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空间的艺术改造:“上海当代艺术馆”室内展陈设计

2019-09-10 07:22胡国剑曾堃刘宏剑
画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照度灯具展品

胡国剑 曾堃 刘宏剑

1.项目背景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选址于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前身是始建于1897年的南市发电厂,其建筑主体长128米、宽70米、高50米,建筑面积31088平方米。高达165米的钢筋混凝土烟囱笔直高耸,具有极强的标志性,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昭示着浦江两岸新一轮的历史机遇和文化创造。改建后其建筑面积增加至4万多平方米,展陈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拥有12个展厅。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以收藏、展示和陈列198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为主,并且成为了“上海双年展”的主展场。

2.设计思路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对原南市发电厂的有限干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让厂房的原有秩序和工业遗迹特征得以体现。对于这个封存已久的锈蚀肌体而言,为其腾挪出自由呼吸与游动的空间是当务之急。改造分别针对空间体系、结构体系、设备体系制定了有限干预的改造策略:根据空间的尺度、结构完整度分别改造为与艺术馆相匹配的不同功能;根据结构的跨度、安全性、经济合理性,最大限度地体现原有结构的逻辑关系与工业美学特征;根据设备的位置与特征,将空间界定与动线安排有效地融入改造后的空间体系;根据原有形制及原有立面肌理的基础进行重点改造与加建,使工业文明遗迹在新的时代得以延续与重生。

3.流线规划

为了实现艺术品与观众之间的视觉互动,为观众提供舒适的光照环境,设计着眼于整个艺术博物馆中观众的流线和艺术品的展陈关系,对观众的整体视觉进行充分有效的视觉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对整个流线过程中受关注的位置进行重点呈现。设计需要将原有建筑以物流为中心的火力发电厂的流线导向,转换为以人流为中心的新艺术博物馆建筑流线导向。对于传统的火力发电厂而言,以物流为导向的线索十分明显,它决定了原南市发电厂的建筑形制中最显著的特征是呈现梯级排列的低中高三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正是利用了现有的三跨空间,形成了大厅与开放展区、辅助功能区、常规展厅等三大区块。但它又不局限于原有的物流与物质空间的简单对应关系,开拓出由大厅、阳光中庭、中庭、北中庭共同串联形成的融通空间,以漫游的方式打开了以往展览建筑封闭路径的壁垒,开拓出充满变数的弥漫性的探索氛围。它摒弃了常规展览流程中单一流线的模式,改变了以往来访者不停进出于类似展厅的乏味体验,在以白色提示的快捷路径外,旁生出诸多分散路径,这些从主干上分生的细枝形成了漫游过程中最富有趣味的部分。

4.设计方案

展陈设计以开放性与日常性的积极姿态融于城市生活,公共空间与展陈空间的界定被刻意模糊,以便于创造人与展品间发生关系的诸多机会,更为日常状态的引入提供了更大可能性。水平向延展的宽阔入口形成最大限度的开放与沟通态势;如同宏大露天艺术广场的大厅提供了交通、展示、交流的多重功能;大台阶的梯级空间与发电机平台促成了人与艺术品接触的多种可能;可以同时眺望大厅与江景的图书馆改变了阅读的惯有氛围;可由大厅直达的眺江大平台是上海迄今为止最大的多功能滨江露天艺术展场;烟囱内部的螺旋展廊开辟出最高最奇特的展览空间。

从整体空间来说,展馆拥有一部分的自然采光。由于自然光的变化强度较大,稳定性不高,设计师需要考虑将自然光和人工光之间有效地结合和平衡。一方面要补充暗区的亮度,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由暗区到亮区的自然过渡,所以设计师在设计当中采用了多种模式的控制,将回路一一细分,以形成多个场景来满足自然光的变化。同时,控制模式还考虑到了在不同的时间段,馆方对于照明的不同要求,比如在人流量高峰时期,需要适当地提高整体的照度,以保障观众的视觉观感;在人流疏散的环境,或者是一些维护、清洁时期,则会降低照度。从定位和整体策略上来说,展馆采用明亮、简洁的照明方式。一方面,可缓解长时间观看展品带来的视觉疲劳,让观众愿意在这里长时间停留、休息;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展示艺术品的特色,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观众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光照环境。

