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写作中哲学思想的应用

2019-09-10 07:22陈家武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客观事物哲学思想高中生

陈家武

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教学的效果不仅直接影响着高中语文的教学成效,也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在高中语文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哲学思想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事物的本质,写出有思想、有深度的文章,下面就针对高中语文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哲学思想的必要性与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哲学思想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的哲学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接受与哲学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这一层面而言,培养学生的哲学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并鼓励学生付诸于实践工作中。高中生正处在叛逆阶段,在高考压力的影响之下,很多学生都有一种无助感与彷徨感,如果教师未进行正确的引导,就可能导致他们误入歧途。

(2)培养学生的哲学思想能够提升他们的心理承受力与社会适应力。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哲学思想才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正确的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握好事物的发展趋势,哲学思维能力不足,人就会变得盲目,缺乏生活的目标,高中生表现尤为严重,部分学生难以抵御社会中的种种诱惑,独立判断的能力又不足,很容易荒废学业,影响了自己的发展。此外,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高中生如果缺乏哲学思想,就很难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长此以往不仅会产生一些厌学和弃学行为,甚至做出了一些极端的事情,为了提升高中生的心理承受力与社会适应力,教师必须要采取科学的形式培养他们的哲学思想。

(3)培养学生的哲学思想能够丰富高中生的精神世界。现代社会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高中生也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很多高中生在校园生活中“郁闷不堪”,他们为学习感到苦恼、为感情感到苦恼、为同学之间的关系感到苦恼。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阶段,传授给他们一些哲学原理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世界,也可以有效的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为他们寻找到生活和学习的新方向。

二、高中语文写作中培养学生哲学思想的途径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哲学思想,必须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力是学生正确开展观察行为的保障,也是联系客观世界变化规律与特点的桥梁。

(2)培养学生的立意能力。立意是写作的根本,学生的立意能力直接影响着作文的选材、布局与深度,学生想要寫出好的作文,就需要保障立意的明确性与准确性。立意不仅要正确的反应出自然与社会的本质特征与发展规律,也要反映出社会文化与自然文化。从唯物辩证观点而言,立意的正确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观点,为了培养学生的立意能力,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有意无意的为学生传授社会主流文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判断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结构安排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结构安排能力,才能够将材料与主题用正确的形式呈现出来,才能够保证作文在形式与内容上的统一性与和谐性,如果结构主次不分、结构失调,必然会影响整篇文章的艺术性与思想性。而作文结构的安排不仅仅与学生写作技巧水平有关,与思想上的认识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哲学思想的要求,在安排作文结构时就需要遵循规律性与条理性的特征,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与条理性统一起来。考虑到这一因素,教师可以从以下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结构安排能力。①帮助学生抓住客观事物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意识到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采用怎样的方法能够将中心思想表达出来,哪些内容应该是先描述的,哪些内容应该是后描述的,不能喧宾夺主,将主题淹没。②帮助学生掌握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作文是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种反映,作文结构必须要可以正确的反映出客观事物的联系与规律,才具有思想性,因此,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与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作文的思想性。③帮助学生把握好矛盾原理。矛盾是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的,对于不同的矛盾,在作文结构中要进行不同的安排,各类文体的结构也有着较大的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把握好矛盾原理,掌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理解不同文体之间的个性特征与共性特征,对结构进行灵活多样的安排,这样才能够写出优秀的作文。

猜你喜欢
客观事物哲学思想高中生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谈我对信息的认识及在课堂上的把握
《西风颂》中的矛盾与调和
论中国养生文化
以“微积分”理念推进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高等数学中的哲学思想研究
模糊语言存在的价值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切景语皆情语