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2019-09-10 07:22周自翔袁梦雨姚顽强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跨文化倡议留学生

周自翔 袁梦雨 姚顽强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的空间,也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搭建了新的平台。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使高校的教学和管理面临着新的要求与挑战。运用理论指导结合实际调查的分析方法,通过对目前中国高校在来华留学生管理中存在的生源结构复杂、跨文化交流困难及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使用多元化沟通方式,打破语言障碍,快速提升沟通能力等措施。通过积极搭建各类活动平台,加强留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行动。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上,推进个性化的管理模式等对策。实践证明,这些方法与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留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管理效率,为我国高校留学生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关键词:“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生源质量;文化差异;管理模式中图分类号:G 4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19)05-0643-04

Abstract: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as injected new vitality to the world economic growth and established a new platform for international talent training.The rapid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oming to China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has put forward new claims and challenges for Chinese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A lot of problems have been outlined in the 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such as the complexity of student sources,the difficulti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consummation of management mechanism.In allusion to these problems,by the means of integrat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with practical exampl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using multiple communication methods,collapsing language barriers and enhancing communication skills.Not only should Chinese universities awaken the consciousnes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y building various activity platforms,but promote a personalized management mode on a daily basis.The aforementioned practices and strategies can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cultivation quality and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and provides new thoughts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Key words:“the Belt and Road”;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matriculate quality;cultural difference;management mode

0 引 言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分别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合作倡议,该倡议得到了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高度赞誉。“一带一路”倡议不但对于我国与相邻的其他国家建立政治方面互相信任和共同发展经济合作平台方面大有裨益,而且对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促进高等教育教学理念变革,提升高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1]。西安是国家文化历史名城,同时也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具有突出的历史积淀和区位优势。西安石油大学,作为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多科性高等学校,是陕西省8所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自主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院校之一。近年来,随着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如何加强并完善留学生人才培养和管理,使他们学有所成,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力军,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对培养出更多的高水平国际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5期吴 迪:“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 “一带一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地区和平繁荣的推动器,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2]。作为中国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伊始便受到了国内外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截止2019年,“一带一路”涉及到的沿线国家已超过60个,超过40亿人口[3]。“一带一路”倡议提高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同时也带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根据统计,仅在201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达到了近1万亿美元,其中与中亚五国的贸易增速高达30%[4]。由此可见,“一带一路”倡议为广大沿线国家创造了很大经济贡献,而其参与者也正在呈现多元化态势,例如许多跨国公司也开始搭乘“一带一路”的便车,收获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因此,石油工程类和经济管理类等多个学科成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居民选择到中国深造学习的热门选择。

2 留学生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据教育部统计发布,2016年共有44.28万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我国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其中近6成学生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部分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如图1所示。2017年和2018年,中国来华留学生总人数进一步增加,分别达到48.91万人和49.22万人,其中2018年陕西省接收来华留学生共计12 919人[5]。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2012年开始接收来华留学生后,迄今已接收了逾百名来华留学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其中超过90%的学生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逐年增加的来华留学生数量对我国高等院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其中在日常管理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

图1 按国籍排序的来华留学生人数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使得学校日常管理难度加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便是生源质量的问题。来华留學生入学的考核往往仅以其HSK(即汉语水平考试)成绩、入学前最高学历的毕业证书和成绩单等材料为主,缺乏更严格的入学选拔机制。考生来源多样化是造成生源质量低下的原因之一[6],且由于一些生源国的基础教育水平偏低,加之对于生源国院校的教育情况了解十分有限,导致在录取流程中难以甄别那些与本院校水平相当的生源,最终录取的来华留学生水平往往参差不齐。因此,在后续的教学和管理中,院系不得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改变管理方式并降低培养标准,长远来讲对院校的管理和教学设置了很多障碍。其次,由于来华留学生往往来自多个国家,其自身的语言习惯、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与中国的风俗习惯更是大相径庭。因此,许多来华留学生在入学初期均面临着陌生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环境,从而引起感情失调、心理孤独或思想上产生恐惧的状态[7]。一部分学生面临文化冲击时,在经历短暂的兴奋、焦虑、疑惑及排斥等阶段后,会顺利接受并适应新的文化,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会经历较长的排斥阶段,很难快速进入适应阶段[8]。留学生若长时间处于文化排斥阶段,很容易会对学校产生厌恶心理,在学习上产生畏难心理,这将给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从院校的角度来看,在教职工队伍建设、管理工作机制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一些高校的教职工队伍存在着高龄化和国际化程度不足等现象,以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以下简称“我院”),目前我院35岁以下的教职工人数仅占学院总人数的约18%,具有海外经历(一年以上)的教职工人数占学院总人数的21%,其中仅有4人在海外取得过学位。这就意味着虽然高校的教学和管理团队具有很强的专业素养,但可能在外语交流水平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此外,许多高校对留学生管理机制仍以国际教育学院主要负责招生和日常管理,各院系则主要负责留学生的教学管理和培养工作。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可分散教学院系的管理压力,提升管理效率。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也给院系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多方共管的模式下,留学生对其所学专业分属的院系普遍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难以融入院系组织的各项教学及科研活动[9]。

