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长子情怀创东北未来

2019-09-10 09:25孙宁李招澎刘文涵
学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东北振兴人才培养制度

孙宁 李招澎 刘文涵

摘要:2016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东北地区迎来了新一轮振兴发展的重大机遇。东北振兴,人才是关键。如何利用好东北地区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将东北地区的人才资源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推动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成为东北振兴的重要课题。“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高校共青团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深入融合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大局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东北地区人才培养具有战略意义。本作品深入剖析“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在东北地区落实情况,结合东北地区学生择业观,发掘“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与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内在逻辑,为东北地区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东北振兴;“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人才培养

东北三省被称为“共和国长子”,是我国重要的粮油及重工业基地,为新中国发展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东北地区发展稍显疲软。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赴东北三省考察时强调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东北振兴。

在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大背景之下,广大青年面临新机遇、新挑战。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创历史新高。另外,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岗位如会计、财务等或将被部分取代,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和高校共青团改革的制度产品,在本轮高校共青团改革中被纳入新时代高等教育制度形态建构的公共议程之中。在此基础上对“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如何促进高校学校教育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如何打通将高校人才因人而异、精准输送进入社会就业岗位的“最后一公里”;如何助力新一轮东北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更加深入和细致的研究,是极具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的。

在了解新一轮东北振兴政策后,我们对东北地区(以沈阳市为例)不同层次高校、高职,不同年级、地区、专业的学生进行调研,了解本地区学生對于“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了解及使用程度,调研不同地区学生的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同时,走访企业对“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认可程度以及用人需要。调研提出对东北地区如何吸引本地高校生源就、以及创新东北地区“人才新政”战略意见。

根据企业调查得知,沈阳地区用人单位在进行本/专科毕业生招聘时主要通过学校招聘、双选会、以及依托本单位网站、公众号发布信息三种主要方式招聘,招聘渠道的单一导致学生获得招聘信息面狭窄,从而造成了用人单位与求职毕业生信息不对称。在此背景下,某些互联网企业尝试搭建企业与求职毕业生信息交流的平台,但是因为技术问题和公信力不足等原因,这些平台往往不被用人单位和求职毕业生重视。企业亟需一个可以整合与发布求职信息且为学生所熟知的可靠的资源平台。“第二课堂成绩单”认证平台则可以作为一个有效整合求职及招聘资源平台,提供给学生、企业双方,让在求职过程中的供需双方可以有更深入的相互理解和更全面的提前考察,提供用人单位招聘质量及毕业生就业选择面,最大限度的避免这一过程中的无效劳动。从而助力高校/高职院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破题。甚至可以说,这个过程是助力人才流动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同时,根据高校调研显示,所有受调查高校均已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与“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认证平台。其了解途径主要来源于“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说明手册、以及周围的老师和同学和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的宣传等,因此,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已经得到了基本的落实并且为大部分同学所接受。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推广过程中,也存在部分不完善的功能,例如:活动组织方媒体宣传不到位,从而导致许多同学错过真正能够使自我能力提升的活动,这也是我们今后完善的方向。

同时,从调研结果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在“第二课堂成绩单”信息认证平台的使用频率方面,大部分同学表示,自己每周会登陆1~2次信息认证平台,来录入最近参加的活动与进行的实践完善自己的“成绩单”这个数字还是非常喜人的。

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成立推行初期,遇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更好的使用及操作“第二课堂成绩单”,同学们普遍表示在遇到问题时会寻求班级团支书或者辅导员老师的帮助,也会翻阅学校配套下发的“第二课堂成绩单”信息认证平台操作手册,来解决常见问题。

对于现行“第二课堂成绩单”信息录入系统的信息分类,绝大多数同学会根据自身兴趣、能力特长、专业相关度及就业帮助度情况选择思想成长、志愿公益、实践实习、创新创业、文体活动及技能专长六个主要单元的活动进行参与,获得“第二课堂“学分。

同时,我们了解到,2000多名愿意留在东北地区就业的同学在进行选择时的主要考虑到新一轮东北振兴政策、沈阳城市文化、家庭居住地以及沈阳地区用人单位的专业对口程度及发展潜力,因此发掘东北地区新的就业吸引点、打造东北特色城市及企业文化,对吸引高精尖人才尤为重要。

在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在推动新一轮东北振兴具有巨大的潜力,但是,“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本身处于萌芽阶段,还未健全。所以,我们为东北地区“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一、整合认证平台建设资源,完善既有的认证体系,建设相对统一的认证平台,促进信息流动和资源共享。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目前已经逐步进入了全面推广和发展的阶段,如何让更多的大学生积极主动投身参与“第二课堂”相关建设活动成为新一阶段的建设课题之一,而调动起广大学生积极性的前提就是完善网络平台建设。

(一)完善消息发布机制,提升活动认证效率

在消息发布和活动认证方面,目前既有的平台系统显然是差强人意,未来平台建设首先要完善消息发布机制,提升活动认证效率。对此,首先应当按照不同的高校类型建设相对统一的“第二课堂”平台,在消息发布方面,独立的认证平台比较便于操作,同时也可以结合社交软件和自媒体等网络工具,按照不同的学校类型进行消息发布,达到“广而告之,针对性强”的目的。

