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转型期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对策

2019-09-10 05:40陈佳蓉
银幕内外 2019年5期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人才培养对策

陈佳蓉

摘要:本文分析了社会转型期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反思并提出了确定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路和实现应用型心理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我们需要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影响,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优势。努力学习科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满足未来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0517111

一、前言

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社会逐渐被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所取代。与此同时,中国的社会转型也在加剧。在更好地将当前社会建设成一个开放的知识型社会的过程中,人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如果我们想要进入一个国际和区域市场为了在现场竞争和技术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中国必须加强人才教育和培训。与此同时,对心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许多地方学校开设了与心理学相关的专业。但是,作为心理学存在诸多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仍有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仍有待提高。因此,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学校心理专业学生必须将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广博知识和强大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社会转型期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反思

培训目标是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建立人才培训规范。培训目标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学校要积极构建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改革开放后,我国恢复了部分心理学专业,而应用心理学专业是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

1.定位不准确

随着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加上普遍存在的心理失衡。社会非常需要心理学人才,但是因为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定位不准确,使得培养的目标发生改变,无法体现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但是却忽视了实践教学的作用,导致学生们整体的实践能力较差。

2.缺乏针对性

应用心理学专业需要合格的人才,同时也要满足各领域应用心理学人才的需求。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现阶段,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校为了向社会各个领域输送心理学人才,缺乏了针对性,以至于授课的内容较为庞杂、零散,无法及时的形成拥有明确方向的课程體系。学生们在学习相关课程的时候无法面面俱到,所以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形成完整、明晰的心理学专业知识框架,使得学生们在心理学应用领域无法学以致用。

3.培养目标狭窄

学生在毕业之后真正的发展空间狭窄。主要的原因是在高校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目标较为狭窄,尤其是出现了封闭、方向单一的问题。国家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方向设置笼统,不够细化,所以无法达到具体的标准和规定,扩展课程相对混乱,涉及各种内容,这使得学生无法详细掌握专业知识。

三、确定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路

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是学校的任务之一,学校的培养目标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这不仅是教育发展的规律,也是教育本身的需要。适时调整培养目标是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心理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应用心理学专业自身持续发展的需求。

1.应用心理学专业应确立与我国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21世纪的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各个领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社会转型期的阵痛,必然引发相应的心理问题,如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家庭亲子关系问题、社会情绪问题、罪犯的教育改造、互联网线上体验问题、商品流通过程中人的行为问题、企业管理中的相关心理问题等。社会不同领域、不同群体显现出的心理问题,都需要心理学专业人士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予以指导。依据社会各领域对心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应用心理学专业应适时调整既有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人才培养应立足于“广博的知识结构,宽厚的专业基础,广泛的社会适应性”,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构建了合理的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解决社会各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2.构建多层次培养目标,拓宽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改变培养目标狭窄、封闭、方向单一的现象,根据社会需求和各校自身特点,围绕应用心理学的四大领域(即工业组织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拓展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广泛的人才培养方向可以使学生既具有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又具有专业特长,增加自身的社会适应性,同时,也有利于应用心理学专业自身的发展壮大。

3.强调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用性,应用心理学专业以其应用性为特征,强调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以研究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和社会问题。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突出实践性,在注重整体专业素质的同时,强调专业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问题,也是核心问题,确立明确清晰的培养目标,是构建科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关键。培养目标的应用性、实践性,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决定的。

四、实现应用型心理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

为实现培训目标,我们需要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包括高素质的教师、合理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1.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构建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围绕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组织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四大应用心理学领域展开,相应的课程模块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通识课程,包括学校统一设置的通识课程以及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科学学科中与心理学相关的课程,如计算机、哲学、高等数学等。第二,专业基础导论课程,主要包括生理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史、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统计学等,这部分课程主要是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第三,专业导论课程,这部分课程建立在基础导论课程的基础上,是基础导论课程的进一步延伸,相应的内容是应用心理学四大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主要包括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课程。第四,专业选修课程,这部分课程建立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导论课程的基础上,是这类课程的进一步拓展,既包括基础心理学的内容,也包括应用心理学的内容,以此拓宽学生的心理学知识面,如当代西方心理学流派、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家庭心理治疗、团体心理辅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消费心理学、旅游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第五,研究性课程,这部分课程是专业课程的深入,包括心理学研究方法、各心理学流派的理论与技术以及当代心理学研究的前沿成果介绍等。

除通识课程外,专业基础导论课程、专业导论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研究性课程四个模块之间,横向相互关联,纵向相互衔接,课程体系强调其内在的逻辑关联。这样的课程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在不同的专业方向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应用心理学知识框架。

2.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注重课程内容的应用性,教学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只有我们积极的参与到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会特别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跟随老师的指导,重视自身心理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本科应用型心理学人才,应着重提升其实践能力。在学生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應增加实践环节教学,突出实践课的操作性和技术性,在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积极的参与学科的实践环节,保证符合实践课的操作性和专业性,更好的联系教学实际,通过自己的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适当增加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心理学理论分析案例,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拓宽应用心理学的专业方向,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需要心理学作为支撑的领域越来越多,拓宽应用心理学专业方向,实施应用心理学人才分流培养将成为必然。”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的马丁·赛利格曼曾说: ‘当你真心愿意去做这件事时,他就能为你带来很大的满足,因为你在为这个工作的意义而不是为了它所带来的物质报酬而工作’……倘若我们以积极的心态从教,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学习,我们的课堂就会焕然一新”,很幸运,我享受教师的身份,也珍惜参与每个孩子成长最旺盛的青春期的这个机会。既然身为教育者,那我们就要能看得了孩子们的好,更要能容得下孩子们的各种”小问题”谁的青春就一点问题也没有呢?没有年少的轻狂、天马行空的想象、放荡不羁的内心、玩世不恭的叛逆,都是一群一教就学,一学就会的乖宝宝、棒学生也是不可能的。正如北大教授戴锦华穷尽一生的体验说的那句”人类的悲剧就在于没有人愿意听过来人的建议,所以我不建议了”,面对大学生都能有此感慨,更别说初中生了,所以教师面对”屡教不改”的学生,需要的是多一份的耐心去理解去等待,允许他们释放自己的情绪,接纳他们的”小问题”,花期自有期,用心浇灌,总有一天会听到花开的声音。反倒是拔苗助长的方式,很可能会引起既伤人又伤己的后果。广阔的职业定位不仅可以使心理学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各个领域,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职业定位。这也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和长期发展。

五、结语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所学的专业是奠定未来就业基础的关键。因此,我们需要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影响,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优势。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发展需要,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十分明确,需要认真对待。在此基础上,努力学习科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满足未来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森青,姚永明,对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8):29-30.

[2]雷结斌,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3.DOI:'"’.

[3]李明哲,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廉洁教育社会化探讨[J]理论导刊2016,(8):108-111.

[4]梁淑珍,梁楷,社会转型期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J].福建茶叶,2018,40(12):225.

[5]王凤,社会转型期心理咨询机构用户档案的构建[J],山西档案,2018,(2):121-123.

猜你喜欢
社会转型期人才培养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社会转型期需要会说话的政府和官员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