-10 19:13覃凤珍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6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生物教学高中

覃凤珍

摘 要:生物这门学科形象生动,高中生物教材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交叉、渗透的地方,教师应把握好机会对学生适时开展相应的传统美德教育。但如何进行渗透,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目前相关论述较少。本文试图从二者的结合、渗透两个方面进行探析。主要从渗透的必要性、实施途径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阐述。

关键词:生物教学;传统美德;高中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的精神遗产,是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继承和发扬这些精神遗产、传统美德,对培育青少年基本人格的形成和情感的形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意识,逆反心理强,以传统的说教形式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收效甚微。笔者在高中从事生物教学10余年,生物这门学科形象生动,高中生物教材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交叉、渗透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特别关注情感教育、生命教育,总是适时的把握好机会对学生展开传统美德教育,对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本文试图从渗透的必要性、实施途径及相关注意事项方面进行阐述:

一、渗透的必要性

1、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使课堂更有活力和魅力

高中生物课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许多老师就知识讲知识,单纯围绕书上的内容讲条条,学生记条条,考试考条条,长期如此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知识教学的同时结合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生物教学教材中有许多教学内容直接反映了生物科学发展历程的同时,还列举了许多科学家为此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这些内容都具有较强的教育性导向作用。如细胞学说的建立、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的成功等,引导学生意识到科学发现是个长期的过程,是很多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一个科学学说的建立是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迸发出一种作为炎黄子孙应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强烈的责任感。

2、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勇敢面对现实、迎接挑战、学会感恩

当今的独生子女时代,高中生思想活跃,思路开阔,敢想敢说,评人论事不拘一格,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求新求异,不崇拜权威,但与之相关的,相当多的独生子女形成了以自我为核心的价值观,缺少爱心、同情心,普遍存在道德观念淡薄的现象,缺乏相应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由于同世界接轨,他们的思想很大程度被西方同化,“崇洋”的思想严重漫延。由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冲击以及西方国家散布的政治观、价值观的负面影响,给中学生心灵的发展带来了众多的矛盾和冲突。鉴于此,在课堂上利用生物学科特有的教学资源特性,挖掘出一些情感因素,教育学生应该勇敢面对现实,迎接挑战,学会感恩。中学生物学科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乡,远及全球,既有自然,又有人文的特点,这些广博的知识对喜欢言古论今、谈天说地的中学生来说是有刺激性的。同时通过与发达国家的经济、科学等方面相比较,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现代化科学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忧国心”,激励学生树立胸怀祖国、艰苦创业、立志报国的奉献精神,使个性得到优化,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施途径

1、充分利用生物课课堂教学主阵地

对学生而言,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占有这一阵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将生物课讲透、讲实,充分挖掘课本中蕴含的传统美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两个教学案例为例,案例一:在进行选修三第3章《胚胎工程》教学时,针对人的生长发育要经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等生长发育过程发育成熟,之后进入成年期(一生中最长的阶段),让学生在了解人生中不同时期自身的身体状况、理解感受身体的变化同时,教育学生要正确区别友情和爱情,正确培养理智驾驭情感的能力,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让学生从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感悟父母养育的艰辛与无私奉献,从而更加热爱和孝敬自己的父母亲。由此引发尊老爱幼的情感教育:同学们要尊重体贴自己的长辈、不提过分的生活要求,尽可能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这样既记住了课文知识,又弘扬了传统美德,拉近了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案例二:在学习必修三《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时,向学生指出我国的珍稀物种大熊猫不仅被称为我国的“活化石”,而且是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使者,当引导学生举例说明时,许多同学说出我国大陆送给台湾的“团团”、“圆圆”.这样的教学让同学们再一次牢记住台湾是我国的不可分割的领土,祖国统一是我们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因此,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穿插传统美德教育的生物课学生们非常喜欢,教学效果很好。

2、要注意贴近学生的实际

中学生思维渐趋成熟,他们开始关注家庭、社会、国家。在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时要注意贴近他们的实际,把大道理讲透,把空道理讲实,把死道理讲活。生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丰富、与人本身关系非常密切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如果能结合学生的实际,用情感激发学生,触动学生纯朴的心灵,对于教学来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三个教学案例为例,案例一:平时看到学生随意丢弃果皮、废纸等垃圾的不良行为以及浪费水、电的现象,可以结合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稳态性》、《生态环境的保护》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而补充讲解“水葫芦和云南滇池”的案例,让学生知道水葫芦对我国长江水域产生的危害,从而让学生知道不可盲目引进物种,保护蓝天碧水多么不容易,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保护环境的行动从自身开始.从小事做起。案例二:在学习必修二的《人类遗传病》时,通过对《红楼梦》中宝黛爱情的讨论,揭示遗传病的发病原因,进一步像学生灌输优生优育的理念,进而结合我国计划生育有关政策宣传给学生.再如,讲述“生男生女的奥秘”时,学生通过做游戏了解到生男生女是由男性的X精子或Y精子决定的.X精子与女性X卵子结合成XX受精卵,生女孩;Y精子与女性X卵子结合成XY受精卵,则生男孩.生男生女不是由女性决定的.此时,抓住时机向学生指出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生男生女由女性决定的错误观点,让学生用科学知识破除旧观念,树立正确的生育观,从而为蒙受“不白之冤”的女性“平反”.使科学知识很好地融入到生活中去,既教书又育人,学生反响强烈,教学效果非常好.案例三:在学习《免疫学的应用》时,结合最近发生的一件感人故事:一位36岁的农民不幸在车祸中死亡,亲人们在悲痛中做出了捐献其器官(一对角膜、一个肝、两个肾)的决定,使得逝者的生命得以延续,深陷绝境的病人的生命焕发出新的生机.通过这件事教育同学们懂得更加珍爱生命、注重安全.关爱有困难的同学,大家互相帮助,传递爱心.

3、寓教于乐,丰富教育手段和途径

教学中仅靠枯燥、单调、空洞的说教,其效果自然不会很理想,即便是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也还是不够的。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尽量使用投影片、幻灯片、录像带、网络视频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以三個教学案例为例,案例一:如在学习植物的无性生殖时,引导学生通过观看挂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进行果树的嫁接和柳树的扦插活动.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嫁接、扦插对象成活时,无不露出成功的喜悦,从而生物学的兴趣更加浓厚了.案例二:在学习必修三的《免疫》时,通过给学生观看有关艾滋病的视频,艾滋病患者的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深深触动了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教育他们要学会自尊、自重和自爱。案例三:在构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专题复习模块中,学生先自己归纳,然后组成学习小组交流,最后每个学习小组推举一个学生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通过学生的讨论、争论、辩论等形式,把“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相关的知识整合到一起,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热情地鼓励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这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氛围,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实践证明,直观教学可使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获得他们生活经验中缺乏但又必须掌握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良好道德的自发形成,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将外在的要求自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这样可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意事项

当然,我们在强调高中生物课要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同时,也要注意不为渗透而渗透,生搬硬套,要做润物细无声,使二者的融合能做到“无缝链接”,做到渗透的无痕化。同时,我们也要赋予传统美德以现代内容,发扬其科学合理的方面,贴近学生的实际来开展教育,切忌“假”“大”“空”,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范永才,汤彩霞.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J].宁夏教育,2008,12 .

[2]刘世英.如何在中小学加强传统美德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15(2):28

[3]刘鹏.以班级管理入手渗透传统美德教育[J].领导科学论坛,2015(2):49-51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生物教学高中
让老人幸福 促社会和谐
助人为乐的小牛
做人美德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百善孝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