3 加强留学生管理的对策

3.1 打破语言障碍,提升沟通效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沟通交际工具[10]。失去了沟通,人会难以传递信息和表达自我,也会产生孤独等一系列的失落感,不利于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对于远赴中国学习的留学生来说,汉语是他们在中国学习和生活所必需的技能,因此,汉语学习应当是其来华留学生涯中的第一课。高校应要高度重视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工作,在现有汉语课程设置的基础上,为其增设多种汉语课程或增加汉语课程的课时量,以期进一步提升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其次,高校还应加强培养现有来华留学生教学及管理人员的语言水平,可通过专门开设英语强化班及小语种培训班等方式加强教职工的对外沟通水平。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可招聘具有多语言背景的专职留学生管理人员,进一步加强来华留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效率。高校还可以选拔出一批中国学生,让中国学生与来华留学生一对一结成“语伴”。此举既有利于来华留学生尽快习得汉语,了解中国的文化并融入生活,也为中国学生创造机会学习外语,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迅速,高校管理部门也可采用现代化通讯工具构建多样化沟通交流平台,如微信等,以方便来华留学生和老师同学们即时联络,也助力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提升沟通效率。

3.2 直面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管理水平如前所述,留学生大多来自具有不同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国家,其在留学初期会面对许多文化冲击。首先,针对来华留学生生活方式的差异,高校可通过为来华留学生增加配套设施,如在食堂专门设置外国留学生饮食窗口和在留学生公寓安装空调,尽量消除其在饮食、气候和生活等方面所面临的难题[11]。此外,高校可成立形式多样的社团组织或定期为举办文化节等活动,邀请来华留学生展示其母国的文化风俗,也鼓励中国学生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搭建中外跨文化沟通的桥梁,增进中外学生之间的了解,同时增加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也逐步消除留学生面临文化冲击时的不适感[12]。为进一步降低文化差异对来华留学生日常教学和管理的影响,高校也可定期为教职工举办跨文化交流讲座或培训、或提供更多的对外交流及访学机会,提升其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行动水平。

3.3 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高校对于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应当与时俱进。针对来华留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所存在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难以适应中国教育模式或难以达到院校培养目标等问题,在教学管理中,增加学科基础课程设置,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牢固基础。对于那些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应该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在日常管理中,高校应当在“差异化”和“标准化”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要淡化其“留学生”的身份,将其当作一名普通学生看待,强调学生整体的纪律性和行为控制[13]。对于独立设班开课的留学生,学校要积极提供留学生与本土学生同堂学习机会,使中外学生能够在课内、课外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相互交流与融合。此外,高校应当进一步完善留学生相关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分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为留学生提供助研、助教、助管岗位;为留学生建立实习基地,协助来华留学生在学期间利用自身双边文化背景与语言优势在基地实习,创造外籍在读学生在华实习的多重渠道[14-15],使留学生在科研和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结 语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实现和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步伐加快,国内高校纷纷加入了国际化建设的浪潮中,力争在教学科研能力、管理水平及国际人才培养等方面达到能够与世界对话的程度。“一带一路”倡议对高校发展国际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我国高等院校的国际化发展和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此,作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校应抓住时代机遇,以我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政策支持为依托,立足于自身的发展,在留学生培养和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与创新,才能在国际化进程中占据领先地位并增强教育竞争力,从而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多方努力以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源源不断的输送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 强.“一带一路”倡议引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转型发展[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03):86-92.

[2]王 硕.“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家开放大学海外办学探索——以国家开放大学赞比亚学习中心建设实践为例[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8,31(06):71-76.

[3]艾 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及其经济贡献分析[J].现代农村科技,2018(1):131.

[4]张林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及其经济贡献[J].商场现代化,2017(16):17-1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年度我国来华留学生情况统计[D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170301/170301_sjtj/201703/t20170301_297677.html,2017-03-01.

[6]李 婷,张小民.研究生生源质量与培养质量相关性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8,39(06):766-770

[7]付科峰.文化差异下的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35(04):174-176.

[8]屈延朝.试探文化冲击对外国留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1999(04):89.

[9]苏兴亚,何岩峰,周 刚.“一带一路”背景下石油工程专业来华留学生教学与管理浅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8):41-42.

[10]孔雪晴.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模式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4):38-41.

[11]覃俏丽.基于文化习得视角的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探析[J].南方论刊,2015(03):62-65.

[12]汪長明.文化调试 制度供给 社会支持——跨文化视野中的在华留学生[J].当代青年研究,2014(04):5-13.

[13]常 瑜.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8,39(04):482-485.

[14]马佳妮,周作宇.“一带一路”沿线高端留学生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18,39(01):105.

[15]陈·巴特尔,郭立强.“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转型与升级[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03):9-15.

(责任编辑:张 江)

猜你喜欢
跨文化倡议留学生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倡议书的写法
Happy Afternoon Tea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欧盟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新倡议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