从技术角度来说,博物馆的整体光照环境和各个展厅都有相应的照度要求。在设计过程中,保证足够照度的同时,还要考虑整个场馆经济节能性和日常运行维护费用,最终决定采取高效节能的LED 照明。尽管整个展厅的照明意向是提供一个明亮、舒适的空间,但是从展陈设计的展品和环境而言,需要形成一定的对比,所以展品的表面照度定在300-400lx之间,环境照度定在100lx左右,让展品和环境的光照对比基本能达到3∶1、5∶1的比例关系,在表现展陈品的特点的同时能够保证周边环境的明亮度。

在灯具布置方面,照明设计分析了灯具与墙面距离、视高以及视距之间的关系,配合建筑本身的模数,在各层平面形成了6种灯具布置形式。灯具的布置与裸顶结构巧妙结合,既保持了建筑的工业美学,又融入了設计的艺术气息,还符合了展陈的布置需要。

5.技术要求

为保证展厅照明设计能够充分实现,并达到所要求的整体光环境质量,灯具及照明系统需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a.节能的照明方式。通过精心的照明设计,提高展厅垂直照明的效果,对整体空间环境照明做出整体控制。保证整体节能效果的同时,突出展品、展厅、建筑的特色。

b.智能化、便捷的照明控制。所有灯具单灯可调,便于各展品的照明效果调整。另外通过系统以及回路调整,对整体的光照水平加以控制。

c.对灯具及灯具相关器件的参数提出了设计要求。

(1)灯具温度的技术要求:为保证LED的使用寿命,灯具的最高温度严格控制在110°C以下,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温度控制在60°C以下。

(2)灯具寿命的技术要求:灯具的使用寿命要求不低于50000小时。

(3)知识产权的要求:灯具制造商需具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或专利。

(4)LED专业灯具显色性的技术要求:显色性Ra > 90。

(5)LED专业灯具色温的技术要求:灯具应具有低色温和中高两种以上色温供选择;应具有可变色温的灯具,其色温可在2000K至6500K之间调节,以符合展陈的需要。

(6)电磁兼容性的技术要求:灯具应通过电磁兼容性的测试,避免高次谐波干扰的产生。

(7)灯具的认证要求:灯具须具有欧洲的ENEC认证以及中国的CCC认证。

(8)灯具电器的技术要求:所有灯具要求内置电器,且必须是电子变压器或电子镇流器,其内置保护电容,以保护灯具免受强电流冲击。

(9)灯具反射器的技术要求:灯具反射器必须是经过专业光学设计的反射器,且要求采用高纯度阳极氧化铝材质,并通过银色镜面电镀抛光处理。

(10)灯具的照明效果要求:对于聚光型的射灯,要求光斑均匀,中心无耀斑;光斑边际柔和,无毛刺和黑边现象;视觉上的感觉是柔和且透彻。对于非对称配光型的洗墙灯,要求能把墙面均匀照亮,无暗区和黑斑现象;被照射墙面的中心区域的照度要基本接近。对于色彩可变化的灯具如LED,要求色彩纯正无色偏,光斑边缘无偏色和黑边等现象,不同灯具发出的同色彩的光一致性要好,应避免LED灯光照射展品后的投影出现叠影现象而引起视觉干扰。

参考文献:

[0]章明, 张姿.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J]. 城市环境设计, 2013(z2).Gateway Museums Report[M]. U. S. Department of Energy, 2014.

[2]章明, 张姿. 新博览建筑的文化策略——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为引[J]. 建筑学报, 2012(12):64-69.

[3]张姿, 章明.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文化表述[J]. 时代建筑, 2013(1):120-127.

[4]章明. 看不见的结构之美——范曾艺术馆&上海當代艺术博物馆[J]. 建筑技艺, 2013(5):156-165.

[5]丁纯, 丁阔, 孙嘉龙等. 重新发电——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设计实践[J]. 建筑知识, 2013(4):88-89.

[6]李岑.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重新发电的四年[J]. 上海艺术评论, 2017(2):42-43.

猜你喜欢
照度灯具展品
展品被盗了
地铁车辆照度试验方法和均匀性分析
《Radio World》公布IBC 2019“最佳展品奖”名单
宿舍潮物,STASIS台灯
西班牙 情感之光灯具只在当下
Robe发布BMFL灯具
ETC全新Source Four LED Series 2灯具
2009中国(昆明)东盟赏石石材博览会展品选登
第五届莫斯科国际航展展品选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