(二)信息流动和资源共享

信息流动和资源共享是提升“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活力的重要保障。我们认为,只有保证信息共享,至少做到在某一地区实现第二课堂信息和资源共享,才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种信息和资源可以来自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主体,而信息可以囊括活动信息(包括企业实习、社会实践、出国交流等)、政策信息、企业等社会主体的相关信息(如用人单位的相关要求)等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真正在“第二课堂”中实现各取所需,全面发展。

二、平台建设既要体现改革要求的“共性”也要体现出高校特色和个人特长等“特性”。

高校第二课堂在建设的过程中要以改革要求中的“共性”为主线,加强育人体制机制创新,做到在活动引导和宣传方面重视强化“共性思维”可以具体将推广的活动分类,其中重点突出主线活动;在认证过程中具体提出较为细致的认证要求,真正做到成绩单认证有实际效果。

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各个高校团委相关部门和参与建设的各个社会主体也要依据地区实际、高校实际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等要素制定具体的,突出“个性”的政策。辽宁省沈阳市为例,沈阳市拥有众多知名企业、众多门类齐全的高等院校,是国家“东北振兴”战略的重要前线,肩负着巨大的改革发展任务,机遇和挑战并存。可见,沈阳市拥有丰富的建设资源可供该地区“第二课堂”运用,需要各个建设主体切实做好信息共享,平台共建。让沈阳市各高校的“第二课堂”建设充分体现“个性”。

三、“第二课堂”切忌成为“盲目活动平台”或“就业指导平台”育人还需文化内容的充实。

虽然我们的课题是讨论与就业有关的事宜,但是我们始终明确一个中心:第二课堂是育人平台而非就业指导平台或“对号入座”平台。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在学好学校专业的同时,走向社会,做德才兼备、学以致用的复合型人才,进而以人才的力量服务国家发展改革大局。所以建设第二课堂还需要文化内涵的充实。举例而言,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可以适当加入理论学习内容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引导,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进而促进大学生以德才兼备的标准要求自己。

四、融合“一二课堂”,转变教育模式。

改进教育内容形式,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融合,将两个课堂孤立分散、各自为政的教育教学模式转变为益于学生成长成才的人才培养体系。各高校应在立足“第二课堂”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对现有“第一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从纯粹的知识灌输向注重培养学生有效的创新思维模式转变。

五、优化激励机制,鼓励自主创业。

在借助“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在各高校开展人才培养机制优化同时,还应将人才激励机制和人才吸引机制的优化作为东北振兴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东三省内各类教育资源丰富,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其中不乏一流的创新型人才和高新技术人才,留住东北地区的本地人要比在全国范围内招贤纳士更具有可行性和长远性。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政府有关部门应依托“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创业就业氛围,例如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孵化器”以及专业技能、学科特长竞赛等多种形式发掘人才、留住人才,鼓励大学生实现本地创业就业,为区域经济注入活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六、承接實践基地,深化合作质量。

各用人单位应通过积极承接实践活动基地等方式,主动接纳大学生教育实践,不断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深化产学研合作质量,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创新,校企合作强化学习和实践同步发展。社会实践直接体验,用人单位及时反馈,大学生就业的“指挥棒”变为各高校育人的“风向标”使大学生在与企业的互动中提前了解学习就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明确职业方向定位就业目标,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七、创新合作模式,实现互利共赢

校方可通过搭建平台、建立激励制度等方式,鼓励学生将“第二课堂”与科技服务、社会调研等社会活动相互结合,在高校教师的带领下运用专业知识技能与企业研究课题、生产实际相互结合,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激发其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企业利用学校的教育研究成果,不断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通过“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加强校企合作将“第二课堂”与社会相互联系,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企业吸纳人才的发展,从而实现东北振兴新形势下创业就业的“双赢”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东北振兴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而人才是系统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生产要素。在东北振兴的背景下,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不单单是一种新的育人模式,更是一种新的评价机制和教育机制。利用好“第二课堂”进行教育和引导对东北地区的区域内人才流动和高质量就业,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提升地区经济水平和科研实力,促进地区文化繁荣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要面对百年不遇之大变革。“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本身也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东北地区高校和教育部门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运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增强教学质量,优化人才引导,促进区域发展。进而以教育发展、人才培养为基石,助力东北振兴。

参考文献:

[1]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J].高校共青团研究,2018(03):2-4.附录

[2]刘洋.以人才强省战略助推东北振兴[J].黑龙江日报,2019(23):11.

[3]曾剑雄,宋丹.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32(02):64-72+126.

[4]王静.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社会认可度调查——以江苏省部分高校及用人单位为例[ 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03):114-116.

[5]平英志.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的调查研究——以武汉市试点高校为例[ 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2(04):62-66.

[6]许崇泰,林贤桂,徐畅.高校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现状与对策——以广东医学院为例[ 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02):36-37+51.

[7]张剑宇,谷雨.东北地区高学历人口流失及原因——基于吉林大学2013-2017年毕业生就业数据的分析[ J].人口学刊,2018,40(05):55-65.

[8]苏栋,于宝库,李娟.基于学院培养目标,制订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二课堂培养方案[ J].高校共青团研究,2018(03):63-67.

猜你喜欢
东北振兴人才培养制度
某些单位的制度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东北振兴”区域政策经济效益评价
东北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