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当代大学生社交礼仪的缺失和培养途径

2019-09-10 09:25张伟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人际沟通当代大学生

【摘要】: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正随着经济的腾飞与进步快速前进,但对社会人文素养的提升而言,单纯的经济生活幸福不能代表所有领域的综合提升,还需要考虑到在社会层面上的人文素质达到了怎样的水平。当前我国青年人才的培养逐渐得到重视,大学生阶段更是青年人才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然而青年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以及素养不健全在社会层面上显现明显,要改善这一状况应重新弘扬正确价值观,并从心理层面和文化层面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培养,提升综合素质水平,从而做到以人为本,从人文角度出发促进社会整体进步。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人际沟通 社交礼仪培养

引言:

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培育在以往的社会阶段都是通过潜移默化的社会教育实现的,人的内在品质的培养是通过外在的道德规范以及人内在的道德精神素养同步构成的,因而大学生的人际沟通以及社会交往礼仪的养成直接与其道德品格的养成息息相关。所以,在谈及社会交往前,对于个人道德品质的培育应该作为首要的因素进行探讨。

一、当代大学生社交礼仪培育的现状

当前应试教育的弊端显露无疑下,不仅让社会发现了学生在知识能力掌握方面的单一性,更重要的在于社交共同能力的欠缺。虽然道德礼仪知识耳熟能详,但一旦遇到社会实际交往问题却往往难以妥善应对,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中难免因此碰壁。当前社会流行的“大学生无用论”也有一部分是因為大学生的能力与对应身份不匹配造成的不良印象。

从基础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学生接受的多为灌输式教育,真正对社会交往的理解却仅限于初步层次,所以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缓冲与促进力。然而社会的不正当竞争以及不良风气的产生导致大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往往受到不正确价值观的影响,当前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更让大多数学生能够快速了解到社会事件,成为消息的第一时间获得者。但是紧随其后充斥着负面消极评论的内容却是大学生难以消化的,甚至转而引导大学生成为了庸俗主义的附庸。“键盘侠”、“网络喷子”等标签越来越多成为了他人指代大学生的词语。从马加爵事件社会便已应该有所察觉,大学生素质教育尤其是社交能力的培育已经走向了歪曲的道路,如不及时矫正,本应成为青年栋梁才俊的大学生将失去其本应具备的能力与意义。

二、大学生社交能力培育的负面影响因素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虽存在部分落后思想,但从整体而言作为文明古国各类优秀文明的传承一直都得到了不遗余力的发展。但新时代网络信息的快速更新频率让社会教育的深度以及广度都受到了消极影响,快速更新的消息无论好坏优劣均缺乏对应的筛选措施。大学生虽然从生理角度已经成年,但心智尚未完全适应于社会发展状况,因此在这一情况下更容易受到蛊惑和错误的指引,在网络暴力、黄色赌博等多种诱惑下走向不归路【1】。

同时,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极为严重,对于课业考试能抄则抄的风气多数大学生都已习以为常。在考试过程中不再依靠个人能力获取高分,而是转而通过与教师打好关系或直接通过作弊获取高分,社会诚信的缺失让大学生群体在不良习气的养成上甚至超过了其他年龄阶层。

另外,利己主义的浮现让很多大学生打着独善其身的旗号对身边发生的人或事漠不关心,我国传统文化中本应具有的古道热肠目前已经再难一见。当然,在这一情况的背后也有社会风气的转变,大学生扶老人反被讹诈的新闻不知使多少人心寒,进而让大学生群体对本不应该有所防范的事情加以戒备,最终造成了冷漠的社会观以及拜金主义的盛行。

三、积极引导促进大学生社交素养的正确提升

国家的进步需要依靠青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有志,天下兴亡的重任需要一代代的青年才俊相互交接才能形成有序发展的社会结构,所以社会风气的转变是对大学生群体社会交往技能以及人际关系沟通的重要措施。

当然,从具体实施的角度而言,需要将各种优良风气重新引入并使之成为社会风尚,例如勤俭节约、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让大学生摆脱对家庭、对长辈父母的依赖,从而独立成为个人立足于社会,这样也有利于培养个人意识以及正确世界观的形成。并且通过独立的行为也能培养大学生的抗压能力,在走入社会的过程中能够尽早改正自身存在的幼稚行为,将社交能力真正提升到能够符合社会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水平。

另外,对自身的行为规范也是大学生群体急需修正的道德素养内容之一,包括洁身自好、自尊自爱等口号不仅是大学生培养群体社会印象的重要途径,更是以此提升自信品格的重要举措。在独立人格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还应该注意社会交往中的以人为本、宽以待人的准则,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不仅要相互理解,更要及时发现与人交往过程中的关系问题,将心比心才能促进共同发展,在社会合作中实现双赢,为大学生的社会能力培养带来新的高度【2】。

四、结束语

大学生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关键目标人群,在道德素质的培养上更应该有所注重,对社会技能以及个人知识的拓展固然重要,但是人之为人首要的功能在于进行社会交往【3】。在这一方面的道德心理如果出现不健全的问题,那么势必导致大学生内心存在阴暗面以及扭曲的心理因素,从多种社会事件上也能看出当代大学生在心理素质养成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培育上的确存在对应的缺陷,而对症下药往往是最能解决专项问题的方法。通过道德情境的教育以及在人文情怀、历史教育的促进下,大学生的情操、情商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不仅从社会意义上满足人才需求,更能从和谐生活上带来更好的模范示范效果。

【参考文献】:

【1】薛帅. 浅析大学生社交礼仪[J]. 明日风尚, 2017(13).

【2】李京梅, 刘磊. 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2).

【3】程骋, 魏语婷. 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缺失与培养[J]. 科教导刊, 2017(3).

作者简介: 张伟,1960年12月 ,女,汉  内蒙古,本科 副教授,人文修养、人际沟通与社交礼仪。

猜你喜欢
人际沟通当代大学生
人际沟通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技工院校幼师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
情通则理达
基于网络的高职《人际沟通》教学改革
浅析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一见钟情》现实意义简析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