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传统文化熏陶学生好处多

2019-09-10 07:22高勉
理论与创新 2019年5期
关键词:好处传统文化学生

高勉

【摘要】现在有不少教师和家长感慨学生越来越没礼貌、没规矩,任性放肆,唯我独尊,而一遇挫折就情绪低迷或失控,在诚实、守信、认真、勤奋、谦虚等基本文明方面表现欠佳,似乎传统文明在新一代人身上越来越远。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不完善使学生正义感、责任感淡化,道德修养不足。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认为给学生适当推荐或补充一些含有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的古文阅读,除了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思考能力外,还具备以下优点。

【关键词】传统文化;学生;好处

1言之无误,会说话

现在不少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薄弱,说错、认错、读错、用错汉字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悖论”的“悖”误读作“bó”,“再接再厉”的“厉”写成“励”,甚至个别学生把错用汉字美誉为“网络语言” 。如果老师家长能给学生补充讲解一些含有成语、典故的古文片段,如“病入膏肓”、“嗟来之食”、“磨杵成针”等,就能使学生深刻理解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语词语的含义,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对学生减少错别字,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2行之有礼,会交际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国人民素有尊礼、尚礼、讲礼的优良传统。我国古代三部著名礼典《周礼》、《仪礼》、《礼记》,是记录各种礼节的百科全书。几千年来,崇尚礼仪、讲究雅量的优良传统,不仅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打造了中国人彬彬有礼、儒雅高洁的良好形象。许多古文渗透着如何提升一个人个性气质、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的理念,甚至在称呼、姿态、服饰、会面、宴请、迎送宾客、交谈、交往等细小的地方都给我们树有典范。补充一些这类古文,就会在培养学生良好文明礼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专业能力,85%是靠人际关系,靠组织大家的力量完成”。营造“人和”的环境,就是要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如何改善各种关系。在中华文化长河中,不乏含有这种思想的作品。《秦穆公亡马》中,秦穆公不但没有处罚杀他的马且吃马肉的士兵,反而邀士兵喝酒。三年后,秦穆公被围,在危难时刻当初吃马肉的人奋勇杀敌,反败为胜。学生们学完这篇短文后,定能从秦穆公灵活处理事情上及士兵们身上得到启发:懂得在对方不知情犯错或冒犯自己时,生气发怒只能吐一时之快,于事无补。若能象秦穆公一样宽怀大度,巧妙变通,对方怎能不惭愧、不感恩戴德呢。

3读史明智,善思考

历史具有“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作用,培根也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可现在学生对历史了解只是在每周两节课的历史课上,如果适当指导学生阅读一些从《左传》、《战国策》、《汉书》、《史记》、《三国志》等史书中选出的文章,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历史水平,帮助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认识现实生活,创造光明未来。

在我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不乏闪烁着哲学思想的光辉,被后人称为老庄哲学的道家思想,荀子、韩非子、王充等作品中的唯物主义思想,尤其是尊奉为正统的孔孟儒家哲学思想,都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本虽选取了《论语十则》、《塞翁失马》、《庄子故事两则》等课文,但还远远不够。教师和家长可给学生补讲一些含有自然、科学等哲学思想的文言文,有意识的渗透一些哲学理念,积累一些哲学知识,对学生今后学习哲学,认识唯物辩证法有长远的意义。

4提高修养,会做人

课内古文不乏精品,但与浩瀚的五千年文明相比,只是沧海一粟,如能再适当补充一些古诗文,就能进一步走进古人,就能多一些了解古人的情怀和智慧,继而有所思、有所悟,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读王维、孟浩然,可以懂得什么是钟情山水;读杜甫、白居易,可以懂得什么是忧民情结;读屈原、辛弃疾、陆游,可以懂得什么是爱国精神。可欣赏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一种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也是一种美。“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是一种美,“化作春泥更护花”更是一种美。

当我们读到“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楼灰飞烟灭”时,怎能不佩服一代儒将周瑜、诸葛亮沉着稳重,雄才大略于心中,大胜赤壁的辉煌战利呢!当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复杂多变的国际舞台上,有礼有节的回应各种敌对挑衅,被誉为最有“儒家风度”的政治领导人,深受各国领导人的尊敬。他们都是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的杰出人才。若给学生适当增加一些有利于改善学生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气质的古文,那将影响学生的一生。

5结束语

总之,在可能的条件下,适当给学生增加一些课外文言文,指导学生尽可能多学习一些传统文化的人文素养精髓,初步掌握传统文化中关于爱国、爱家、道德、伦理、尊老爱幼……一系列塑造人文素质的重要思想,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植扶正驱邪,扬善惩恶的风气有潜移默化作用,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尽快成为具有高度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敬业和奉献精神等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春旺.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探究[J].学周刊,2019(27):27.

[2]韩景龙.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学周刊,2019(27):28.

[3]郭海强.论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9(27):157.

[4]黄咏莉.初中历史教学融入人文素养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64-65.

[5]庞宗宝.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中的渗透研究[J].学周刊,2019(26):105.

[6]庞宗宝.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中的渗透研究[J/OL].学周刊,2019(26):105[2019-08-10].https://doi.org/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6.097.

[7]郭菊翠.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措施分析[J].名师在线,2019(21):55-56.

[8]蒋国生.初中道德与法治“诚·明”课堂的思考与实践[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07):28-34.

[9]蓝天.用中国传统文化点亮道德与法治新课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7):10.

[10]姜博.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111.

[11]袁宗涛.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高效教学探讨[J].中國校外教育,2019(20):29-30.

[12]张维维.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31+33.

猜你喜欢
好处传统文化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多媒体辅助初中语文教学的好处和问题探析
学生写话
浅谈学生互判作文的好处
奏响低年级班级管理的“学生自治”篇章
珠海群众对新建住宅推广街区制看法情况调研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