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思维,体验成功

2019-09-10 07:22胡慧娟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50期
关键词:分母陈老师分子

胡慧娟

让学生感受成功是激发他以最大的热情,投入自主学习的需要;也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走出失败的阴影,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

前不久,我听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节课,一个教学片段更让我对此感受颇深。当老师讲完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出示了一道练习题:“如果把5/9的分母加上27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多少?”几分钟后,大多数学生回答:分母加上27后是36,分母扩大了4倍,要使分数值不变,分子也要扩大4倍,现在分子是5,扩大4倍是后是20,因此分子要加上15。学生能利用刚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老师脸上露出了笑容。此时,一个腼腆的男生站了起来。

“陈老师,我发现用27乘5/9也能得到答案15,但我说不出道理,你说这样做对吗?”以前教这部分内容时,从没遇到过这种解法,是巧合,还是一种简便解法呢?他的问题的确难住了老师。

这是一堂公开课,还有一个例题没有讲,面对没有完成的任务,以往大多数老师常会告诉学生,你这种算法可能是正确的,不过老师一时想不出办法证实,课后再想一下好吗?这样一定能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可是,这个腼腆的小男孩也许从此就不会再提出自己的奇特的想法了。既然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么轻描淡写,其他学生以后提问题的热情将会受到严重挫伤,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该如何回答学生的问题?我不禁暗暗为这位年轻的教师担心。

陈老师略略迟疑了一会,接着请同学们评价他的答案到底有没有道理,仅有1/3的同学同意他的做法。陈老师把激动的学生分成4人小组讨论交流。

大约5分钟后,同学的讨论声小了下来。一个学生回答:“老师,志辉的答案是正确的,分母加上27,而27是9的3倍,也就是说27/9=3,要使分数的值不变,分子也应该加上5的3倍,就是3乘5=15,也就是27/9乘5=27乘5/9”。这时另一个男生大声说:“我也发现志辉的答案是正确的,但道理和他们的不一样,我是用方程来考虑的,分母加上27后,设分子应加上X即5+X/9+27=5/9得出X=27乘5/9。”

接下来陈老师把5/9换成了2/3,并提出这个算法还成立吗?几分钟后,学生得出了结论,把5/9换成2/3算法是成立的,还发现把27换成别的数,这个算法也成立。此时,陈老师把这个算法命名为志辉算法。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志辉的小脸由于激动而变得通红。

上述教学,是教學实施冲破了教学设计的束缚而最终取得成功的一个例子。虽然志辉的答案是一个意外的发现,但蕴涵了问题的本质,是一个概括的简便算法。如果老师当时敷衍过去,会压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甚至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并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效率才会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分母陈老师分子
走出引力与斥力的误区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找回“丢弃”的分母
我的科学老师
“精日”分子到底是什么?
小陈老师来上课
我们的“开心果”
把人物写得生动活泼吧
对比学习“分子”和“原子”
臭氧分子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