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基础 谋发展 实现以球育人的教育愿景

2019-09-10 07:22
校园足球 2019年6期
关键词:区级足球联赛教育局

自2015年,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区属各学校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区教育局不仅成立了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还制订了《城中区校园足球发展三年规划》《城中区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城中区校园足球联赛制度》等相关规划、制度,切实保证了校园足球活动在区内顺利有序开展。

1.城中区政府高度重视校园足球工作,逐年加大校园足球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促使区内校园足球工作良性发展。自2015年以来,国家、省、市、区各级政府共投入资金772.8万元,对西宁市城中区西关街小学、西宁市城中区劳动路小学等6所小学足球场进行了改造和维修,基本解决了区属各学校校园足球活动场地有限、不安全等问题,满足了学生们在规范、舒适、安全的草坪上开展足球活动的需求,也为校园足球的教学和训练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

2.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参加足球活动的积极性,并为足球活动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消除家长、教师的后顾之忧,自2018年起,区政府为参加区级足球联赛的所有学生购买了保险,让学生们更加开心、自如、幸福地奔跑在绿茵场上。

3.为保证城中区校园足球工作的顺利开展,由区政府牵头多方联系、落实,聘请足球专业教练员到区内各所学校指导校园足球工作,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城中区的足球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还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1.根据《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教体艺〔2015〕6号)精神,在城中区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2017年3月,城中区教育局成立了城中区校园足球协会。协会不仅会定期召开校园足球工作推进专项会议,还会结合校园足球工作推进情况适时制订《校园足球发展规划》,有计划地指导校园足球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

2.2017年,城中区教育局为区属各所学校订购了足球课教材,在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每班每周开设1节足球课,让足球进课堂、进校园、进生活。同时,区教研室相继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足球教学、足球训练观摩研讨活动,让足球教师们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在交流中升华意识、碰撞思想,总结、提炼更加科学、高效的教学及训练方法。

校园足球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有专业的足球指导教师作为基本保障。城中区足球专业的体育教师比较少,这对区内的校园足球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为了让区属各所学校都能有1名合格的足球教师胜任日常的校园足球教学、训练工作,区教育局以培促研,详细制订了足球教师年度培训计划。一方面通过多渠道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培训活动,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加强区域教研,以专业足球教师、有经验的体育教师为中心,辐射带动更多的体育教师掌握校园足球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

2016年,区教育局和“动吧体育”合作,对城中区50余名体育教师进行了基础的足球教学培训。2017年,区教育局依托青海师范大学足球专业专家资源,对城中区50名体育教师进行了培训。3年来,共计培训300余人次,培训经费30余万元。如今,区属各所学校均有合格的足球教师,体育教师们不仅掌握了校园足球教学的基本规律及方法,还能在结合本校特色及学情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出更加有效的教学和训练做法及形式。

城中区教育局始终不断完善区内校园足球联赛机制,采取双循环主客场制,每周进行2场比赛,真正做到边练边赛,边赛边选。

1.班级联赛:各学校以班级为单位,根据不同年段,采取不同的竞赛方式,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足球竞赛活动。班级联赛不仅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同时也达到了普及校园足球的目的。

2.校级联赛:城中区教育局根据《城中区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以及各校的《校级足球联赛制度》,以10所区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为基础,每学期定期开展校际足球联赛。联赛中,各学校代表队相互切磋,为各学校足球队交流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区级联赛:区级联赛主要由男子、女子U13两个组别构成。按每次比赛报名队伍数量定为单循环或双循环主客场制,每周一赛或两赛,比赛贯穿上下两个学期,周周有比赛。

联赛机制的改革,不仅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同时也遴选出了更多的优秀足球队员。

根据《城中区校园足球联赛制度》,城中区会对在每年区级联赛中成绩优异的前6名队伍的队员进行奖励,并获得代表城中区参加更高级别的校园足球比赛及校园足球夏令營活动的机会。带队教练员可获得优秀教练员证书,并在各级评选职称晋级的过程中,同等分数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城中区还会根据各学校在区级联赛中的成绩及学校开展校级联赛、班级联赛的情况,在对学校年终目标考核时加入相应分数。

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完善不仅进一步激发了城中区各所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让校园足球工作迈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取得了可喜的荣誉。2016-2017年,西宁市城中区北大街小学、西宁市城中区红星小学、西宁市城中区西关街小学就分别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今后,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足球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中国足球协会)、体育总局、教育部共同编制的《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的要求,城中区要在区域内进一步加快足球场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积极努力引进、培养足球专业教师,不断增加区域内中小学生参加足球运动人数,完善各级足球比赛机制,夯实足球发展基础,实现以校园足球为抓手,全面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大力深入普及校园足球,为实现以球育人的教育愿景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区级足球联赛教育局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区级社区教育学院推进社区教育的实践策略
浅析区级疾控中心财务管理问题和策略
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奚爱国
认识足球(九)
对加强区级财政审计的几点建议
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优秀组织奖名单
尖耳兔小电之志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